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探游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熊蕾 一个不懂科学,但是尊重科学的人。

博文

灾害中,新闻报道更应该关注谁? 精选

已有 8182 次阅读 2008-2-1 13:32 |个人分类:有感而发

去年清华大学和路透基金会举办了一个灾害新闻报道的培训,让我去讲了一课,我提出灾害新闻报道中要注意人文视角。
      
       这次雪灾报道,我发现我们媒体在这场灾害中的人文视角,更多地体现在摄影报道中,而文字报道仍然有些欠缺。
比如这张照片体现的人文视角,文字报道就少有见到。
       以前为说明消息报道与新闻特稿的区别,我曾经搜集到两个例子,恰好都是写的灾害报道,而且是同一种类的灾害——风灾,并且是几乎在同时间发生的风灾,只是地点不同。现在看来,这两个例子仍很典型。
我们只看两条报道的前5段。
       一个例子是20059月发生在华东的台风。
       北京某报94刊登的报道题目是:
       台风泰利袭击浙皖闽赣等省 56人遇难29人失踪
       第一段:
本报讯据民政部公布的消息,受台风“泰利”影响,浙江、安徽、福建、江西4省部分地区先后发生严重暴雨、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据初步统计,截至发稿时,四省因灾死亡56人,失踪29人,直接经济损失78亿元。
第二段:
根据《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民政部于9月1日15时针对浙江、福建灾情紧急启动四级应急响应,根据安徽灾情发展,于3日12时将安徽纳入四级响应范围。同时,紧急派出2个工作组赶到上述地区,协助指导当地开展抗灾救灾工作。
第三段:安徽安庆灾情最严重
      记者从安徽省生产救灾办公室获悉,受13号台风“泰利”影响,9月1日至3日,安徽大别山区普降暴雨到特大暴雨,部分地区降雨超过300毫米。强降雨造成山体滑坡、山洪暴发。截至目前,已经造成40人遇难,12人失踪。
第四段:
据了解,此次受灾地区集中在大别山区,其中岳西、霍山、金寨以及潜山县灾情最为严重。山洪和滑坡造成房屋倒塌,基础设施被毁,农作物受灾严重。安徽省民政厅派出2个工作组赴灾区,指导帮助当地开展救灾工作。
第五段:
      灾情最重的安庆市政府已下发防汛救灾工作命令,提出6条应对措施,岳西县所有县级干部已全部深入灾区,指挥、指导抗洪救灾工作。
第二个例子刊登在《纽约时报》200593头版。题目是:
Conditions in New Orleans Still Dire - Pumping May Take Months
新奥尔良情况依然悲惨——可能需要数月才能把水抽干
第一段:
载着食品和生活用品的军车星期五从四面八方开进这座受灾城市泡在水里的中心地带,商务飞机和货机也来把受困于飓风的幸存者从极度恐惧的深渊中接走。
第二段:
飓风卡特里娜袭击海湾沿岸5天之后,新奥尔良国际机场的混乱景象使这个城市陷于希望夹杂着绝望的复杂情感。哪儿都没有秩序,成千上万目光茫然的幸存者,带着不过装了几只垃圾袋的物品,排着长得没有头的队,等着逃离的机会。
第三段:
值班人员大声报出每班飞机还有多少座位,乘客登上飞机,却不知道自己会降落在哪里,而且也不在乎。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州提出接收他们。
第四段:
机场全然成了一个急救场所,在变成世界最大的急救室的一翼,有一排排躺在担架上的人,还有其他困在轮椅上的人,有的人已经死去。在一个候机厅里建起了一个太平间。
第五段:
新一波的救援是布什总统乘直升飞机视察受灾地区这一天到来的,他还步行走过密西西比州Biloxi市的废墟,最后在新奥尔良结束视察,在那里,他告诉幸存者:“我马上就要飞离这里,但是我想要你们知道,我不会忘记我所看到的一切。”
所有看了这两个例子的同学和同行,都认为《纽约时报》这篇报道给我们的印象更强烈。为什么?就是因为它有人文视角。虽然除了在第五段中出现的布什总统,它也没有什么很具体的有名有姓的人物,但是它有一个个具体场景中人物活动和人物情绪的生动描述。这几个段落没有用太多虚的形容词,没有很主观地强调灾情非常严重,情况万分紧急,但是读者很容易从报道的描述中想象出现场的灾情如何令人揪心。
而关于台风泰利的这条报道,是我们灾害新闻司空见惯的写法。它不仅没有具体的人物,没有具体的场景,而且语言干巴,五个段落重复出现几次“严重”、“紧急”。对一些专有名词术语,如《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四级应急响应,没有任何解释。一场波及四个省的风灾,瞬间化成几个干巴巴的数字,报道的行文几乎是政府文件的原版。
新闻报道吸引新闻受众兴趣的一个要素就是贴近性或者关切性。新闻事件发生的地点离新闻受众越近,关系越大,越容易引起读者关注。可是回想两年前,几乎中国的媒体都被远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所吸引,大量报道;而对我们家门口发生的肆虐了四个省的台风泰利却关注不多。这里面,有美国的强势、美国媒体议程设置能力的强势和卡特里娜飓风的强势所造成的综合影响,但也不能排除美国同行比我们善于从人文视角报道灾害,使他们的灾害报道更吸引眼球这个因素。
这次冻灾影响的范围之广,远非两年前那场台风可比,而且似乎是同时期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唯一最大灾害。否则,如果同时有另一场同等量级的灾害发生,以我们现在这样的报道方式,恐怕还是很难和别人抗衡。
灾害报道应该有人文视角,也是灾害本身的性质决定的。灾害本身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今天发生在这里,明天可能发生在那里,有很多未知的因素,但都同人的生命密切相关。因此公众对灾害本身会有一种本能的关注。但是,在人命关天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如果没有这种对生命关注的视角,把一场灾害化为例行公事一般的政府公文式的陈述,不仅可能会疏远公众与新闻事件的距离,还可能会引起公众对新闻媒体乃至对政府的反感。
灾害新闻报道要有人文视角,这个人,主要是谁?也就是说,灾害新闻报道的主角是谁?媒体更应该关注谁?
    我们很多灾害新闻的报道,特别是文字报道,主角往往是政府。一场灾害发生,从中央领导到地方大员,层层指示表示关心。台风泰利的报道也是这样,主角完全是政府。
其实,在灾害报道中过多地突出领导人和政府,效果并不见得好。那些救灾工作,本来就是政府的职责,是政府应该做的。把政府的份内事当成政绩和功德来宣传,其实是喧宾夺主。受灾害打击最大的都是普通老百姓,需要走出灾害造成的灾难,重建家园的,也是普通老百姓。所以我们灾害新闻报道的主角,应该是普通人,应该更多地着眼于他们如何面对灾难,面对命运的挑战。
即使非要报道政府和领导人的行动,也要讲究一点技巧,不要赤裸裸地宣传。我们看纽约时报那条报道,记者就很巧妙地不露痕迹地使布什显得很有人情味。首先布什总统并没有出现在这条新闻特写的标题和导语,而是在第五段才出来。由于前几段对灾害影响描写的铺垫,布什在这里出现颇有安定人心的作用。记者对他的报道没有使用任何“关心”“关怀”之类的主观描述,完全是客观描写他的具体行动,有动作的行动,而不是公文式的行动。他乘直升飞机来视察受灾地区(新一波救援同一天到来),步行走过Biloxi市里的废墟,在新奥尔良结束视察。没有任何形容词。而那一句引语却显得恰到好处:“我马上就要飞离这里,但是我想要你们知道,我不会忘记我所看到的一切。”
对于领导人关心灾情这样不着痕迹的报道,我在我们的灾害新闻中真是很少见到。一旦他们去了灾区,他们立马成为灾害新闻的主角,台风啊,暴雨啊,洪水啊,地震啊,还有这次的风雪啊,全都退居其次,老百姓也成了配角。报道的效果呢?这样的报道形成套路,非常容易变成例行公事而疏离公众对灾害和灾民的关心。其实,对一个具体行动的客观描述比你说一百个关心都更有力度。
但是,并不是说美国媒体的灾害报道就那么好。我看到路透社报道的一个研究批评说,西方媒体对灾害的报道很自私。比如对东南亚海啸的报道,所调查的美国、澳大利亚和德国等国的64家报纸有40%集中在受到海啸影响的西方人,而在海啸中丧生或失踪的23万人当中,只有900人是西方人。但是尽管这样,他们在灾害报道中常常还是显示出比我们更有人文视角。比如当时海啸报道中救了几个人的小男孩,用学校地理课上学到的知识及早脱离海啸危险的小姑娘等等,都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且作为西方媒体,他们更关心西方人也是很自然的。
 
       在灾害中,有很多展示人情味的生动故事。好的记者,就应该捕捉到这些细节。
       灾害报道非常紧张,在一线采访的记者往往行色匆匆,能去发现和捕捉这样的人情细节吗?
       我们新华社一些记者,特别是摄影记者的实践证明,能。只要你有心。
       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发大水的时候,我们新华社军分社的一位摄影记者李刚在湖北采访那里的抗洪救灾。当时对抗洪救灾的报道,宏观的很多,充满豪情壮志豪言壮语的很多,什么决战九江,堵决口,等等,但是除了解放军在抗洪救灾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的总体印象外,给我特别深刻印象的具体报道却不多。
       当时李刚给我们发了很多摄影报道,用图片记录了子弟兵如何救老百姓于水火的很多场景。其中有一幅照片,比所有的文字报道给我的印象都深。
       那是滔滔洪水中,立在冲锋舟上的一只可爱的小猪。
       可惜我当时没把这张照片留下来。
       这只小猪在疏散时被主人抛弃,淹在洪水里,抗洪救灾的部队从洪水中把它救了上来。
       我们把这张照片和李刚的其他照片一起,作为图片新闻特稿,发给了我们在国外的用户,西格马图片社。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图片社之一,现在已经和微软的Cobis图片社合并了。
       西格马图片社的编辑显然也很喜欢这只小猪。他们立刻询问这只小猪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怎么被救起来的?
       我接到这个问题,心里很紧张。因为李刚是摄影记者,是用镜头说话而不是用文字说话的。对于一般摄影记者,能捕捉到这个镜头,知道这是解放军救出来的一只小猪就可以了。他能不能回答西格马图片社编辑的问题,我实在没有把握。
       而李刚竟然把哪一个部队的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在什么情况下发现并如何救出这只小猪,又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找到小猪的主人并把小猪还给他,都记载得清清楚楚。他的回答,又形成了一篇简短但生动的文字特稿。
       整天随部队行动的李刚,在抗洪救灾中是有很多硬性的报道任务的,工作非常紧张。但是他居然能把这样一个故事的细节记录得这样清楚详细,这就证明,只要你有心,就肯定能够捕捉到非常有人情味的好故事。
       像这只小猪这样的故事,有什么意义呢?
       浅层次的意义,当然是有趣,能解除审美疲劳或者视觉疲劳。试想,一般抗洪救灾的照片,都是各种场景中活动的人,扛麻包,堵决口,扶老携幼,只是人的动作、长相和画面构图不同而已。而这时突然画面主体是一只可爱的小猪,那就会有让人眼睛一亮,精神为之一振的效果。
       深层次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当时对抗洪救灾的解放军是人民子弟兵的宣传,真是长篇累牍,像轰炸一样。英雄事迹也的确层出不穷。可是从我们对外报道的角度看,就很难用,因为宣传味道太浓了。国外的媒体又不受我们中宣部的领导,它可能为我们的人民解放军是人民子弟兵做宣传吗?他们就爱用解放军演习的图片,装备新式武器的照片,显得我们军队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势。可是这只小猪的形象那么天真可爱,新鲜有趣,和滔滔洪水形成鲜明对比。它是解放军救出来的。对洪水中的一只猪都会救出来还给老百姓的军队是一只什么样的军队,还用得着我们再去告白,再去渲染吗?
       最后,我想引用我台湾朋友的孩子胡又天的一段话。胡又天现在北京大学历史系读硕士。他20077月份去美国东部游历,去了纽约世贸大厦遗址。911恐怖主义袭击不是天灾,但是也是一种灾害。从胡又天的观察和感慨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美国人不做表面文章而达到更大感人效果的宣传手段和艺术。
       胡又天说:
       回想一下,美念九一一的观点与姿,我发现们没有宣仇恨,而是淡化;悲情的渲染,不去讲当时有多悲惨壮烈,而着重在救者的勇敢、各州人民的心捐助与声援。取,然后继续,此地立起一座新的高,叫「自由之塔」。不愧是有百多年民主经验与近百年好莱坞传统家,才叫倡才叫操作。不任何容易引起争议挑起痛的,也不要求你爱国,只是展人道,且用重建「美国会继续走下去」的坚强意志,就这样自然把你吸到他那一;即使你不同美和小布什政府那些作对纽约贸遗址附近些文物,你也不能他有什不是。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他们确实爱国,文字上的爱国,自然也就不必多了──所不多就是一句也不这里要重建就重建,那要打就打。美国并非只有一的整,批者因而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两党、三、政府人民都不是也都是美,美因而存着一超然于力更迭之上的「道」,那是所有与团体意志的向量,不的混的混政府就覆。这个「道」是什呢?或就是一可以「日新又新」的新教与资本主吧。然它近年的展愈心或反感,但我不能不承认这个「道」存在,而且力量大。
很值得我们深思。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7901-15240.html

上一篇:开博的话
下一篇:两场雪灾,一个问题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2: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