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伟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zhong 南京大学微结构国家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博文

童年记忆(2)

已有 4115 次阅读 2009-4-24 08:39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教育, 童年

     我上小学的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新鲜”名词,什么“素质教育”,什么“奥语奥数”。那时候学的东西比较简单,作业少,而且各种活动也多。比如我们每星期有一个半天要到自己学校的校办工厂劳动,制作杆秤上的“秤毫”。我记得还有一次到附近的皮革制品厂“学工”了三天,还到过沈阳东陵“学农”,摘山楂。当时有一部电影叫“决裂”,给我印象很深,里面有一个教授给学生们讲“马尾巴的功能”。有一首插曲,我现在还记得歌词;“共大花开分外红,教育革命起东风、起东风,半工半农,勤工俭学,三大革命立新功”。

    我的家前后都有个属于自己家的小院子。后院种了两棵葡萄,每年夏天葡萄秧顺着架子一直爬到房顶,整个后院都在绿荫下,特别凉爽。后院还有个自己家挖的“防空洞”,防空演戏时拉响警报,人都要进防空洞里。实际上,每家每户的防空洞最大的作用是储藏室,每年冬天用来储藏大白菜。每年快到冬天的时候,每家都要买上千斤白菜,好像是一、二分钱一斤。每年春天我都会买回来十几只小鸡崽,黄的白的,毛茸茸的,特别可爱。由于课业负担轻,所以有很多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那时候比较流行自己组装收音机,在小西门附近有专门卖电子元器件的大市场。我就跑到那里买回来二极管、三极管、电容电阻什么的,把这些元件按照线路图焊接在一个电木板上,组装在一个小的香皂盒里,就成了自己的收音机。我记得我用这台收音机还收听到朝鲜的广播。我现在不能确定当时为什么认为听到的是朝鲜台、而不是日本台(这两种语言我都听不懂,而且我觉得很相似),可能是“买花姑娘”看多了的缘故吧。

     1970年,三姐高中毕业。由于大姐、二姐还在上山下乡,三姐被照顾留在城里,分配到沈阳仪表元件厂上班。工作没多久,有一天,她带回家一个液化气罐和一个小的灶具(就是我们现在用的灶具里面最核心的部分,没有外壳)。这可是新鲜玩意,一根火柴就能点着,比生炉子方便多了!全家人围在一起,听三姐严肃地讲解“注意事项”。据说这东西很危险,一回火就会爆炸。所以要先关总阀,再关分阀。这是三姐单位分给职工的福利。我当时6岁,还做了一个实验,看看用这个“先进设备”烧一壶水要多少时间?比用炉子快多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59-227880.html

上一篇:童年记忆(1)
下一篇:童年记忆(3)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2: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