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故事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mxxl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原理

博文

追求诺贝尔奖,更应该追求诺贝尔奖背后的文化与机制 精选

已有 6670 次阅读 2014-10-12 10:06 |个人分类:大学之道|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诺贝尔奖, 学术规律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也是烦燥的季节。让人烦燥的不只是天气,还有一个诺贝尔奖。有学者统计,一般讲来,一个国家建国后30年就会有第一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年了,为何没有一位中国本土科学家摘得这项科学皇冠?着实惹人恼。追求科学的诺贝尔奖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和中国科学家、中国公民的一个梦。1999年,毋国光、陈佳洱、杨福家和朱清时四位院士一起提出“中国需要诺贝尔奖”。2012年9月中国政府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遴选1万名高层次人才,这其中的第一层次100名科学家,其目标就是冲击诺贝尔奖。2014年,本寄希望两位在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科学家获奖,最终是南柯一梦。

对诺贝尔奖的追求,不只在中国是梦想。其它国家也想得此大奖,以证明自己科研创新的实力。日本政府2001年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就提出,要在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当时受到歧视,如今日本现在却正在朝着这一目标靠近。在过去14年,已经有13位日本人获得诺贝尔奖。日本的目标如此容易实现,我们的目标为何就实现不了呢?

平静下心情,我们会发现,我们太专著于追求获得诺贝尔奖的结果了,忘记了诺贝尔奖背后产生的机制与文化培育。而后者是更为关键的东西,没有后者,前者不可能有。即便偶尔实现,也不会得到人的尊重,这种偶然也不会持久。追求诺贝尔奖,应该;但更为重要的应该是培育产生诺贝尔奖的文化,建立产生诺贝尔奖的机制与制度。

诺贝尔奖之所以被到人们的追捧,最为主要的是因为其“货真价实”,代表着最高层次的创新与成果。反观以下这些成果的获得人、获得国家、获得机构,我们会发现这些诺贝尔奖背后隐匿的是对学术规律的尊重,对学术人才的敬畏,对学术团队的褒奖。今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村修二,最能说明诺贝尔奖产生的机制与文化。

2000年,中村修二被华裔校长杨祖佑三顾茅庐请至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学校为他配备研究团队,甚至让团队中的研究人员到日本工作一年,学习日语,为中村修二营造一种日本文化环境。2006年,中村修二又告诉校长,附近另外一所大学要为自己建一座大楼,请他和研究团队过去工作。杨校长说:你别走,我将为你建一座大楼。在杨祖佑任校长的这十几年里,该校成为美国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大学之一。杨祖佑的这段话或许代表诺贝尔奖产生的环境与文化。他说,大学有3个重要的目标:营造一个智力环境、吸收天才、留住天才。[1]

这种机制与文化概括起来可以表述如下:营造学术自由的环境;营造学术至上的氛围;营造学术自治的体制。用这样的标准衡量我国的学术体制与机制,就会发现我们远没有诺贝尔奖产生的土壤。我们的学术带有浓荫的行政化色彩,学术受行政制约太多。无论是学术会议,还是学术项目,亦或是学术过程和学术评价,均由行政化主导,或者按行政化的运行模式来运行。科学研究的学术共同体模式在中国基本没有市场。大学如此,科研院所如此,何处显现过学术至上、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当学术运行规律演化、演变为行政运行规律时,学术也就不再是学术了。此时,即使有一个大奖出现,恐怕也是大国之力为之,而不是学术成就的彰显。中国要想获得诺贝尔奖,中国学术要想得到世界认可,恐怕还是应该着力于科研体制与学术文化的重塑。


[1] 王丹红.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校长杨祖佑:寻找天才为大师建大楼[N].科学时报.2008-2-1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436-835001.html

上一篇:朱清时——中国高等教育的拓新者
下一篇:职业教育如何赢得尊重和青睐?
收藏 IP: 222.85.2.*| 热度|

19 许培扬 戴德昌 陈小润 陈楷翰 曹聪 杨正瓴 王涛 郭宾 黄永义 何学锋 罗德海 Majorite zhouguanghui shenlu loyalSciencefan baichuanduhai impulse ybyb3929 dailiangre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0: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