|||
哀牢山科考记
1967年,参加中科院紫胶队,前往云南考察。11月9日,进入新平县,我与李明森、刘举鹏、张光鼎4人为一路,任务是翻越境内西部的哀牢山,前往位于西坡的平掌区,考察紫胶虫的寄主植物资源数量及其适生范围。
12 日,乘科考车西行,经海拔480米的戛洒江,至800米的鱼塘。由此沿着豹子母寨山沟徒步攀登哀牢山。天公不作美,一路雨绵绵。我们穿上雨衣,冒雨登山。羊肠小道,泥泞不堪,路滑难行,步履维艰。在雨中跋涉了2小时,来到了海拔1820米的大坝多,住进了一家有庭院有楼房的旅店。该建筑原为法国人建的耶稣教堂,后来改作旅馆。客房内为木地板、弹簧床、玻璃门窗,宽敞明亮。我们无暇顾及,赶紧脱下半湿的衣裤,倒出鞋中浑水,挂在火盆之旁烘烤。事毕,毕,草草补记日间所见,而后上床休息。伴随着滴滴答答的雨声,渐渐进入了梦乡。
翌日,继续赶路。雾霭笼罩,能见度极低。雨由小而大,越下越大,山水聚集于狭路,顺流成溪。我们低头赶路,蜿蜒蛇行,在水中吃力地行走,满脸汗水与雨水混为一体,不断淌流。不久,登临山脊,海拔2500米。之后,顺西坡急行下山,至1600米复又上坡至1790米,到达区政府所在地-平掌街。全程70余里,走了近7个小时。此时,全身湿冷,劳累不堪,饥饿难忍。我们赶紧换衣,吃饭。之后,围着火盆烘烤。聊天中得知,当地有一首民谣:巴多巴多,真是啰嗦,日出爬到太阳落,仍未到巴多。可见山之陡,路之遥。火光映脸,心血来潮,默想登山情景,遂成打油诗一首:
巴多坡,巴多坡,陡峻路滑八百多。考察健儿飞身上,峻岭险阻无奈何。
淫雨连绵似天漏,羊肠狭道变成河。不畏艰难疾步驰,穿越山心过哀牢。
14 日,雨仍在下。请区领导小组和紫胶辅导员介绍情况之后,在镇上闲逛一圈,而后休息、静卧,以消除连日奔波之劳累。
15日,雨停,天阴,早起,开始了哀牢山西坡考察。这里属于把边江-李仙江水系,与东坡相比,降水较多,气温较高,冬季寒潮入侵次数较少,环境条件利于紫胶生产。我们顺坡而下,植被以高山栲为主。至1600米,以麻栎居多;至1400米,出现大量火绳树、火筒树、逼迫子、蝦子花等紫胶虫寄主植物。行至河边,1080米,为华桥河与瓦寺河交汇处。河水奇特,前者清澈,后者红色,二河汇集,向西南流去,是为曼干河。沿河考察,忽又来雨,继而一阵暴下。无处躲避,只得冒雨继续前进,大约走了一个时辰,抵达海拔1150米的曼干公社。虽为公社,仅有十多户人家,以哈尼族支系-卡多族为主。这里,房屋多为木质结构,房顶覆盖木片、树皮之类,其上长有暗绿色的地衣类植物,皆因雨水多、湿度大之故。妇女头缠黑布,身穿青色筒裙,双耳戴坠,双脚赤裸。公社干部将我们视为嘉宾,热情款待,端来红糖粥,边吃边用火盆烘衣,谈论沿途见闻。
16日,考察曼干箐和那旧,海拔介于1360米至1200米之间,常见寄主有金氏黄檀、思茅黄檀、钝叶黄檀、火绳树、火筒树、皱叶枣、千斤菝、假木豆、木豆等。山坡上,以思茅松林为主,撂荒地可见成片思茅黄檀或火绳树。在那旧,看到山民正在放养种胶,胶虫大量涌出,在木豆枝条上爬行。
17日,大晴天。离曼干,下坡来到海拔950米的曼干河边,过竹桥,上坡缓行。骄阳似火,皮肤暴晒,汗流浃背,又热又渴,其苦胜过大雨浇身。爬到1470米的杨山箐寨,休息,喝茶,购买鸡蛋20余个,1角钱3个,既便宜,又营养。而后继续前进,经海拔1550米的山顶,沿北坡下山,来到1500米的渔塘。饭后,按照惯例,围着火炕进行访问。晚间住在小学的竹楼之上。半夜,雷雨骤至,竹楼漏雨,我们用塑料布左遮右挡,忙了大半宿。
18日,雨止,山谷云雾飘渺,凉风阵阵,略感寒意。离村下山,沿途可见:思茅松、栎类、木荷、栲树、南烛等。来到1000米的汗田村,该村虽小,但寄主植物丰富,有放养紫胶虫的习惯,建有粮胶间作的紫胶园,重视多种经营,有竹子、核桃、石榴、桃等。然后上坡,登至海拔1420米的垭口寨。这里,地处垭口,坡上梯田广布,坡下思茅黄檀成片分布,胶虫冬代可以越冬。这表明,此地保种上限明显高于哀牢山东坡。小憩片刻,行走不远,来到曼穴寨,海拔1500米。据说此地解放前就有紫胶,寄主树较多。当晚,召开座谈会,向队干部宣传紫胶生产的重要意义,并询问寄主树的分布范围和数量。大家七嘴八舌,场面热烈,直到深夜10点多钟;破天荒地打破了他们天黑即睡的老习惯。而后,住入队长家的库房,睡在竹编地板之上,下层是畜圈。夜间,牛哞、羊咩、猪哼之声,阵阵入耳,扰得时睡时醒,辗转反侧,直至清晨。
19日,主人一大早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早餐:糯米饭、炒鸡蛋、酸菜、芋头等。饭毕,离曼穴,下坡至1180米的华桥河畔,阳坡为以粮带胶的土地类型。涉水过河,一路顺坡上攀,经1680米的小平掌,再登100多米,到达区政府所在地-平掌街。
20日,原路返回,再度穿越哀牢山腹,夜宿大坝多。翌日,行至鱼塘,乘车返回到新平县城。
十天来,通过考察与座谈访问,摸清了寄主植物资源数量及其适生范围,提出了开发利用现有寄主资源,推广以短养长、以粮带胶的粮胶间作,加强经营管理,开展多种经营等发展紫胶生产的建议,圆满完成了考察任务。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6: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