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物理,我的大学
【09级。学生作业。】
遥想一年前这个时候,班主任老师指着倒计时牌,给大家数着距离高考日子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记得老师叮嘱我们:“这个假期大家一定要把握好自己,在最后攻坚阶段一定不能松懈,明年六月份之后,你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曾经我也像很多同龄人一样,将考大学作为前十二年校园生活的终极目标。经过在全国最好的物理系——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一学期,我才明白,进入大学只不过是一个起点,一个更高的起点。大学提供给我们的,是一条没有终点的跑道。我们完全是在和自己赛跑,跑多远,跑多快,是要自己决定。对于四年的大学生活来说,我只是刚刚开始和自己的比赛。正如老师所说,“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前行”。站在起点回望,是为了走的更远。
我来自美丽的xx城市。小学的时候喜欢中央十套的《Discovery探索》、二套的《动物世界》,常常看到很晚,喜欢里面介绍的大自然的种种奇异的现象。第一次正式接触物理,是在初中二年级开设的物理课程。初中班级物理老师,把物理课讲得形象生动。许多难懂的定理,被老师用生活中的例子解释的很清晰。课下老师推荐我们看《生活中的物理》,在逐渐的学习中,我对物理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初中的学习,使我对物理有了感性的认识。我深深的感到,可以说几乎每一次人类科技重大进步的背后,都有物理学的影子。在焦耳、克劳修斯、开尔文逐步完善热力学,瓦特蒸汽机的改进,解放了人类的双手,人类阔步迈进了蒸汽时代;法拉利、安培、特斯拉,以及集大成的天才麦克斯韦,将电磁学的推向了新的高潮,第二次工业革命启明星般的明灯照亮了无尽的黑夜,引领人们走进电气时代。哥本哈根学派的量子力学,为计算机的发明提供了坚实的后盾,计算机的出现,是人类的发展速度大幅加快。
曾听老师讲起过,往届的毕业生,每届都有四五名同学,获得高中生物理竞赛一等奖并保送到名校,这使我更充满了信心和希望。我也希望能假如物理竞赛的培训,平时也更有动力。初升高考试物理单科,取得了本市最高分99分。
高中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后,我如愿以偿的通过选拔,进入了学校成立的培训班。开始阶段,印象很深刻,老师最先教授静力学部分。当时还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三角函数,在处理静力学问题的时候可谓举步维艰。来到高中来,也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高一的时候,在竞赛中的有些思维方法还掌握不娴熟。由于校内的课程比较紧,竞赛效果在课内也没有明显的表现出高人一等的水平。于是在高一的下学期曾经有一段时间退出的想法。最后终于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下,决心坚决勇往直前。进入高二年级,随着积淀的增加,开始进入了快车道。
如果说高一是摸索的一年,那么高二就是飞速进步的一年。物理竞赛培训班的同学在老师的鼓励下,研究的气氛非常浓厚。老师第一年主要是教授知识,在第二年里面,主要放在引导同学们自己做。在初等方法已经基本掌握之后,老师建议自学一些微积分方面的知识,在处理一些问题的时候,会得到极大地便利。于是我们三五人一组在一起研究探讨,互相鼓励,共同攻关。很快便可以在物理中应用到微积分运算,解一些简单的微分方程,这是我们的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对很多问题的理解也更进一步。
竞赛老师经验丰富,在他手中每两年就会有十几甚至二十位省级一等奖的同学,在省里都会遥遥领先其他学校。老师很看好大家,对这届学生寄予厚望。老师鼓励大家的方式很简单,走到身边,轻轻拍拍你的肩,只说一句:“好好做”。每次听到这句话心中都受到莫大的鼓舞。可以说这是老师对一阶段成果的一个肯定。
最后备考的那个假期,可以说是人生中最难忘、也最快乐的一段时间。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有志的同学,因为同一个理想聚集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大家在一起不屑的努力。互相激励,互相帮助。学习在一起,生活在一起,题目拿来探讨,心得在一起分享。虽然大家很清楚,即便到省里,现在这个教室里面的同学还是存在着极大地竞争,但是在同学互相请教的过程中,依然都是知无不言,在生活上也互相帮助,其乐融融好似一家人。那是一段很愉快的日子。老师在最后的日子里,经常在8点30到11点30安排大家模拟考试,说这是为了让大家的生物钟调整到最好,每当真正考试的这个时间,表现得欲望就达到最强,将水平最大程度的发挥。
可以说,当时在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准备得还是比较充分的。但是考前心理依然很紧:我觉得竞赛与题型、难度和侧重点几乎已经确定下来的校内考试不同,竞赛每年题目的变化比较大。这是人生第一次,如此重视,如此执着,一年如一日般的准备一次考试,似乎已经是只允许成功,不允许失败的背水一战。
在初赛的选拔中,本市前50名,被我们这个四十多人的班级占据了30多个席位。在复赛较量中,尽管在实验的加试中,我们没有主场的优势,最终还是占据了全省44一等奖中的16个席位。我在竞赛中顺利取得了一等奖。
在获奖之后,我有了闲暇时间去思考自己以后的道路如何走。在高一以前,我一直想到工科学校中求学,学习工程。后来度过一些文章,接受一些学长的建议,我决定在大学本科的时间学习理科。我知道学习理科,尤其是数学、物理学科是比较辛苦的。可能在别人放纵的时候我还在捧着一本习题集。但是大学是人生最宝贵的年华,在这精力最为充沛,思维最为活跃的时候,应当用来多学习一些知识技能。而且在本科数理基础打好之后,将来的发展方向是很灵活的。都是后转工、转商都轻而易举。于是我选择了南京大学,保送入了物理系。
在保送之后的日子里,我曾想,高中物理竞赛虽然培养了一些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但是在过程中,也曾迷失在掌握相关知识,然后通过做题,不断提升自己对这部分有限知识的理解。但是在前沿,或者说普通物理以外如此广阔的领域里面的涉猎却并不广泛。于是假期在家里订阅了基本科普杂志,补充一些知识。
南京大学是一个高手云集,并且学风纯朴的地方。九千人的校园里,一座拥有三千个阅览座位的图书馆,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一座难求。在南京大学的第一学期里面,我能够把持住自己,没有因为没有人监督而随心所欲。积极参与学校活动,认真完成老师的作业任务,在课外适当有所拓展。在期中测评中也相对比较满意。
大一年级开设的物理课程有力学,物理实验,物理学史和演示物理课。
“力学”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我对力学部分的知识有了更系统更全面的认知,掌握了更多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以前的知识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我觉得大有收获。
“物理实验课”是我颇有微词的一门课程。与我想象中的大学的培养大相径庭。所谓的实验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简单实验的机械模仿和重复,在分组实验教学过程中,提供最基本的必须仪器。课前预习报告逐渐发展成为誊抄书本,实验过程中,研究生讲述操作步骤,简单的完成数据的记录工作。一堂本该两个半小时的实验课,往往在一小时之后,就几乎人去楼空。我想大家并不缺少探究精神,也不是草草了事。“物理实验(一)”作为物理系学生的一门核心课,也是物理系学生的一门基本素质,最后学期末的考核,居然靠平日实验报告和一次再现实验作为评判标准。而平日的实验报告,有个趋势,就是参考多着者多得。研究生对实验报告的评定中,规范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有时候有些矫枉过正之嫌。我想一个国家没有精神是不能算作强大的,而如果一个国家只有精神更是可怕的;同样,再做一个实验的时候,没有实验报告的数量和规范性是不成的,而单纯过于追求这种数量和规范性,我觉得也是有偏颇的。我知道比我们小两届的高二竞赛的学生,做实验的时候,是在想如何应用这些基本原理,去发散或者是测量更多的东西。作为大学生,我觉得我们的标准不一定非要高于那些优秀的高中生,但是最起码不应该比他们低。我觉得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我们在大学以前的学习比较注重纸上谈兵,而现在正是我们培养实践能力的时候,如果在这方面没有引路人,那么就需要我们自己付出更多的努力,汲取外界的东西丰富自己。这也是我对这门课的一些思考。
很幸运的是,我选上了“演示物理”这门课。高老师的演示和讲解很到位,演示实验从简单的到复杂的,有很多非常具有启发性。调动起来我们探索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补充了我们在实验方面的严重不足,同时留给了我们很多问题来解决。
在“物理学史”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具有启发性,我更加明确了掌握了物理学发展的大趋势。我觉得作为一个物理系的学生,如果不知道一些物理学前辈的功绩成就,就像一个士兵不知道拿破仑一样,会被人笑话的。知道大牛们研究的历程,对我们的学习也是大有裨益的。
我最感兴趣的是,老师上课幽默的故事里,包含了大物理学家辉煌背后的轶事。经历了光学发展曲折的三百多年里,曾经牛顿和胡克那场无硝烟的战争;看到了法拉第从工人,逐渐成为19世纪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的华丽转身;见证“爱因斯坦奇迹年”轰动物理学的成就……
听听这些在物理学界泰斗级的前辈的故事,不仅增加了我对他们的敬仰之情,更重要的是,老师上课的很多故事,也让我看到了总是光辉伟岸的物理学家形象背后的琐事,和名言的全貌。以前听过很多关于牛顿的故事,对他充满了敬仰,,尽管在课上,我了解到他晚年犯下的一些错误,但是他对经典物理学奠基作用深远的影响,还有他努力刻苦、心无旁骛做学问的精神,无论给予多高的评价都不为过。正如最有资格评价牛顿的人——爱因斯坦在一篇为纪念牛顿诞生300周年而写的文章中所说,“只有把他的一生看作为永恒真理而斗争的舞台上一幕才能理解他”这些轶事反而使我觉得赫赫有名的天才物理学家是神也是人更加我们了。
站在起点回望,我的大学只是刚刚开始,这就是我最大的资本。我要好好地利用这一资本,做在大学里面应该做的事情,好好利用学校的资源,把握住现在的宝贵时光,在物理系未来的三年里,我会做得更好。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0: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