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日写博文,照例是老问题——还是所谓“盲审”。
关于盲审,牛老师又写了一篇,再顶一下。
先“正名”。
牛老师用的是“匿名”,但是大家都知道说的其实是“双盲”的“盲审”。可还是有混乱。一位游客就说:“一看楼主就不懂匿名评审的价值。匿名评审,最重要的是让作者不知道审稿人是谁,这样才可以方便地发表意见。至于审稿人是否知道作者是谁,并不重要。在美国,好的文章通常在很多会议上发表过了,审稿人一般都知道作者是谁。”
但是问任何一位正在等待学位的研究生,都知道所谓“盲审”就是指“匿”去作者的姓“名”。牛老师批评的也正是这一种。
不过这位游客说得很好:“至于审稿人是否知道作者是谁,并不重要。在美国,好的文章通常在很多会议上发表过了,审稿人一般都知道作者是谁。”
说明“至于审稿人是否知道作者是谁,并不重要”是一个常识、也是一个共识。这位游客说“在美国”,其实应该用“世界上”。
笔者说是“掩耳盗铃”。其实研究生院的人也心知肚明。附在论文后面的读研期间发表文章的列表,你要不要去看看?不看,你对评阅不负责任,一看,就知道是谁了。有的学校还自作聪明地把这一张表也拿掉,结果评阅人质疑:这篇学位论文有抄袭某某之嫌!
笔者说过:这样的自欺欺人,第一侮辱论文评审人的人格、第二侮辱论文评审人的智商!
笔者的办法就是:虽然没有力量改变这种弊政,破坏还是可以的。
五月正是审论文的“旺季”,笔者手里就有好几篇,其中两篇是所谓“盲审”,没有作者及导师的姓名。
可能是因为笔者屡屡破坏“盲审”规矩的名声在外吧,两篇“盲审”都是让学生自己送来的——一篇是直接到我办公室,一篇发到我信箱来。
To 盲 or not to 盲?这是个问题!如果大家都抵制,这种蠢事自然会消亡,也就是几年的功夫吧。等着瞧!:p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7: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