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等离子体科学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博文

面试——并非因为“愚人节” 精选

已有 5920 次阅读 2012-4-1 10:54 |个人分类:学海无涯|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面试, 愚人节

今天日子不对,写什么读者都会觉得是“愚人节”的玩笑。
 
但要写还是得写。先声明一下:与“愚人节”无关!
 
因为很多学校刚“面”完,听到不少“stories”,所以借着大家还关心,说两句。
 
我们把interview翻译成“面试”,其实是“一面之辞”。“inter”这个前缀就是“相互”的意思。“interview”其实就是“相互看”:比如最近刚刚结束的研究生“面试”,不仅是导师“view”学生,学生也会“view”老师——就是我们说的双向选择。导师们提问、和学生谈话,不仅仅是了解学生水平的方式;对学生来说,也是了解导师及其研究组水平(包括为人、素质、学风)的一个机会。我们往往强调了面试学生的一面,实际上这也是学生当面了解老师的过程。
 
现在的大规模招生,把这个过程变成了只强调前一面。这对我国科学研究队伍(不仅仅是科学研究)整体水平的提高是不利的。
 
当然,现在的这种面试方式,也有其无奈之处:往往时间只有一天,学生却是好几十,分到一个学生也就是那么短短几分钟。有时学生刚刚进入状态,面试已经结束了。老师们也很疲劳,越到后面越没有耐心和精力。而一个年轻人几年的努力、十几年的理想,可能就在这么几分钟里付之东流。
 
笔者个人觉得,尽管存在这些不足,面试毕竟是比笔试更好的一种了解学生的方式。作为导师一方,应该努力寻找更好的面试方式。比如除了老师问学生一些基本的问题,也应该有一点师生交流的时间,让学生也问老师几个问题(起码学生会关心导师正在做什么)。而作为学生一方也应当对自己想学的领域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今天收到一个学生的邮件,讲他刚参加一个ITER国际组织的博士后面试过程。尽管他是做理论的、研究方向是湍流与输运,但是人家还问了一些工程技术和实验参数的问题,例如工程上如何设计装置改进约束、在ITER这样规模的装置上实现H模放电需要的加热功率大约应该是多少、ITER的中性束加热方案为什么要采用负离子源等等。这一类的面试内容,对我们的年轻人今后准备面试,应该有一点启发。
 
假日愉快!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346-554139.html

上一篇:严慈相济
下一篇:擎旗自有后来人
收藏 IP: 124.205.77.*| 热度|

18 许培扬 马红孺 吕喆 郭向云 曹聪 马磊 武夷山 李毅伟 李宇斌 彭红梅 金小伟 王先驱 边一 李土荣 赵纪军 陆俊茜 htli wangq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5 05: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