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在樟宜机场的候机室里等待凌晨飞往北京的飞机。回想两天的新加坡之行。六月里的新加坡,一冷一热特别鲜明:外面热得流汗,屋里冷得要命。在这样一个没有冬天甚至春秋的城市里,空调发明以前人们是怎么生活的?如果有一天空调不见了人们该怎么办?
另一个感觉是,虽然中国日益强大,北京上海等国际大都市发展很快,但短时间内要想取代新加坡成为诸多跨国公司亚太区总部的地位尚未成熟。地理意义上,新加坡是亚太区的中心,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我体会,最重要的是语言。记得我问我的老板池先生:你每年来中国几次,但从未见你在北京游玩过,这是为什么?他说,忙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如果你不懂当地的语言,你无法真正深入到这种文化中,无法欣赏并从心底里认同。
英文是新加坡官方语言,黄头发高鼻梁的老外们走到哪里都行得通;从外表上看,新加坡又太像一座现代化的中国南方都市,老外们又充满了新奇感。新加坡,是西方人走入亚洲文化的缓冲地带。
我经常与新加坡的同事开玩笑,说把亚太区的总部搬到北京上海吧。新加坡本身的业务量很小,每次拜访客户,都要飞5个小时以上。意义何在呢?但我心里清楚,短时间内,这种状态是不会改变的。
我并不很期望北京上海都成为跨国公司的总部所在地。我真正期望的是,有一天跨国公司30%以上产生在中国,老外们都要学中文才能找到像样的工作,全球会议使用中文开,经常都要回北京上海汇报工作。我们也能经常飞到美国欧洲视察一下当地的工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3: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