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Pioneer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小斌 凡普世,皆专制。

博文

科学圆模型——我所认为的自主创新之路 精选

已有 9073 次阅读 2009-2-2 13:16 |个人分类:一孔之见|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自主创新, 积累, 科学圆

{这是三年前我的一篇旧文,现基本未作修改,寄存与此}
 
爱因斯坦好像说过一句话,意思是画一个圆,圆内代表已知的东西,圆外代表未知的东西。圆越大,表示一个人已知的东西越多,那么接触到未知的东西也就越多。据说当时爱因斯坦是为了谦虚,表示自己未知的时候很多很多。
 
实际上这个圆用于解释科学研究的创新是非常恰当的。圆内的东西代表科学上的有知,圆外的东西代表科学上的未知。圆越大,表明积累的已知的东西越多,能接触到的科学上未知的东西也就越多。科学研究,就是使未知的东西变为有知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那么,科学未知的东西越多,创新才会越多——而要能接触到更多的科学未知,必须科学有知的东西越多,也就是圆越大的时候。我把这个理解叫做“科学圆”模型。
 
科学圆模型表明,中国科技的创新型成果少,不是因为中国的科学家不愿意去创新,而是我们的科学圆太小——积累的科学已知不够。因此,我们更需要的,是我们的科学圆尽量的大。
 
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科学圆尽量大呢?我认为有三条。
 
第一条,必须提倡自力更生,也就是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去研究,这样得到的科学已知是我们自己的,而不再是别人的传声筒。事实上,我们已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就是别人的传声筒,人家怎么说我们也怎么说,很少有自己的东西,很多时候甚至理解得也不正确。这是一种赶时髦的态度。
 
第二条,我们必须踏踏实实的研究。哪怕是别人已经做过的,如果我们自己不会,我们也要学会做,老老实实做别人的学生。看起来这一点与前一点有些矛盾,实际上并不矛盾。对于我们未知而别人已知的东西,我们应该有老老实实的态度,从基本的东西学起,一直到最后全部变成自己的东西。这就不是赶时髦的态度。这是一个真正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传声筒。
 
第三条, 我们必须协同合作,进行持续的长期的积累。这一点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而我们现在恰恰在这方面做得很差。当前中国许多科学家,尤其是作为中坚力量的中青年科学家,对于中国人自己的工作往往不予重视。论文发表以国外刊物为荣,论文引用的参考文献以外文文献为荣。我接触过几位我敬佩的且有着突出才华的中青年科学家,他们提到国内文献时,都摇头表示没什么可看的。这也许是事实,但是这种现象是怎么造成的呢?他们以及他们学生的论文,基本上不投国内的刊物。有些青年学者,出于竞争的考虑,在引用时故意不引国内同行的文章。这使得中国论文的影响大为降低,有些开创性的论文和思想,年轻一代的科研人员居然无从得知。这方面我可以举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关于青藏高原的地块拼贴构造以及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的动力学过程,最早是由中国科学家常承法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提出来的(准确地说是1968年,最早采用板块学说解释青藏高原的动力学问题),而现在更多的人,在研究青藏高原构造和动力学过程时,动辄就是Tappponier和Molnar(他们关于青藏高原的最早的论文是1975年)。年青一代,知到常承法的人不多。本人也深感惭愧,直到前不久一次电视上才真正知道常承法的名字,而此前Tapponier和Molnar的关于青藏高原的研究早已如雷贯耳了。
 
那么,国家和政府应该做些什么呢?是为科学圆的扩大提供条件。国家不应该去强求科学家创新。创新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还是坚持这一点。国家应该提供各种干预机制,将当前科技学术界的浮躁气氛降下来,让他们能够踏踏实实地多做事,少去自吹自擂或者相互吹捧诋毁争项目。国家的责任是建立起这样的机制:让愿意做研究的人能静下来踏踏实实的做事,让浮躁不安的人离开科研学术界,让高质量的论文不再外流,让高水平的刊物能够办起来,让高档次的人才真正留下来,让造假剽窃事件不再出现。只要这些条件满足了,创新自然会出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148-212588.html

上一篇:论文署名:导师没有天然的第二作者或通讯作者的权力
下一篇:人老了是不是容易守旧?——简评季羡林先生最近的谈话
收藏 IP: .*| 热度|

8 梁光河 武夷山 曹聪 陈安 迟菲 huxn twxz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7: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