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不出的江南古村——诸葛八卦村
史仍飞/文
暮春时节,雨后初晴。下了高速,穿过一条弯弯曲曲的、修葺整洁的小道就进入诸葛八卦村的景区,景区并不是太热闹,也没有多少的期待。
也是小桥流水,又是白墙黑瓦、青石小路, 还有这一池子的清水。我不得不说,还未进入村子我已被这景象悄无声息地俘虏了。
该村落以诸葛亮最大的后裔聚居地以及独特的八卦风水文化而闻名于世。村落与地形地貌结合的十分巧妙,它构成了九宫八卦格局的艺术风格特征,整个村落以钟池为核心,八条小巷向外辐射,形成八卦。更为神奇的是村外八座小山环抱整个村落,构成外八卦;村内以明、清建筑为主,现有保存完整的明清古民居及厅堂有200多处。虽历经数百年,但村落九宫八卦的格局一直未变,其“青砖、灰瓦、马头墙、肥梁、胖柱、小闺房”的建筑风格,成为中国古村落、古民居的典范。
进入村子,首先参观的是丞相祠堂:厅堂的正门不高,风格亲切、平易,大有诸葛氏先祖诸葛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智者气度。村子的中心是钟池:一半水塘一半陆地,以一曲线划分,构成了鱼形的太极图,也形成了八卦阵的阵眼。鉴于自己的摄影器材的简陋,但是无论在什么角度,都无法拍摄八卦钟池的全景。在钟池的旁边是大公堂,据说是江南唯一的武侯公纪念堂,专为纪念诸葛武侯所建(诸葛亮死后,后主曾谥他为忠武侯),为三进、两明结构。大门是牌楼式的,正门当中额枋上有“敕旌尚义之门”横匾,门的两侧上楷书有“忠”“武”两个大字,无不显示出诸葛氏族的显赫和威严。两侧的屋墙,斑驳迷离,满是岁月的痕迹。
当进入大公堂后,堂内山墙上挂有几大幅画卷,画中记述着武侯公的生平。其中二进大厅两旁分别挂着“三顾茅庐”“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等八幅画卷。第三进大厅的正中写着武侯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跟着导游来到了上塘,是典型的古明清商业街,是民居聚集之地,游客购物的场所。在此处悠长的巷口中,大片青苔蔓延其上,显然是少有人走动。斑驳的屋檐和锈蚀的砖瓦在午后的阳光下诉说着曾经的故事。
中央又是一个大大的池塘,足可以竞渡龙舟,池塘的两头专有设置村妇洗衣的石阶,围绕池塘的周边是商业街,有手工制作、木匠石刻等、字画、还有传统的中医中药等等。据导游介绍,诸葛后裔受到“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祖训影响,村民开创了很多药行。在一个摆放加工中药的厅堂里,可以见到很多熬制中药的器具、工具等,令我为之驻足的是墙上的一幅对联“但得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医者仁心。
这样的院墙,这样的石板路,这样的阳光,这样的黑瓦青苔,还有这里安详的村民,仿佛告诉我们辰光在这里变的迟钝。
如果没有导游,简直就像走迷宫一样。这个小村令我着迷的还是那犹如迷宫似的巷道。有些巷道仅能容得下一人通过。据说,外人进入小巷,往往好进难出,甚至迷失方向。
我的记忆中古村落,自然少不了白墙黑瓦、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等。而最能给人留下更多记忆痕迹的是生活在那里的人和流传下来的故事。八卦村里人们对自己的家族似乎有着一种很强烈的荣誉感,面对每日往来的游客和无限的商机中,他们还能保持“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祖训中生活吗?在与游客的讨价还价中,还能享受本该平静的生活吗?
时过境迁,木质结构的建筑尚存,小桥流水犹在,但是保存那份古朴的风格和纯朴的村落文化已经相当困难了。在商业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保存古村落的原貌和风土人情似乎已不可能了,匆匆穿行于村落中,只有内心憧憬的宁静和恬美,可能也无法真正感受到那份纯朴与宁静?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0: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