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广州日报2009年5月10日报道:
王佳俊高中时成绩算是很差的,进入大学后不仅成绩良好、社会实践能力很强,而且在政治方面也积极要求进步,与高中比,为何判若两人呢?
王佳俊当年的大学老师向记者分析说:“可能是王佳俊自己知道是冒名来大学学习的,因而更加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王佳俊很刻苦,很好强。也许从另一个侧面可以说明,王佳俊从入校开始内心便一直担心学习成绩如果太差的话,会被人发现是冒名顶替的。”
王佳俊的大一班主任幸宽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罗彩霞”在大学时的各方面表现都还不错,“大四毕业时,她还专门给我打了个电话告别,很懂事的”。
2009年5月13日,科学网刘伟发表的文章《应试教育让中国走向灭亡!(转载)》中归纳了中国大学中出现的种种令人痛心的怪现象,摘录如下:
对比以上两则报道,感想颇多。这里姑且不论王佳俊冒名顶替的违法犯罪行为,我只想说虽然她的高考成绩很差,但是她在大学中的表现充分说明只要努力,任何人都可以成功。高考成绩差、基础薄弱,只要肯下功夫,同样可以在大学里取得好的成绩。反观我们个别的大学生,甚至是高考成绩非常优秀考入985、211国内一流大学的个别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不思进取、空虚堕落,以为考上大学就如同进了保险箱,可以高枕无忧了,就可以游戏人生了。他们在大学中的表现与高中相比,也是“判若两人”。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有他们自身的原因,有教育体制的问题,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不力、一味放任纵容也是重要原因。在“稳定”、“和谐”、“社会不安定因素”等说辞下,学生考试不及格拿不到学位怎么办?补考!补考不及格?再补考!临毕业还会集中“处理”一批屡次考试不及格的学生,想方设法让他们拿到学位,不要增加“不安定因素”。这种“严进宽出”的大学模式已经显露出许多弊端。
如果“宽进严出”呢?想学习的孩子我们尽量提供机会让他们学习。规范管理、严格管理,对于达不到要求、不好好学习的学生坚决清退、不姑息迁就。如果这样,高校的学习氛围会不会好一些呢?如果能够“宽进”,想学习就给你机会,是不是也没有必要“冒名顶替”了?呵呵,过于理想化了,就中国目前的高校规模,要做到想读书就可以上大学的程度,要走的路还很漫长。(据官方数据:到2010年,中国大学生人数预计将稳步达到3000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0: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