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研究的功利化
2024年2月25日 星期日
科学研究有很多定义,科学研究也有很多目的。人是科学研究活动的主体,按照不同标准有很多称谓,统称为科研工作者是不会错的。人在社会上生存发展,马斯洛提出的五个层次需求无可回避。科研工作者无非是以科研作为一种工作方式,以此为职业,来满足这五个需求而已,没有什么神秘和高尚之处。既然是一种职业,科学研究功利化肯定是存在并且是合理的。
科研工作需要软硬件条件支撑。在中国古代或者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科学研究是单纯个人行为,纯属个人兴趣爱好,所需软硬件由个人家庭来支撑,科学研究除了不危害他人或者社会之外的任何目的、任何动机、任何宣传,都可以接受。
现代科学研究除了个人兴趣爱好之外,更是一种谋生的职业,科研所需的软硬件条件基本不是科研工作者自行承担,而需借助于外界比如政府、院校、企业、民间团体等提供的环境、资金、人力等资源才能完成。既然外界提供了科研条件,作为一种契约或者合同约定,就必须完成条件提供方的工作任务。其实任何职业都是如此,只不过科学研究听起来高雅一些而已。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也是一样。在完成条件提供方的工作任务之后,可以得到契约所定的薪酬等回报。当然,没有完成任务或者完成质量低,回报应当打折扣。
就像平时我们房子装修一样,设计方案是基础研究,实际装修是技术研究,房屋使用是应用研究。装修前请人设计,装修中按照时间节点验收,装修后用户方实际使用。与设计方、工程队签订合同、按照合同条款检查施工进度和支付装修费,是与科学研究一样的道理。完成装修房子之后,工程队即交付房屋完成任务,按照合同拿钱走人。当然合同制定细一些或者是有责任心的工程队,还要负责后续一定阶段的保修。整个任务至此就结束了。房屋在今后使用中,是发挥好各项装修物件的功能,做好成果推广工作。每一个阶段都由不同的人在负责。整个环节都很流畅,各司其职。
装修工程队在不断装修过程中,不断积累装修经验,水平和规模越来越高,并且出现了三六九等的层级,甚至出现了集团公司,承接工程量越来越大,踏上了良性发展的康庄大道。这是很好的现象。只要公司内部能管理好各个环节工作,保证每个环节高效运行,我们希望这样的集团公司越来越多,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承接世界级大工程。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装修队不以装修工程为目的,而是以套取装修费用和获取名誉为目的,最后以低质量装修交差了事。假如是个人装修,那我们肯定是容不得这样的事情发生,毕竟是用我们辛勤工作所得的钱请工程队来装修的,我们会为自己的房屋负责。但现在装修队通过种种办法获得是某个大集团的装修合同,这个大集团是“三个和尚没水喝”或是“崽卖爷田心不痛”,谁都管事其实谁都不管事、甩手掌柜,于是就给了装修队空子可钻,套取装修费、骗取名不符其实的荣誉、用低质量装修来交差就难免会发生了。
工程队内部也会分化,刚开始创业时期大家齐心协力,后来做大之后内部也就难免出现了各色人等,有人想自立门户做老板,有人想滥竽充数,有人想从小合同中多分一杯羹、能捞一点是一点,工程出了问题由大老板顶着。大老板可能没有时间去注意到下面的很多细节,而更多关注自己如何拿到更大的合同、如何获得更大的名声、如何获得各种各样的奖励来给自己壮声势,这样又回到了再那更大更大工程合同的闭环起点,螺旋式上升是典型的发展轨迹。但是堤溃蚁穴,气泄针芒的事情会发生,或者工程队内部分配不匀也会导致内讧。凡是不以如何使得装修质量提高为目标的任何事情,都影响了工程队的声誉和工作能力。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那句名言“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资本属性就是这样,无可厚非。装修工程队为了发展首先必须使得资本高效运作,这是本质性的生存需要。但是一旦突破了底线,无视装修这个本业或根本,那就很危险了。
与此类同,现在有些科学研究不以“为了增进知识包括关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去发明新的技术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为本业,而是以科学研究为手段,达到获得名利和权力的目的,虽然误国害民,但利己利官。
用伪劣成果、学术泡沫获取学术头衔甚至晋升更高的职位,再继而获得更多的学术资源包括经费;学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用伪劣成果、学术泡沫去满足各主管部门的需求、向主管部门邀功,再以此成立或升级更多的科研平台,换回更多的科研经费,得到更多的利益(包括减免税收、奖励等);各主管部门用伪劣成果、学术泡沫作为学术、科研的辉煌业绩,上报国家,换取更多拨款,以满足学者和科研工作者、学校和科研机构、国家企事业单位被刺激起来的更大需求,炮制更大的学术泡沫。要钱的得钱,要政绩的得政绩,要官的得官,这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学术、科研为手段的利益共同体了。到最后不知道科学研究得到多少能走向世界的硬核成果。
陈寅恪曾说:“我们这块土地,这些人,终其一生,大多所行不过苟且二字。所谓风光,不过苟且有术,行路坎坷,不过苟且无门,基本不过如此而已。”有时候很多的科研资源,就这样被“苟且”了。表面上热热闹闹、红红火火,是“苟且”有术者;但热闹的背后,真正承担科学研究的“苟且”无门者,已经被人给遗忘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从科学研究这个工作或职业获取名利,是合理也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只是不要突破科研工作的底线。科研就是科研,获得名利就是获得名利,两者分分清楚,不要把两者混在一起。一线的科研工作者、二线的科研组织者、三线的科研管理者,莫不如此。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 21: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