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锋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livia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博文

父亲的“唠叨”

已有 940 次阅读 2012-4-4 13:10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新新人类, 589, 榆林小姐

少年不识愁滋味。年少的时候我并不懂父亲,感觉父亲没完没了的“唠叨”是我成长的“灾难”。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记得上初中读书的时候,冬天来了,父亲怕我冻病了,冒着鹅毛大雪到学校给我送一件从一些破旧毛衣上拆毛线改织成的毛衣,颜色花花绿绿的,又难看又不保暖。
他见到我,笑着把毛衣递给我,满心以为我会接过他送来的旧毛衣并立刻穿上。然而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我却觉得很不好意思,并没有接过他送来的旧毛衣,而是对他说:“我不要,我不穿,我不冷。”“三不”拒绝了父亲,因为我如果穿一件花花绿绿的旧毛衣,就会臃肿得像胖熊,同学一定会笑话我的。当时我心里虽有一些愧疚,但是我更多的是埋怨父亲:为什么他非让我穿这样的毛衣啊?别的同学穿的都是新毛衣、羽绒服,体面而清爽,他要是也给我买一件多好啊!
在当时看来,尽管我也知道家境并不能和穿好衣服的同学家比,但是,我始终觉得父亲的想法和做法是“落伍的”,父亲是“舍不得花钱的”。每逢我不穿父亲送去的旧毛衣,父亲就会认为我把他的“良苦用心”不当一回事,于是他就开始在我耳边“絮絮叨叨”不停,有时候一句话就会重复很多次,听起来特别烦人。
我进入中学后就开始住校,一个月才回一次,每次回家父亲还是在耳边“絮絮叨叨”不停:“读书要用心,读出来要有用”,“注意身体,莫搞病了”……学校每次放“月假”,我总是回家小暂几天之后就匆匆赶回学校,主要原因是为了避开父亲的“唠叨”。
转眼间,我快到了而立之年,开始了独立的生活,我也开始品尝生活的“愁滋味”:一个人租住着小房间,背负着沉重的生活压力,算计着下个月的房租,操心着一日三餐该吃什么……平时鲜有亲朋来往,学习上,生活上,有时候自己累了,苦了,痛了,身边连一个对自己“唠叨”的人也没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我反而渐渐思念起父亲的“唠叨”来。
现在想想,身边如果有个人对自己“唠叨”其实是很幸福的事情,只是我当时并不明白而已,我当时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而现在天冷了,连破毛衣、旧毛衣也没有人给我送啊,心里反而因为冷清和寂寞渗得慌。
大城市里压力大,生活成本高,我的处境很艰难。人情冷暖如饮冰水,唯独寸心知,有时候一肚子苦水连个诉苦的人也没有。这个时候我想起了父亲,想起了父亲的“唠叨”,于是我打电话跟他说起自己的苦衷。第二天父亲就打来电话,父亲几分颤抖的声音劝说我要学会克服,他年轻的时候也这样,大半辈子也过来了……依旧是那么语重心长,“絮絮叨叨”,但是这个时候听起来就不那么逆耳了,我觉得父亲和我站在一起,他在支持我,关心我。其实父亲自始至终也是这么支持和关心我的,只是我当时并不明白罢了。
体会着生活中磕磕碰碰,当静下心来的时候,就会想起是父亲的“唠叨”。父爱如山,那些都是仁慈长者的忠言善行。
当我懂得父亲的时候,无须为父亲去唱那首《懂你》,只是每次当我听到其中的那几句:“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眼前都会浮想起父亲的“唠叨”,泪水不禁潸然而下……
 
2012年02月15日08:12 来源:科学时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677-555231.html

上一篇:“蜗居”
下一篇:渐热的城市研究
收藏 IP: 114.249.199.*| 热度|

2 刘全慧 任胜利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4: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