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科研的大门20年,有个体会,那就是经常感觉自己在转圈圈,走不出那最后的一步,我称之为步入迷城,然后突破了,就是走出迷城。一开始对自己没有很好的成果而迷惑,认为这可能是自己的天赋不够,经验不足,后来发现并非如此,步入迷城是必然,走出迷城则需要运气加上努力。为什么步入迷城是必然?怎么才能走出迷城呢?
一、成见让我们陷入迷城。我们的科学知识基本来自于书本和论文,每一个理论或者技术都有其创造者的思想,当我们接受了那些理论和技术,我们也无意识当中接受开创者的思想。这种思想由于已经被证明有效,因此我们就得出结论,这个思想就是正确的,于是我们就自觉地沿着这个思想前进。好比一个人找到了一个矿,我们就认为那个地方可能有更多的矿。但是这种直线式的思维恰恰是错误的,有矿的地方往往容量有限,当我们试图在同一个地方寻找更多的矿时,往往是徒劳的。自然界的规律就是这样的,不会把所有的东西放在同一处。真理也是如此,同一个思想只能导致一种理论或者技术,并不能导致无穷无尽的矿藏。我们被所学的知识控制住,脑子里都是别人的思想,因此在科研中总是试图顺着别人的思路去走,往往是得不到预期的效果。真正好工作都不是已有的思想产生的,只能用新思想产生新理论。
二、过度总结经验让我们步入迷城。我们偶尔会有一些成功的过程,但是正是这些成功导致我们走进失败。过去某一个课题的成功可能有其他复杂因素,未必是我们认为的某一种因素,而我们恰恰理解为是自己的某一个做法导致的成功,这是错误的总结和归纳,让我们会有一种重复经验的欲望,这种重复可能就导致新的失败。比如,小学学习很好的同学到了中学成绩就可能不好,中学学的不错的同学到了大学可能就不行,而大学学的很好的同学到了研究生会很不适应。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一方面对自己所为的成功经验进行了过度总结,同时没有注意到新情况和新问题已经和过去大大不同。迷恋于过去的成功只会导致失败。任何一个现实运动的系统都不能是永远稳定的,只能是短暂稳定的。如果我们抱残守缺,就必然走入新的迷城。
三、突破之后的乏力是步入迷城的原因之一。每一个小小的创造之后,对于大多数人都会有一种乏力感,就是继续前进的动力缺失了,方向没有了。除了少数科学大师可以做到突飞猛进,大多数人还都是走两步退一步的方式在进行科研。但是这小小的一步可能并不能解决一个大的问题,于是我们可能就停留在解决问题的半路上,虽然已经小有进展,但是剩下的哪怕是一小步都不是那么很容易。虽然很多年以后,当我们真正突破了或者别人突破了,我们会发现,那仅有的一小步就曾经停留在自己脚下,可恨的是自己就没有走出那重要的一步。
四、不断的跳出自己的课题会带来新的机会。我们有时候为了一个题目而殚精竭虑,希望可以持续性的不断的攻坚,这也是过去我们得到的科学大家的经验。但就我个人浅浅的经验,这一定不是真理,持续并不一定能够带来突破,有时候反而会伤害我们的创造力。投入一个课题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科研的其他情况作综合的分析,盲目的投入可能会导致进入陷阱。经常给自己机会跳出自己的课题,放松自己的心情,客观的审视自己的课题,可能会看的更清楚。有时候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由于自己过度沉入课题,而迷失了真正的方向。如果不够走运,这种迷失可能会是一辈子。
五、主动的调整可能带来运气。做课题不能一味的蛮干,还是需要不断的调整打法,调整思路。同时又要像放风筝一样,尽管调整了各种姿态和手法,远远的目标还牢牢的抓在手里,这样的机会可能更多。做课题正像是放风筝,尤其是风有点小的时候(风正好的时候,谁都会放),有时候收,有时候放,但是不管收还是放,都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条件。一味的放,只会很快掉下来,因为方向可能会乱,一味的收紧,自然就更不能走远。这种主动的调整需要不断地锻炼和摸索,并没有一个现成的方法可以借鉴,大多数要靠自己去领悟。
六、掌握好自己的季节也会是相对省力的方式。做科研有突破好比收获了庄稼,如果谁希望自己不断地收获而不知道耕耘和播种,那纯粹是白日梦。每个人都不可能做到每一天都是充满了创造力,大多数时候,我们可能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有一点点创造的激情。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科研上的季节性。这在很多大的艺术家那里看的更清楚。《约翰克里斯多夫》里面描述的天才的音乐家也需要不断的寻找自己的创作激情,我们普通人更是如此。不断地给自己耕耘的时间,播种施肥的时间,才可能寄希望未来的某一天去收获属于自己的成果。
做科研,谁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让自己满意的成果,但是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成见会让我们不自觉的走入迷城,过度的总结也会让我们走自己挖下的坑,小小进步之后乏力也让我们步入迷城。如果想走出迷城,就需要消除成见,不要过度总结自己的小经验,也要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和体力,让自己准备进入下一次突破,不断的跳出自己的课题会给自己不同的视野,主动的调整科研的手法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了解并适应自己的科研季节性会让自己有更平和的形态。做到了这些,也许科研才能更有意思,我们所期待的成功可能会来的更早一点,来的更大一点吧。一家之言,敬请斧正。
silong.peng@ia.ac.cn
2013.05.29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8 21: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