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产出的量与质
2023年1月6日星期五
昨天(1月5日)的Nature和今天(1月6日)Science杂志的两篇文章引起了大家的关注。Nature上“Papers and patents are becoming less disruptive over time”一文说过去五十多年论文和专利呈现指数增长、但具有颠覆性创新的产出越来越少。Science上的文章说我国从海外招到了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但在顶尖科技人才方面仍欠缺;这些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回国后,在通讯作者论文产出上优于他们的海外同行,但在一作论文上稍逊一筹。
两篇论文的作者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做了文献计量学分析研究,信息丰富,对于一线科技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都有很好的参加价值。两篇不相干的论文放在一起阅读,其实还是可以看出一些问题。第一篇论文主要反映了全球科技工作者人数增多、同行竞争加剧之后的知识产出增多、速度加快,但是具有颠覆性的工作总量确实下降了;第二篇论文反映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回国之后收到经费和科研团队的配套支持之后,从原先的“身先士卒者”成为了“团队领导者”,以通讯作者论文增多了,一作论文降低了。同时,我国在吸引顶尖人才、产生顶尖成果上面,还有很大的空间。
随着世界经济总量的增长和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科技方面的产出增加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人类的真知灼见并没有随之增加,人类对大自然的洞察力还是受人类智慧极限的限制,在揭开大自然神秘面纱、发现重大新知识方面的进展越来越少。已经产生的颠覆性发现可能属于“海边的贝壳”,未被发现的颠覆性知识属于“深水区的贝壳”,在人类智慧未有重大突破之时,要发现这些“深水区的贝壳”的颠覆性知识,还是很难,人类需要牛顿、麦克斯韦尔、爱因斯坦等这些天才的出现。同时还需要科技界不断积累,在不能产生“灵光咋现”的“顿悟”之时,产生有量变到质变的“渐悟”,也能在颠覆性的重大创新上有所突破。
所以平时我们还是要尽量少提及“颠覆性”创新,“颠覆性”创新真不是容易做出的。在科技创新和相应的舆论宣传上还是要冷静客观。
在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之时,“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回国后,在国内受到了倾斜性的支持,相比于他们仍在海外的同龄同行们,他们已经处于一个具有相对优势的赛道上。但是这个赛道是暂时性的量的支持,所以在科研产出上还是“人海战术”优势,在通讯作者论文方面靠着国家经费的倾斜性支持和配备的团队成员产出而占据优势,但在自身学术洞察力、学术水平上相比于海外同行不占优势,相反在一作论文产出和顶尖成果产出方面处于劣势,也就是说科研产出的质还是处于下风。一些顶尖人才仍然在美国、日本、欧盟等先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知识前沿冲锋陷阵、创造更有质量的成果。
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上,科研产出的质显然重于量。在量的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确实需要在“颠覆性”发现的质上有突破。人类只了解整个宇宙的4%,剩余的96%处于暗物质和暗能量状态而没有能更深入被了解。这就是产生“颠覆性”发现的广阔舞台。我们的科技工作者,尤其是青年学者们,既要用好国家政策、人力资源和经费的政策红利,又要确实能在顶尖知识上有所产出。因为量的积累不属于高质量发展的范畴。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1: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