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思唯尔(Elsevier):与中国科技一起成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yuguo 科学出版人

博文

从传统出版商到科技信息解决方案提供商

已有 4138 次阅读 2008-11-12 17:32 |个人分类:爱思信息

最近忙着出差,马不停蹄。转贴一篇采访,顺便感谢《科学时报》特别是何姣女士提供这次采访机会。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从传统出版商到科技信息解决方案提供商
——爱思唯尔科技部中国区总裁张玉国专访
 

编者按:爱思唯尔是世界上最大的科学、技术和医学信息领域的出版集团,每年出版2000多种期刊和1800本新书,其电子产品ScienceDirect、MD Consult、Scopus等在世界科研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08年9月,爱思唯尔宣布任命张玉国先生为爱思唯尔科技部中国区总裁。9月5日,张玉国先生在其北京办公室接受了《科学时报》记者的专访,详细介绍了出版商在学术产业链中的作用、爱思唯尔与中国出版界的关系、爱思唯尔近期的技术创新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并针对爱思唯尔产品价格问题、开放获取、打造中国自己的高水平期刊等热点问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科学时报》:您如何看待出版商在学术产业链中的作用?
 
张玉国:我在拜访一些大学领导的时候,有人说这些论文是我们写出来的,你凭什么要卖高价呢?我觉得这其中有一个误区。现代学术出版已经存在了340多年,是成熟的、获得科研人员认可和信赖的系统,它的存在是合理的,其中出版商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可以概括为以下4点:
 
第一,确保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得以发表。这主要是通过管理同行评议来实现的,为保证同行评议的公平和高效,出版商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调查结果显示,96%的科研人员认为同行评议是不可或缺的。
 
第二,确保科研成果迅速广泛地得以传播。这主要是通过数字化革命或者电子化革命来完成的。1999年以前,科学界没有电子化内容,是爱思唯尔第一个开发了ScienceDirect(SD)这样的大型电子化平台,并于1999年推向世界,从此开始了科技信息的数字化革命。现在,科研人员可以比以前多阅读25%的文献。
 
第三,确保科研成果得以妥善保存。爱思唯尔所有的内容都在全球4个地点进行了战略性保存,全部同步更新,包括1997年前的过刊。如果发生意外情况,例如战争或者地震等,也不必担心内容丢失。大规模的数据保存是较小的出版商无法完成的。
 
第四,确保科技出版的持续创新。创新的最终的目标仍然是提高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全球出版商每年花在创新上的支出大约为10亿美元。例如爱思唯尔仅在SD的前期开发上就投入了4亿美元之多。目前科研人员效率的提高就是因为出版商拿出了利润的很大一部分投入到电子化平台的开发上去,促使这个产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科学时报》:那么国际出版商在中国学术界的作用和角色又是怎样的呢?您怎样看待目前爱思唯尔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您希望爱思唯尔在哪些方面能够有进一步的发展?
 
张玉国:科技无国界,出版商在世界学术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中国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科技10年发展规划中,中国提出的最主要目标是要成为自主创新的科技强国。自主创新指的是要有原创性的成果,不是闭门造车。从服务自主创新这个角度讲,国际出版商有两个功能。第一,把最新的高质量的国际科研信息带给中国。在中国,爱思唯尔产品的使用情况是很好的。以SD为例,每100篇全文下载,就有59篇是从SD上下载的,这说明它的质量很高,效率也高,使用方便。第二,帮助中国科研人员更好地融入国际学术界。爱思唯尔旗下期刊有来自中国的50多位期刊主编以及1000多位编委,通过参与期刊编辑工作,中国科学家加强了与国际科学界的联系,掌握最新的科研信息。所以我认为应该从积极的角度看待出版商的作用。
 
爱思唯尔目前在中国的发展势头很好。我们的北京办公室是所有国际出版商中雇员最多的一个。我们要继续回报中国科学界。比如我们已经举办了100多场英文科技论文写作免费培训,为了让更多的人受益,我们还创办了“论文吧”。这是中国第一个免费的、专门为科技人员提供论文写作指导的网站,从写作准备、投稿事宜等方方面面都提供了详细的帮助。它还收录了爱思唯尔旗下一些期刊主编精心编写的培训课件,比如如何撰写英文论文,怎么写才能更快地被接收发表等等。
 
《科学时报》:去年年底有过一次针对爱思唯尔产品价格的激烈讨论。您对此有何评价?
 
张玉国:市场上的反应一个是爱思唯尔的产品比较贵,另一个就是去年涨价幅度比较大。其实在过去5年里,爱思唯尔期刊的价格一直低于平均水平。关于价格贵,这是个体量的问题,就好像200平方米的房子价格当然高于50平方米的房子。爱思唯尔旗下有上千种期刊,SD上有800多万篇论文,这个体量是远远大于一些小型出版商和学会的。至于涨价,其实即使涨价之后,中国市场的价格仍然仅仅为国际市场价格的16%,也就是说享受到了84%的折扣。
 
细节我不想多谈。公司就此问题指定了专门的发言人。我只想说这次风波反映了两个问题。其一,中国对科技信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全球范围看,如果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要得到全方面的发展,需要3个因素:一是人的因素,要有一流的科研工作者;二是要有比较好的设备;三是要及时掌握最新的科技文献信息。中国在前两方面投入都很大,可就是对第三方面投入不足。
 
其二就是图书馆科研经费的投入不足。这是最核心的。这个问题在全球都存在,但是在中国特别严重。图书馆在科研过程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对此,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文献情报专家曾作过一项研究。大家都知道拿到科研项目和科研基金非常重要,研究发现,学校每向图书馆投入1美元,都会给学校带来4美元的外来科研资金,也就是投入产出比是1∶4。我们马上要与一些中国大学合作进行类似的研究,用以说明在科研文献情报上的投入能够给学校或研究机构带来怎样的好处。
 
以上问题导致了目前图书馆经费的增长速度赶不上文献信息产品价格的上涨速度。文献信息产品之所以会涨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所有投稿只要进入投稿系统,不论是否接收都会产生相应的成本,而近些年投稿量增长非常迅速。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单篇文献使用成本在降低。数字化革命之前,使用一篇文章的成本是14美元,而现在从SD上下载使用一篇文献的成本只有2.75美元,中国更低,只有49美分。
 
《科学时报》:您如何看待打造中国自己的高水平期刊的梦想?您是否担心如果真的出现了中国自己的优秀期刊,会对爱思唯尔造成威胁?
 
张玉国:办好中国自己的科技期刊是一代期刊人的理想,这非常容易理解,我们是绝对支持的。爱思唯尔专门为此设立了中国期刊合作计划。爱思唯尔最大的成功经验就是单本期刊、期刊群以及电子平台的管理,我们希望能够把这些成功经验带给中国同行。
 
至于什么是高水平的期刊,应该有3个标准。第一是国际化,也就是国际投稿、国际编委、国际订阅。第二是规模化,因为只有规模化才能保证大量的投入,维护高质量的同行评议,邀请到优秀的编委,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效率。第三是电子化,爱思唯尔基于纸本期刊的收入越来越少,80%的收入来自于电子产品。
 
我们完全不担心您所提到的竞争。竞争最终会使科研人员受益。如果中国有意打造数字化平台,爱思唯尔非常乐意提供这方面的经验和技术。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科学出版集团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正在尝试构建这样一个平台,爱思唯尔还专门成立了一个专家组提供相关的咨询。
 
《科学时报》:爱思唯尔计划在哪些方面加强与中国期刊的合作?
 
张玉国:加强与中国科技期刊的合作,最主要的平台就是中国期刊合作计划(CJCP)。这个项目主要是为了回报中国科技界,它并不能给爱思唯尔带来多少利润。相反,爱思唯尔每年投入30多万美元扶持这个项目。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提高中国期刊和研究成果在国际上的显示度。主要是把中国科技期刊的内容放到SD平台上,扩大国际使用量。目前CJCP在SD上的月平均下载量已经达到9万多,上升势头非常好。二是把爱思唯尔期刊管理经验带给中国同行,这主要通过派主编来与中国同行们交流和举办大型培训活动等实现。知名度提高了,国际编委的比较和国际投稿量都会增加。例如《生态学报》的国际编委由合作之前的10%上升到目前的接近70%。《仿生工程学报》英文版的国际投稿由2006年的16篇增加到2008年的32篇。期刊的国际纸版订阅量也有所增加。未来中国期刊合作计划的方向是小规模、高质量,我们要对真正有潜力成为国际大刊名刊的中国科技期刊加大扶持力度。
 
《科学时报》:您认为开放获取模式可行吗?如果您认为开放获取模式有问题,您认为更好的模式是什么样的?
 
张玉国:所谓开放获取(Open Access)有4种主要模式:作者付费、赞助文章、延迟获取和开放归档或者叫做机构存储。
 
开放获取出现不到10年,出现这个概念是因为出版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价格越来越高,同时图书馆的经费增长缓慢。对于开放获取,爱思唯尔的立场是“摸着石头过河”,并不反对。爱思唯尔有41种期刊采用了某种形式的开放获取模式。在4种模式中,只有“作者付费”我们没有采取,因为我们觉得这一模式对同行评审的公平公正有潜在的威胁。全球每年发表20多万篇科研论文,采用开放获取模式的比例很小,以作者付费模式来看,还不到1%。开放获取还没有证明它在商业模式上的可持续性。
 
归结起来,有人认为开放获取可以替代目前主流的出版模式,这是不成熟的看法。一个存在了10年的和一个存在了340多年的、被证明非常有效的体系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我认为,如果要对这样一个科研人员信赖的、行之有效的体系进行任何修改,首先要征得科研人员的同意,要确保不会对科研效率、科研质量产生任何负面影响才行。
 
《科学时报》:请您介绍一下国际出版的一些新趋势、新方向,您对此有何看法?
 
张玉国:把数字出版作为一个概念泛泛地来谈已经过时了。像爱思唯尔这样的大公司,主要收入已经来自数字产品。在短短10年里,爱思唯尔完成了从传统出版商向科技信息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变,这个经验非常宝贵。我有两个突出感受:第一,现在的科技出版业已经是一个科技含量非常高的行业了。来爱思唯尔工作一年,我感觉我不是在为一个传统出版商工作,而是在为一个高科技企业工作。比如现在公司里大家谈论的都是第二代搜索。第一代是以Google为代表的关键词搜索。第二代搜索则是基于语义的搜索,爱思唯尔已经有了很成熟的产品,叫做Illuminate 8,它能够智能化地将你所需要的信息和解决方案提供给你,而不是给你一大堆混杂的信息,你还要花费时间去找出其中有用的部分。
 
第二,优化科研工作流是关键。科技出版商存在的价值就是让科研工作的效率更高。爱思唯尔仔细研究科研人员的工作流,针对每一个环节开发能够帮助科研人员提高效率的产品。在爱思唯尔内部,创新不是一个概念,而是操作,是大家工作的全部内容。
 
爱思唯尔最近被Information Age杂志评为web 2.0技术应用最成功的全球十大公司之一,我把它看作诸多创新举措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在外部,我们邀请科研人员参与创新过程,举办The Elsevier Grand Challenge全球竞赛,请科研人员讨论第二代科研论文是什么样子的、未来提高科研效率的工具是什么。在内部,我们邀请全体员工参与创新过程,前不久搞了一次活动,鼓励每个员工贡献新点子,现在评审小组正在对这些新点子和新想法进行评估。归根结底,创新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生存和壮大的唯一法宝。
 
《科学时报》:您能否谈一谈爱思唯尔的战略方向?对中国同行有什么借鉴意义?
 
张玉国:励德爱思唯尔集团(爱思唯尔母公司)近几年的几步重要运作非常值得中国同行借鉴。总的方向就是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化发展。这两年里,励德爱思唯尔相继出售了哈考特教育出版公司、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收购Choice Point公司,正是代表了这种战略转向。
 
传统出版业已经不能涵盖励德爱思唯尔集团的业务。现在有一个新的提法叫“信息产业”(Information Industry,不是生产电脑软硬件的IT产业),根据有名的咨询公司Outsell的调查,信息产业中Google占头一把交椅,励德爱思唯尔排第二位。
 
对中国科技出版同行来讲,要奋起直追、迅速缩短差距。一是要突破体制障碍,做大做强,没有一定的规模是很难竞争的。二是要广泛开展国际合作,通过合作把先进的经验学到手,科技信息领域没有那么多意识形态的敏感性,国际合作的胆子不妨大一点、步子不妨快一点。
 
《科学时报》 (2008-11-11 A4 专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86-46467.html

上一篇:2008北京论坛
下一篇:金融危机与信息产业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