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思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ongjianmin

博文

一声叹息 精选

已有 7397 次阅读 2010-9-26 15:39 |个人分类:海龟眼|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由于种种原因,我的父母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离开故土,来到他乡一个小城镇工作。身边没有至亲,加上我又是老大,所以,童年的我有些落单。我从小就非常向往那些能和爷爷、奶奶、大姑、小姨围坐在老屋里的八仙桌边过年过节的人家,邻居家热热闹闹的场景让我羡慕不已。这种羡慕伴随着我的童年、少年,让我朦胧地觉得这片土地没有我的根。后来上了大学、有了工作、漂洋过海,让我离这个小城镇越来越远。再后来,父母亲也常来常往,因此,我竟然有七、八年没有提起精神去看看它。最近,我下了一点小决心,乘上了早就通了的动车,回到了“故乡”。

        三小时的动车旅途,还是比较舒适的。与大学时代七、八个小时颠颠簸簸的火车硬座车厢相比,宽敞整洁的动车车厢像是天堂。我周围的乘客们大多是年轻的“对儿”,相比之下,我有点形影相吊、孑孓一身的感觉。不过,这倒让我有了兴致,利用这个时间和空间,来观察一下当代的年轻人。也许乘坐动车出行的年轻人并不一定能够代表中国年轻人的全部,但是,我确确实实地在他们的脸上看到了中国的富裕。男孩子潇洒稳重,温文尔雅;女孩子美丽大方,婀娜多姿。坐在对面的一对年轻人就十分有趣。他们上车安顿停当后,马上就各忙各的:女孩掏出一包似乎永远也吃不完的零食,鸡爪、鸭翅、瓜子、水果等等,一路上只看到她粉红色的殷桃小嘴斯文地、不停咀嚼着,会说话的大眼睛扑腾扑腾地照实让人怜爱,尤其是那张白嫩的圆脸上总是荡漾着甜美、满足的笑意,真是让人感到活在幸福的人间;男孩则一直专心致志地玩着手中的游戏机,在女孩不时发嗲的时候,偶尔才腾出一只手轻轻拥抱一下,给女孩一个爱的微笑。邻座的一对年轻人则又是另一番风景:与对面的男孩相比,邻座的男孩看上去更加稳重、成熟一些,一路上对同伴嘘寒问暖、体贴入微,即使自己看杂志也不忘和女孩分享其中的内容;而女孩则是小鸟依人,文静柔顺,车快要到站前,仔仔细细地把自己好好打扮一番,还打电话给正等待着的爸爸妈妈,以娇啧的声音说肚子饿了,一样一样地点出自己现在最想吃什么,临了还不忘说一声,小**(大概是男孩子的名字)正上火呢,不能吃辣的。。。。。。。

        下了车走不多久就到了父母的住所。虽然这套公寓是我和弟弟孝顺父母购置的,但是我还第一次看到这个家。两室两厅的房间尽管装修的没有那么精致,但是应有具有,也很宽敞舒适。父亲是个文人,什么时候都有雅兴,所以,家里的布置落落大方,不乏情调。新家坐落在市中心,地段很好,购物方便,对面还有一家高级的宾馆。尽管是自己的闺女,但这么长时间才回来一次,也当“稀客”“贵客”招待了。为此,晚上父母在这家宾馆订了一间豪华包间餐厅来为我接风。这些年,我也多多少少沾染了高消费的坏毛病,去过一些高级餐厅。与其他地方相比,这里的装修、服务和菜肴都没有太大的差别,完全感觉不到是一个小城市的宾馆。晚饭后出门散步,华灯初上,走到这个城市标志性的大剧院广场的时候,绿茵成行的道路两旁,点缀着彩色的射灯,柔和地露出雅致的光线,整个街道繁华和静谧交融。我从心底感叹:这个城市脱胎换骨地变了,漂亮、整洁多了!

        荏苒的岁月改掉了我睡懒觉的习惯,第二天一大早就被兴奋的父母陪同去体验整个城市的变化。父母亲是从大城市来到这个地方的。多少年来,始终没有改掉居高临下看待这个城市的情怀,但是,面对与这座城市久违的我,则情不自禁地流露出这个城市所发生的巨变而带来的自豪感和翻身感。对他们来说,似乎这个城市朝着越来越符合自己身份的方向在变化,这种变化也淡化了自己一生工作在一个小城市的屈辱,有点扬眉吐气的味道。我好像也有点被感动、被兴奋,决定乘公交车兜城一圈。

        我是快上小学的时候来到这个城市的。那时候汽车都少见,就更不要说公交车了。直到我上大学那会儿才有2路公交车,但是骑自行车一小时就能把一个城转一圈的小地方,公交车无论对开车的人来说,还是对乘车的人来说都是个摆设。父母告诉我,如今这个城市公交车有了12条路线,我们决定称其中的2路车,因为母亲说这条线的终点是我曾经就读过的省重点高中的新校区。

         与我记忆中夏天光着膀子、见人招手就停、开着门行驶的公交车司机完全不同了,现在2路车的司机着正装驾驶,脸上的表情也柔和文气了许多,让我忘却了以前乘车的恐惧;车上还设有自动投币机、自动刷卡机,乘客们的神态和举止也淡定自如,小城市的车上很容易碰到熟人,所以不时听到偶遇的人们相互之间的问候,举手投足之间,可以感受到人们生活的安逸与悠闲。

        2路车穿过繁华的闹市区,坐在窗边的我一览路边鳞次栉比的名品店、美容店、茶餐厅和熙熙攘攘的人流,好像是在上海某一稍稍偏离市中心的街道,肯特基、麦当劳等这样的街景已经不再让我有什么新鲜感。随着车向着南边行驶,眼前展现的是大片大片的住宅小区,小区裙房到处都是建筑材料商品、窗帘店铺,偶尔也见到有几家产房,但是规模并不大。从我家上车,2路公交车行驶了近半小时才到达终点,来到了让我父母坚定地认为我应该亲眼看看的母校的新校区。

         一下车,我就傻眼了。20多分钟的车程把我带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大片正在建造的高楼,据说有的是将来的市政府大楼,有的是正在鼎力推销的旺销楼盘。在一片我说不上有多少亩地、总想用“广袤”这个不恰当的词来形容的土地上,用镂空的铁围墙勾勒出一个建筑群,从其中一个很大的塑胶跑道的运动场可以判断其是一所学校。果然,这就是我母校的新校址!据说,我父母的邻居和朋友们都对这所学校的新校址赞叹不已,说是漂亮、气派,运动场地居然都是塑胶的。来到之前,我也有些期待。也许是校园还没有完全建成的原因,也许是这里的学生还只有一届的关系,在我的眼里,这个校园完完全全就是一堆白色的建筑群。没有生气、没有书香、也没有人情,只有冰冷的教学楼、宿舍楼和办公楼。2路车又行驶了半个多小时,把我们带回到闹市区。父母执意让我看看这里的几个大型超市中丰富的商品,我去了。但我的心情变了,我看到的到处都是物流和追逐物的人流,看不到别的,看不到我想看到的。

        第二天的晚餐,父母安排在新开发的仿古城饮食一条街,为了让我看看那些仿古的建筑。说实在的,不能说难看,但我看不出其仿古的意义。恰巧这里离我原来的母校校园很近,我拒绝了任何人的陪同,一个人静悄悄地循着过去上学的路找到了老校园。变了,又变了。再也没有通幽的曲径、夕阳下的土墙,连那座民国早期建造的八角红木楼也被隔离在一个进不去的院落里,校园门前那条铺满青石板的路换成了宽宽的柏油路;小路两旁白墙青瓦,总让人充满神秘感、历史感的大院变成了饮食店、手机店、影像店;幽静的长长地通道变成叫卖声彼此起,伏的商业街。只有两样景物还让我感受到母校的存在,一是校园里参天的大树,还是那么稠密和伟岸;二是离校园不远处一座古老的石拱桥,苍老的有些零落,看着它我真的落泪了。

          我想去看看过去的老师,可是不知道他们是否还健在?我想去坐坐那座红楼上坐过的板凳,但是不知道那座楼是谁在管理?我想。。。。。。。。其实,我想的归结为一点,那就是我在寻“根”!我不知道我曾经羡慕的那些老屋居住的当地人是否也会像我这样傻傻地有一天去寻找过去的踪影?也许只有我这样飘无定所的“旅者”才会这样多愁善感吧!我发出长长的一声叹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354-367025.html

上一篇:学者在政策过程中的作用
下一篇:“二传手”与“踢皮球”
收藏 IP: .*| 热度|

33 武夷山 赵星 王晓明 孟津 鲍得海 葛肖虹 胡业生 王德华 罗帆 曹聪 梁建华 丁甜 袁贤讯 黄晓磊 金小伟 刘玉仙 耿文叶 陈青春 侯成亚 吕新华 鲍海飞 聂广 李泳 李永丹 武京治 罗广营 侯信锋 王小龙 姜洪洲 刘广明 薛次伟 yinglu xiangwen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3: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