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口头表达方式而言,我从来不进行学术争论。这是因为听多了1950-1960年代知识分子因学术争论而被上纲上线的悲伤记亿。我们在内心深处就无法进行这种学术争论。
但是,与此相反,在写作论文时,总是免不了进行学术上的笔杆子争论。这样做的后果是论文被拒之门外的概率很大。
尤其是对于理论基础性问题,这个现象特别突出。
与此再次相反,如果不做浅表层次(表象上的)的“学术争论”,则论文被拒稿的概率也很大,被隐含的视为没有自身的学术观点。
这就要求作者拿捏好尺度,表面上是学术争论,本质上是无的放矢。
这个风格贯穿于1970年以后的论文(包括英文的及国外的)。
我国的1950-1960学术争论是与前苏联专家的绝对权威地位相联系的,此后是与技术管理干部(上级)的绝对权威地位相联系的。到了现在是与机构的绝对权威地位相联系的(也含有部分的学术权威人士)。那么,按照维纳滤波预测算法得到的结论是:学术争论将与资金的控制者(机构或个人)联系在一起。
也就是说,学术争论是没有客观基础的(现实性的客观情况)。
口头上的学术争论可能带来的悲惨后果时刻提醒我们:别批驳任何学术性观点,那怕它根本就不是实际的学术观点,而只不过是口头上的。
那么美国、英国是咋回事呢?
对美国,还好理解:1950-1960的麦卡歇主义(事件)对知识分子的打击太彻底了。这个事件深深的根植于1970年前大学毕业的知识分子心中。他们需要40年以上的恢复期。目前,美国的非主流搞的学术争论只限于小圈圈里。
英国呢?知识分子在听闻麦卡歇主义(事件)后,痛定思痛,来了个一团和气,互相帮助。
一旦在内心深处认为学术争论可能给双方(无论是那一方胜出)的某一方带来灾难性后果,这个争论也就无法进行下去了。
因此,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回避学术争论的根本原因是:维护知识分子内部的和平,避免学术争论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解职,失去资助等)。
而在背后的根本原因是:某种权力机关(机构)的作用。
所以,根据目前出版的科学论文来看,全球科学界是远离学术争论的。
在没有正面的学术争论的环境下,可以预期的是:网上的以个人名义发布的各种学术性观点(无论是真的还是假的)几乎是无人问津。
在这个意义上看,自然科学正在走向宗教化。
这可由下面的事实验证:1)论文的八股化;2)报喜不报忧;3)机构权威性至上;4)集团性观点至上;5)公开或半公开的打击“持不同观点者”。
我国的特点则还有:6)国外来的就是好的;国内来的就是坏的。7)借半真半虚构的国外如何如何,大打“诈叫”牌。
看来,学术上的全球化应该是始于:1950年代。而目前我们正在享受的就是这种全球化带来的宗教化或半宗教化。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7: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