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杖芒鞋轻胜马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qx 气候变化观测、物理学及其不确定性

博文

美英等专家拟牵头构建全球地面综合历史数据集

已有 4542 次阅读 2016-6-29 17:2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上周在爱尔兰都伯林开了一个会“历史天气与气候资料论坛”,会上,爱尔兰梅努斯大学的Peter Throne教授联合英国Hadley中心,美国国家环境信息中心(NCEI)专家,提出构建一个类似海洋综合数据集产品(ICOADs)的全球地面综合数据集产品的提议。美、英、德、法、日、加、澳、中等国气象部门和高校、研究所全球约60名专家与会。


这个所谓的“全球地面综合数据集产品”说起来其实非常简单,就是要把全球地面温、压、湿、风等基本气象要素观测值全部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数据集。说到底,它就是一个基础数据产品,甚至算不上一个成熟的气候数据产品,这么多人凑在一起开会,讨论,似乎有点小题大做了。


但这个事情做起来绝非易事,过去几十年来,也有过一些全球数据集,比如CRU、NOAA/NCDC,NASA/GISS等机构的气温数据集最有名,GPCC、NOAA/NCDC的降水资料最有名,IPCC多次报告,基本上都是这几个序列在唱主角。最近为了做20世纪再分析,NOAA/ESRL和英国MOHC联合牵头研制了ISPD(国际表面气压数据集),另外,“气候门”之后,也是MOHC和NOAA/NCDC牵头,提出了ISTI(国际地表气温行动计划),Berkeley小组提出了BEST(Berkeley表面气温估计)等等,但值得注意的,这些都是单要素,也就是说,难度比起现在提出的目标要小得多,当然,这些单要素的加工深度会深入,有一些是成熟的气候数据产品了。


会上,大家首先讨论了当前这种基础数据整合的必要性,其中最为重要的应用肯定是气候变化,但要用来作气候变化,当然基础数据是不够用的,会上大家谈及,现在很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把基础数据和成熟的气候数据产品等同,认为长期的基础数据积累就成了气候数据产品,大家就可以高枕无忧地应用了,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一方面,导致了气候变化检测事实不准确,另一方面,也阻碍了气候数据产品研发的发展,实际上,后者是具有很高的技术性和科学含量的。另一个重要的需求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世纪尺度的气候再分析,这个是基础资料(逐小时)是可以直接用的,但在同化系统中会进行一系列的偏差纠正和深度质控。目前,NOAA/ESRL的20世纪再分析(20CR)是最早的,只同化了地面气压数据,一改原来的EC、美国NCEP、日本JMA等机构研发的同化了大量卫星和in situ的观测资料的做法。他们居然发现,这种只同化了表面气压的再分析数据居然在大部门的指标上和后者量级相当;所以,擅长做再分析的顶尖数值预报中心ECMWF近年也提出了一系列再分析计划,ERA-CLim也已经发布,它又增加了一种资料,洋面风资料,比较证明,ERA这个再分析产品比美国的20CR又提高了一小步,ECMWF不愧是数值预报领域的顶尖中心。


其次说的是要做一个这种全球综合数据产品的技术难度。会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那就是数据的“水平和垂直”融合(整合),水平融合henji很简单,就是说不同来源的数据要进行融合,每个站点只能保留一个序列;垂直融合也就是说,我们的基础数据,由于其应用目的和来源不一致,实际上,逐小时值、逐日值、月值和年值有时候是不一致的,简单地说是逐小时值加起来并不等于逐日值。我们过去研制的一些产品就是这样的,做到日值是可以的,小时值怎么也不和日值协调,用户也老抱怨,因为他们不知道,原来小时值大部分是以报文形式的,仅仅为了天气预报服务的,用完也不存档,而日值以上的数据是经过系列整编的,所以肯定对不上,但这事也的确不好解释,解释别人也不听。此外,也不能只做这种基础数据集(经过整合和基本质控),还得要有“气候质量”(均一化)的产品最终出来,而这个问题的难度就是显而易见的了,它需要各个国家的努力,因为从现在看,一个国家做全球的均一化数据集,还是有相当大的困难的。


最后说这个事情的意义。这个工作要做好了,可以:1)促进全球地面气象资料的应用和共享,大家以后用数据更方便了,也更统一了,大家用的都是一个基础数据;2)促进全球地面气候数据产品的研发,大家有了基础,都可以来研发全球数据产品了,大大促进了全球数据产品的研发水平;3)促进全球气候变化事实监测检测的精度,很多人来做了,而且各个区域的特色很快会体现出来;4)促进世纪尺度的全球气候再分析的发展;等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247-987538.html

上一篇:2009年发表在BAMS的论文出现在most cited里面
下一篇:第二篇BAMS论文接收,mark一下
收藏 IP: 106.120.73.*| 热度|

4 陈昌春 杨正瓴 檀成龙 杨学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5: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