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主动,避实击虚
——读兵法奇书,度盛夏酷暑(五)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海春
我常年以研究大学生的发展问题为业,在我校大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做过教授和主任,直到2005年底,学校调我到政策研究部门,才离开了该中心。不过,每年都有一些家长要么因为高考填志愿,要么因为其他原因来找我,让我对孩子的发展问题提一些建议,我还真帮助了不少家长,也有过一些经典案例。我常对家长说,人生是需要谋划的,是需要“经营”的。当然,也不是你想如何就如何,人生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变数,谋划的未必是可以实现的,但是谋划总比不谋划要好,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我给学生讲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时,自觉和不自觉地运用了孙子兵法的一些思想。而且,在我给学生的考试卷《我的发展经历与我的发展观》中也有不少学生对其在中学和大学的发展经历和发展观念做了描述。许多同学的发展实践表明,他们也是在自觉和不自觉地运用了孙子兵法的一些思想。因为人的发展是一个有得有失的不断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智慧来支撑。我以为,孙子兵法观点精准,角度精妙,法则精细,深藏着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在方法论上具有无可争议的指导意义。
《孙子兵法·虚实篇》是本书的第六篇,也是最经典的篇章之一。它集中反映了这样的观点:把握主动,避实击虚。对于考大学的学生来说,智慧将压倒力量,而成为胜利之神,这篇文章有许多观点是可以借鉴的。一位研究“高考状元”的学者原来认为他们仅仅是一群智力超群、学业优异的高中生,但通过仔细分析、静心研究后发现,高考状元们并非人们所认为的那么简单,他们对于高考的清醒认识,对于自我和周围环境的分析能力,对于学习方法的主动探究,甚至远远超出了成人。
(一)
《孙子兵法》中有一部分是谈用兵方法的,被人们称作孙子的争胜原理。“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是孙子争胜原理的纲领,它强调说明,在对抗过程中,掌握主动权的极端重要性。在对抗领域中,只有拥有主动权,意志才能得到贯彻,它是制胜的关键。毛主席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说过:“一切战争的敌我双方,都力争在战场、战地、战区以至整个战争中的主动权,这主动权即是军队的自由权。军队失掉了主动权,被逼处于被动地位,这个军队就不自由,就有被消灭或被打败的危险。”主动权的取得不单单来源于实力,也取决于对抗过程中的操作艺术,如孙子的“避实击虚”、“攻其必救”等等,都是取得主动权的相对具体的谋略智慧。
兵法中特别强调一个“先”字,先机为要。高中生获取高考战争的实力从何时开始,那就要从上高中的第一天开始。初高中之间,在知识上有它的连续性。但是,与初中比较,高中各学科在知识广度、内容深度上有明显的提高。除了学习之外,还有一些其他问题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人的社会性动机可以分两个大类,一是追求成就的动机,二是与人交往的动机,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成就动机高的人,往往难以做到交往动机高,曲高者和寡;交往动机高的人,往往难以做到成就动机高,顺众者屈己。但是,要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就要学会既保持一定的抱负水平,又要有一定的交往人群。去年我到耶鲁大学访问,得知他们对学生的要求就是“深厚的文化底蕴、独到的专业技能、魅力的领袖气质”三者的统一。有趣的是,在上一个环境满足某种动机的人,在下一个环境中往往喜欢在另一个动机上下功夫。这种转变,做好了,会使人的发展趋于多样化;做砸了,会使人的发展趋于复杂化。不少在初中学习成绩很好的人,到了高中会将自己的兴趣放在与人交往上,学业水平会迅速下降,好多家长不解其中奥妙,痛苦甚多。而在初中与人交往较多的同学,高中时会转而静心学习,学业迅速上升,好多家长也不解其中奥妙,欢欣鼓舞。所以,家长要在学生的高一开始,就注意孩子的两种动机的平衡,能兼顾者更好,不能兼顾,也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在哪方面掉得太多。
高考也是一场战争,其实质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人群进行分类,什么重点线、二本线、三本线、高职高专线,说白了就是要把学生进行分类。在分层中要想取得好的成绩,要想排序靠前,学生就要有“争胜”的意识和本事,而争胜的要害在于牢牢把握主动权。由此可见,无论学生的动机偏向何处,都不能让自己失去主动权。孙子说:“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一个高中生要分得清什么是“利”,什么是“害”,这个时候还没有“利害意识”的人不能算是成熟的人,要反躬自省。当然,对于利害意识的产生和形成分为两种渠道,一是渐学,二是顿悟。渐学者会在自己的早期生涯中逐渐感悟到有利害意识的好处,顿悟者只有在某日恍然大悟中感悟到利害意识的好处。当然,还有一些人吃了亏还没有意识到。我从来不以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评价学生,那样也太功利了,但是我对那些通过努力是可以上去的人,在暂时受挫后,既不反思自己,也不向他人学习,而把自己前途寄希望父母的“开后门”上,“六月是我的事情,七月是你们的事情”成为不少学生的信条,可悲呀!
掌握主动权,还要注意劳逸结合。不下苦功是不行的,太下苦功也是不行的。“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不管是攻还是守,都要牢牢地把握战场的主动权,这才是硬道理。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厌烦情绪,学习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头脑,所以适当的休息,娱乐不仅仅是有好处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各项学习效率的基础。许多学生都谈到了提高学习效率的三个要素:保证按时的睡眠习惯,保证定期的体育锻炼,保证融洽的同学关系。
(二)
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高中时期是一个人充实知识、提高学习能力、走向心智成熟的关键时期。高中的学习情况直接关系到未来的发展,甚至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关于高中学习,没有人会否认方法的重要性。实虚对于不同的学生其涵义是不同的,本章的精华在于这句话:“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军事上的“虚”,是指兵力薄弱、分散和无备,“实”是指兵力强大、集中和有备。高考复习中,何为“实”,何为“虚”的确需要思考。这个“实虚”是因人制宜的,每个同学都应根据自己的特点,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好的学习方法。要想在学习上如入无人之地,就要做到掌握细节,有所侧重。有些高中生喜欢以自己对老师的喜好来选择上课的侧重点,喜欢的老师就认真听讲,不喜欢的老师就放弃课堂,这是错误的,也是愚蠢的。要提高学习效率,首先便是提高上课的效率。利用好了课堂上45分钟,下去后无需过多时间就能熟练掌握,事半功倍,做题复习效率也极高;反之只能事倍功半,花去大量时间,还容易丢三落四,知识掌握不完全,不熟练。
还有一点,就是要专心,要做到“我专而敌分”。孙子说:“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 学生们要注意不管是听课还是自习,都要一心一意,注意力极易分散的人,学习效率的提高就比较困难了。专心于夯实基础至关重要,知识具有渐进性,一旦前面掌握不好,容易造成恶性循环。许多学生都说,良好的自学习惯是必要的,但放弃课堂学习,放弃老师的引导一味自学是得不偿失的,过多的自学往往会使自己失去更多的东西。还有就是要有节奏感,复习到什么科目就集中精力于该科目,不要三心二意。最后就是要有秩序感,做什么像什么,忙而不乱,紧而不急。
在咨询中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不少学生高考的成绩比调考的成绩差,而且是调考好的那门功课,高考时差;调考差的那门功课,高考略好。一问缘由,才知道,调考完后,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成绩比较高的那门课可以高枕无忧了,于是下功夫来攻自己长久以来不行的那门课。这是有问题的,有机体有个生存的法则:优化与补偿,努力将自己的长项更加优化,适度补偿自己的不足。我不赞成偏科,尤其是早期的偏科,但是在总复习期间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弱项上往往得不偿失。对那些优势学科,二三个月的懈怠就可能让你在高考中措手不及;而那些劣势学科,二三个月的突击未必能让你在高考中脱颖而出。所以得的没有失的多,正如孙子说:“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孙子说: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人毕竟有个体差异,没有可能,也难以做到,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输赢对于人的一生来说都是寻常事情,发展往往是人的社会角色不断变化的过程,这次的失利并不意味着永久的失利。但无论胜败,能够留一点时间思考还是必要的。思考什么呢?就从以下几个问题入手:“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附录】
《虚实篇》第六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之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949-34813.html
上一篇:
以神为本,长生久视下一篇:
军争为利,军争为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