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上网浏览了一下,分别推荐了李小文老师、任胜利老师和王志明老师的博文,我觉得这种争论是有益的。大家的目的,都是一个:为办好中国科技期刊出谋划策。我觉得这里没有敌友、敌对,有的只是砥砺和切磋。
根据我的一点期刊从业经验,再说一点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支持中国有自己的高水平科技期刊
我不反对中国应该有自己的高水平科技期刊。我相信没有人反对这一点,从哪个角度来讲,都是好事。如果否定这一点,那么这么多辛勤工作的期刊人的努力就全被抹杀了。我不会那么想、那么做。
我更关注的是如何操作,如何实现这个目的。希望能把爱思唯尔的办刊经验,交流给大家。要办成中国自己的高水平期刊,第一条就是国际化。高水平的期刊,首先要是国际性期刊。“去中国化”容易被人误解,还是提国际化比较好。与爱思唯尔合作的中国期刊,第一个要求就是:请帮助我实现国际化。有很多期刊,合作前是“三无”:无国际编委,无国际投稿,无国际订阅。上了SD平台之后,才慢慢实现了“三有”,这是朝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抱定国际化这个宗旨,当然不能总提“这本期刊是中国的,不是外国的”,更不能对中国科研人员的论文有所偏爱,必须一视同仁。这就是我提谈化“国家属性”的目的。李小文老师请我指出哪些国家不提国家属性,就我所知,美国、英国都不提,即使有些国家提,我觉得也不应该成为我们效仿的对象。因为,我们要办的是国际一流期刊。
任老师提出的几个例子,说明某些国外期刊歧视中国科研人员的成果,那是有违科学精神的,我相信这样的期刊不是国际一流期刊。今后我们办中国的高水平期刊,千万不能学他们。杨海涛老师举例,Cell歧视发展中国家的科研成果,二十年后才发表中国的论文,我愿意与Cell的同事查证一下。二十年前,Cell还不是Elsevier的。Cell在Elsevier是非常独立、独特的一个期刊,除了主编自己,没有人能左右取舍论文的意见。去年夏天,我陪Cell主编Emilie Marcus去清华大学参加“世界华人生物学家大会”,她作了一个简短的演讲,举数字说明Cell接收中国科学家论文的比例是最高的,大家就笑,几位还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开玩笑说,那我们赶紧回中国吧,论文更容易被接受了。
(二)“办中国自己的国际一流期刊”的内在理路
发表方便?不受歧视?还是展示中国科技发展成就?其实,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做强做大(获利)。获利可以不是目的,但必须是手段。只有做强做大了,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靠收版面费,靠国家补贴,都不是长久之计。放眼现在的国际一流期刊,哪里有赔钱的?有的学会刊物是不以赢利为目的的,但收费也很贵,因为它要靠钱来支撑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就这个问题,我也想请教各位老师:办中国自己的高水平期刊,最终的目的是什么?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咱们想清楚这个问题,行动上就更明确了。
(三)规模是重要的
去年,爱思唯尔期刊集团的全球总监Martin Tanke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做了一场演讲,很多期刊人都参加了。大家请他介绍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规模是重要的。数字化革命的今天,单本期刊要想存活、发展太不容易了。即使如Nature 和Cell这样的名刊,也有多个专业版,Cell出版社共有12个专业期刊。爱思唯尔的优势是它的规模:2000多种期刊,全球最大期刊全文数据库。现在几乎没人订纸本期刊了,高校购买的都是数据库,是期刊群(包),靠一本一本卖纸本期刊,定价再贵也不行啊。
规模带来了收益。收益反过来又投资到开发数字化平台、邀请最好的主编编委、减少审稿人的工作时间、提高整个编辑出版传播流程的效率。主编条件改善、发表时间缩短、工作效率提高,反过来又吸引了更多高水平的主编、审稿人和作者加盟,形成一个正循环。没有强大的资本后盾,做不到这一点。
我特别提请各位期刊人注意规模的重要性。也许国家有关部门和机构应该牵头研究这个问题。形成一个或几个大的科技期刊出版集团,建成一个或几个大型的数据库,那才应该是中国科技出版的发展方向。我觉得,国家现阶段资助科技期刊也是应该的,但并非长久之计,对国家的好处是什么?国家更应该资助的是科研。想办法建成几个中国的科技期刊出版集团,让它们出去为国家赚钱、赢利该有多好啊。
(四)屁股指挥脑袋
一般来讲,这是人所难免的。对于李老师的批评,我也虚心接受。对于期刊人来讲,屁股坐在一本期刊上,但不应该让它指挥你,应该想着有着一日建成大型科技出版集团。对于科研人员来讲,屁股应该指挥脑袋,心无旁鹜地做好科研,科技期刊的事,由期刊人去操作吧。对于我来讲,我想利用屁股还坐在外国公司的时间内,把脑袋充实一下,把好的经验带给中国科技期刊界。这是可以公开的,是公司交给我的任务,也是爱思唯尔在中国正在进行的一个举措,我会利用更多机会,把爱思唯尔的一些经验,通过合适的方式与大家交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1: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