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来自
《另眼看燃气之灾 --试分析实习大学生之死》。
Quote
麻老师说:
2月4日,北京发生实习医大学生集体死亡事件,舆论都一致“疑似一氧化碳中毒”。为什么不能肯定是一氧化碳中毒呢?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非常明显,而这一次根本就没有典型的一氧化碳中毒症状,所以大家都是用“疑似”,意思是不是,但又不知道,所以你就别问了,反正人已经死了,中毒是大体不差的,这是不求甚解的表现。
为什么不可能是一氧化碳中毒呢?
“疑似”,意思是
不是,但又不知道(是不是)。这是麻老师的理解。镜某对此理解表示怀疑。“似的”在口语中常有,普通话发音应该是shide,但不少人发音side。shide亦作“是的”。因此,这个“
疑似一氧化碳中毒”的理解应该是
好像是、
大约是一氧化碳中毒。为什么要这样说?镜某以为这是个职业操守的问题,是为了有别于官家、有资格的部门发表的正式意见。由于新闻要抢时间,所以就来个
疑似的说法。但是却把麻老师迷惑住了。
“疑似”,镜某的理解就是“很像是”。究竟是不是?需要另论。与“疑似”相似的还有个“擬似”。这个“擬似”是说
不是真的,是代替的、伪造的等等的意思。
麻老师以为不可能是一氧化碳中毒。但是“根据现场观察”里少了一个时间的记述。没有死亡推测时间的分析,也就无所谓【一氧化碳中毒的典型症状“面如桃红”】的说法了。最根本的手段是血液分析,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另一个问题是氧气的估算方法。应该是个微分方程,即氧气的消耗速度与其浓度成比例。氧气不足造成了不完全燃烧,产生了CO。由CO导致了人的死亡。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