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方舟子的《一肚子的气》

已有 3826 次阅读 2010-10-22 09:15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方舟子, 排气

方舟子的《一肚子的气》写得真好 

[www.xys.org] 

♦ 说好容易。说如何好就有些难了。 (799 字节) - mirror 08-07-30, 07:10PM (168266) 
从题目上看,说“一肠子的气”或许好些。
引用:
在你喝水吃饭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同时也在咽气
比较好理解。但是这句话就比较难理解了:
引用:
为了减少排气,你也许会想到在进食时注意不要咽下空气,这么做的结果实际上会更糟糕,越是有意识地想要避免咽下空气,咽下的空气的量反而会越多。
大约方先生的稿子写得急,没有仔细地想过。 
如果说
引用:
咽到体内的空气必须找到一个出口排出去,不然你就要气炸了
的话,恐怕鱼缸里的鱼都要死掉。大学课程里的物化是比较难学的东西。以镜某的“民科”理解,这个课程是说状态的。食物在大气中是个平衡态的话,吃到嘴里也是,咽到肚里也是了。至少胃和食道与外界是连通的,因此并不存在咽到体内的空气必须找到一个出口排出去道理。 

由此,可以得出镜氏第一定律:一肚子气不是来自“咽气”,而是来自“不平衡”。这个表述与日常的感觉也很匹配,也是“科学中医”的路数了。 

此乃第一。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那么有味道的气体都有哪些,含量如何呢?” (168270) 
Posted by: mirror 
Date: July 30, 2008 08:05PM 

作者抛出这个疑问后,就给读者晒在那里了。有什么物质种类当然是个问题。究竟有气味的物质量有多少?这也是个问题。 

“主要的发臭成分是硫化氢”的说法很早就有了。但以镜某的经验看,至少这不是“主力”。因为臭鸡蛋的味道与粪味的区别还是比较容易知道的。 

有一个新的难点:人的气味的感觉会随着物质浓度和人的心理发生变化。 

一个新问题:据经验,屁屎同味。那么人体产生的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等有味物质的分配量如何?是以气体状态排放的多呢?还是保留在屎里的量多? 

这段描述比较奇怪,或许是因为镜某人“不懂物理”造成的吧。
引用:
在胃、肠蠕动过程中,气体比其他成分更容易移动,小气泡会相碰融合成大气泡,大气泡最终抵达直肠,
如果是“气体比其他成分更容易移动”,那么就不会逆着重力方向朝下走了。这是第一。肠内究竟是“小气泡”还是“小气团”?这是个问题。除了食物带进来的气体外,其余的气体,尤其是有味道的部分,其发生的主要区位是在小肠?还是在大肠?还是在直肠?这也是个问题。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 响否乃是物理问题,味否则是个化学问题。 (40 字节) - mirror 08-07-30, 08:11PM (168271) 
将响与味连在一起就是个“概率”的问题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2400-374096.html

上一篇:概率为政治服务,应昏昏的概率题
下一篇:“消停”一词儿从来都是用其否定式=“不消停”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20: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