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参加了一个暑期班,主办方的秩序册上介绍一位长江学者时,赫然误印成了“。。。领域的知名抓家”,挺搞笑的。其实,愿意到暑期班授课的教授大多是真正的专家、真正的教授,这位教授能将自己的研究心得、学术成果用2-3天时间耐心的讲给大家听,是值得敬佩的。
不过,国内的“抓家”还是不少的。“抓家”都在抓什么呢?
一是抓钱。这种抓家不安心上课,满脑子都是项目,拿项目也没什么错,错在不好好做项目,不通过项目好好培养学生,目标只有一个--抓钱。
二是抓工。招来研究生,也不好好培养,误认子弟,把研究生当成自己的长工,这种抓家到处都是。
三是抓名。院士评选很热闹,鱼龙混杂,候选人中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做出显著贡献并且还在努力科研的人。但是,国内对于院士名号的盲目崇拜,导致为虚名而奋斗的人到比比皆是,拉关系评奖,拼人脉拿成果。。。
最后说明一下,“抓家”的产生的根源是国内教育体制机制的土壤,很多是环境造成的,非“抓家”们本性所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659-466438.html
上一篇:
中国呼唤朗志万下一篇:
与一位毕业生在岁末年终的三封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