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鼓励新生院同学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利用自身所学知识开展航空公益科普,为广大社区及市民子弟奉献爱心,11月26日下午,同济大学新生院、同济大学微小飞机实验室,协同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了一场面向社区小朋友的“同济师生航空科普下基层”活动。由于疫情影响,本次活动采用“线上与线下,校内与校外,讲座与制作,实验室参观与互动相结合”的形式。
整个活动共分为3个环节:航空科普讲座、飞鹰手工制作和同济大学微小飞机实验室参观。活动线上受众对象为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协助召集的50余名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这些学生和家长居家通过钉钉平台参与活动。线下活动的地点为同济大学微小飞机实验室,由微小飞机实验室创始人沈海军教授主讲和指导,新生院时晓宇、程博文等8名同学现场同步听讲,并跟随线上的小朋友们一起制作飞鹰模型和实验室参观。
本次活动旨在利用自身的航空航天知识,结合小朋友们喜欢的大自然,在讲述“飞鱼为什么能飞”的过程中普及航空航天知识;在手工制作飞鹰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动手能力和对飞行器结构的认识。活动的最后,沈教授带领线上的50余名小朋友和线下的8位同学参观了实验室。线下的同学积极参与了本次活动,线上的小朋友们也给予了热情的回应。
图1 科普讲座《飞鱼为什么能飞》现场
图2 沈教授团队研制的仿飞鱼飞机
活动刚开始时,沈教授向在座的同学和线上的小朋友们讲解了飞鱼的结构和其在飞行上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大自然优化过的飞行器”,飞鱼能够在5米的高空下飞行200-400米,这种超能力令在座的同学和线上的小朋友们无不惊叹。随后,沈教授科普了各国在仿飞鱼飞行器方面取得的一些成果,线上线下的同学们既拓展了知识面,也提升对课程的兴趣。之后沈老师又展示了自己同济大学团队的仿飞鱼无人机、古玛雅黄金飞机等研究成果,并向线上线下的所有同学做了科普性的讲解,大家都深受吸引。
同学们听完讲座之后,活动进入第二个部分--手工制作飞鹰。该款飞鹰是沈教授前期亲自设计的。首先,沈教授向大家简单介绍了制作步骤,之后他和线上线下的同学们同步制作,同学们按照教授的讲解,先根据图纸从轻木板上裁剪出飞鹰的部件,然后强力胶水将这些零部件粘起来,经过1个小时的努力,线上线下的近百名同学和家长终于做出了自己的飞鹰模型。之后一部分小朋友通过视频连线,踊跃地分享和展示了自己的成果。线下新生院的同学们也相互交流了制作心得,相互展示欣赏作品。之后沈教授对大家得到成果表示很满意并给予了赞赏。
图3 线下新生院同学们在制作飞鹰模型
图4 线上小朋友分享自己的飞鹰作品
图5 同济师生们每个人都制作了一只“飞鹰”
大家都制作完成“飞鹰”之后,沈教授带着8名新生院同学参观了微小型飞机实验室,而全体小朋友们则通过手机钉钉视频连线方式同步线上参观。微小型飞机实验室很大,陈列着近些年来同济师生们研制的各种飞机作品,包括古埃及木鸟滑翔机、C919缩比验证机、超大飞人飞机……形形色色的各种小飞机令人称奇,沈教授则耐心地为线上线下的同学们讲解每架飞机背后的故事,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和无限畅想。
图6 同学们参观微小飞机实验室
活动接近尾声时,线上小朋友们纷纷在钉钉聊天记录中留言,对同济大学的精彩活动表示感谢,同时也表达了希望疫情过后参观同济大学微小飞机实验室的强烈愿望。
本次活动以航天知识普及为目标,扩展了孩子们的视野,锻炼了同学们动手的能力,激发了同学们投身航空航天事业,探索蔚蓝天空决心,为同学们的心灵中埋下了一颗挚爱航空的种子。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0: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