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故事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mxxl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原理

博文

“新工科”需要新理性、新理念、新行动 精选

已有 11780 次阅读 2017-4-24 09:36 |个人分类:大学之道|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新工科, 复旦共识, 天大行动

在中国,高等教育学是一个学科,而不只是一个研究领域。但研究高等教育学科的人都为这个学科中基本没有“中国的概念”而心生责任感。于是我们想法形成中国的高等教育学科概念,继而形成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理论自信。中国高等教育学科概念,如“独立学院”,这个概念正在消失;如“学部”,广受诟病!当下,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国家又造了一个高等教育学科的新词:“新工科”!

新工科这个词来自于我国高校的工学办学实践,但其受对重视并形成一种概念则是由于政府的推动。缘由是2017年2月18日,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了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形成了“‘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随后,教育部于2017年2月20日发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启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再后,2017年4月8日,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新工科建设研讨会,形成“新工科”建设的愿景与行动路线,即“天大行动”。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对“新工科”概念形成起着关键作用。他说,“我们对‘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前期探索至少已有10年。什么是‘新工科’?为什么要发展“新工科”?如何发展‘新工科’?发展什么样的‘新工科’和怎样培养‘新工科’人才?在这些问题上我们已经有的初步答案,正是基于这些探索。”[1]而他的“初步答案”即是他两次会议的讲话,答案即他于2017年04月18日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文章《新工科建设的六个问题导向》。在该文中,他重点阐述了六个问题:[2]问产业需求建专业,问技术发展改内容,问学校主体推改革,问学生志趣变方法,问内外资源创条件,问国际前沿立标准。

那么,这个由政府推动的“新工科”,是否在高校特别是工科高校中形成一种建设的愿景和行动呢?2016年,工科本科在校生538万人,毕业生123万人,专业布点17037个,工科在校生约占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三分之一。这其中,“卓越计划”专业数为208所高校的1257个本科专业点、514个研究生层次学科点,覆盖在校生约13万人。通过国际工程标准认证专业数为4000个,不到全部专业数的25%。按官方数据,“目前我国直接面向新经济的新工科专业比例为36.8%,计划在2020年达到50%以上。”同时,两次参会的高校主要是教育部直属高校,虽然有《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文件推动,高校特别是广大地方工科院校并没有形成这方面的理性自觉、科学理念和扎实行动。

一、新工科需要的理性自觉

人们常常自觉自愿地固守自己的文化自认和习惯,机构也是如此。高校作为世界上变化最为惰性的机构,在应对外面变化时往往显得“慢”了些。在传统大学里,这种“慢”是有道理的,也是必须的,高校要满足社会的需要而不是社会的欲望,高校不能完全按社会节奏进行变化。但在信息时代,高校就需要更为快速地感知社会的变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领、指导这种变化,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新工科”的提出,就是对高校社会服务功能机制的新要求、新主张。不管是高水平大学,还是地方本科院校都应该感受这种变化,并自觉地服务这种变化、引领这种变化。这其中的关键自觉就是高校对社会新变化的理性自觉。即预感到新时代的到来,并明确其发展趋势。但作为高校应该有自己的定力与发展机制,并对这种感觉进行理性判断和理性应对。这其中最为主要的理性自觉包括:对新时代、新经济的理性自觉;对国家重大战略的理性自觉,如“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大国工匠”等的理性自觉;对地方区域发展的理性自觉;对“互联网+”的理性自觉;对创新驱动战略的理性自觉。

而目前的情况是高校缺乏这种理性自觉,高校往往被政府和社会所裹胁。教育部直属高校穷于应付,或者应对项目而被动应付。地方性高校则麻木于这种变化与要求,对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无动于衷。对国家战略研究较少,对地方战略与发展重点无动于衷,对高校自身优势缺乏基本判断。高校新工科需要的理性自觉是对这些状况有准确的判断,并能根据自身优势做出恰当应对。这往往不是一个“新工科”概念所涵盖的。

二、新工科需要的科学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没有科学的理念,行动只能是盲目的,甚至是无效的、负面的。在发展新工科的道路上,高校需要科学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行动。这些理念包括:第一,协同创新的理念。新工科的发展,需要“官产学研”的结合,需要这四个方面的协同创新。美国学者埃兹克维茨(Henry Etzkowitz)和荷兰学者雷德斯多夫(L.A.Leydesdorff)把此称为“创新的三重螺旋模型”。目前,在我国,这四类机构正在形成协同创新的机制,但很多高校没有这种理念,或者因为政府的项目、制度而被排斥在这种协同创新体系之外。第二,服务社会发展理念。高校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是高校要主动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并对这种变化提供引领性服务。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是这种理念指导下快速发展的典型案例。我国高校服务社会理念的建立往往是被动的、强制的,缺乏一种理性自觉和科学理念指导。最为典型的例子是原来的行业性大学变为综合性大学后,失去了服务和依托的对象,特色强势的学科正在式微。我国高校往往是被动地服务政府的决策,较少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引领性的智库服务。甚至于在国家战略提出后,高校应对起来也显得盲目与盲从。第三,以生为本的理念。新工科要“培养怎样的学生?”“如何培养这样的学生?”,对此大多高校没有充分的理论论证,更多地是政府要求。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新工科只是原来工科的一种发展形式,作为高校应该是不受此概念的束缚,而是自觉地根据产业、工业、行业、企业发展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规格、方式的变更。但不管如何,高校是培养主动适应社会各行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他们学习的是规律性的东西。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高校毕业生应该具备主动学习的能力、主要适应社会工业产业行业企业发展的能力、反思能力等。高校不要为“新工科”的概念所束缚,不要授之以鱼,而应该授之以渔!

三、新工科需要的扎实行动

行动创造未来!面对国家提出的“新工科”,高校应该制定出恰当的行动路线,终归,中国高校受政府影响更大。这其中最为重要的行动包括:第一,研究新产业、新工业、新行业发展趋势,把握其规律性,进而提出学校应对此趋势的人才培养行动方案和社会服务行动方案。第二,研究国家、地方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学校不研究、不把握国家战略和地方战略,就不能为其提供完美的服务。高校应该自觉地把国家战略、地方战略融入学科专业中,融入课程课堂中。第三,加强院校研究,培养社会需要的“新工科”人才。各高校应该明确自己的发展定位、服务面向定位、人才培养定位。但不管如何,新工科人才应该是思维超前的人才,应该是能主动感知并主动适应环境的人才。这需要高校有积极的行动策略。如多校园培养行动,让本校学生有游学的机会,特别是去国内外同类优秀高校游学的机会;多学科培养行动,今后社会需要的新工科人才应该是具有多学科背景、具有交叉学科思维的人才,新工科人才培养不仅要融入理科元素,也要融入人文社会科学元素;产学研协同培养人才行动,高校在新工科人才培养中,要自觉地与产业、企业、行业、工业结合,工科大学生要有这方面的课程学、有这方面的导师带、有这方面的项目做。第四,主动对接国际标准。虽然在2016年,我国加入了《华盛顿协议》,但在各高校具体工科专业人才培养中,要主动对接相应的国际标准,主动进行相关专业的工程认证。目前中国高校在工科发展中应该做的是“中国标准”得到“国际标准”的全面认可,继而在并跑中引领新标准。

“新工科”能否引起中国高校的理性自觉,能否产生各高校具体的科学理念和扎实行动,“新工科”是“新瓶装新酒”,还是“旧瓶装新酒”,亦或是“旧瓶旧酒的升华”,我们拭目以待!

附一:

“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

2017年2月18日,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了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与会高校对新时期工程人才培养进行了热烈讨论,共同探讨了新工科的内涵特征、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选择,并达成了如下共识:

1.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国家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网络强国”“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为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支撑服务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新经济蓬勃发展,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构筑先发优势,在未来全球创新生态系统中占据战略制高点,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新兴工程科技人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工程教育,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实现国际实质等效,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为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奠定了良好基础。

2.世界高等工程教育面临新机遇、新挑战。第四次工业革命正以指数级速度展开,我们必须在创新中寻找出路。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证明,主动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发展新兴前沿学科专业,是推动国家和区域人力资本结构转变、实现从传统经济向新经济转变的核心要素。为应对金融危机挑战、重振实体经济,主要发达国家都发布了工程教育改革前瞻性战略报告,积极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创新。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要乘势而为、迎难而上,抓住新技术创新和新产业发展的机遇,在世界新一轮工程教育改革中发挥全球影响力。

3.我国高校要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一方面主动设置和发展一批新兴工科专业,另一方面推动现有工科专业的改革创新。

4.工科优势高校要对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挥主体作用。

5.综合性高校要对催生新技术和孕育新产业发挥引领作用。

6.地方高校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

7.新工科建设需要政府部门大力支持。

8.新工科建设需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9.新工科建设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将“中国理念”“中国标准”注入“国际理念”“国际标准”,扩大我国在世界高等工程教育中的话语权和决策权。

10.新工科建设需要加强研究和实践。我们将共同启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围绕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学科专业的新结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教育教学的新质量、分类发展的新体系等内容开展研究和实践。

附二:

“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天大行动”

2017年4月8日,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新工科建设研讨会,60余所高校共商新工科建设的愿景与行动。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培养造就一大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为我国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策。

我们的目标是:

到2020年,探索形成新工科建设模式,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发展;

到2030年,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工程教育体系,有力支撑国家创新发展;

到2050年,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建成工程教育强国,成为世界工程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为此目标,我们致力于以下行动:

1.探索建立工科发展新范式。根据世界高等教育与历次产业革命互动的规律,面向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在总结技术范式、科学范式、工程范式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新工科范式。

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指引,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深入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推动思想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实现从学科导向转向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跨界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

2.问产业需求建专业,构建工科专业新结构。加强产业发展对工程科技人才需求的调研,做好增量优化、存量调整,主动谋划新兴工科专业建设,到 2020 年直接面向新经济的新兴工科专业比例达到50%以上。

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基因工程、核技术等新技术和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空天海洋、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产业相关的新兴工科专业和特色专业集群。

更新改造传统学科专业,服务地矿、钢铁、石化、机械、轻工、纺织等产业转型升级、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推动现有工科交叉复合、工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应用理科向工科延伸,孕育形成新兴交叉学科专业。

3.问技术发展改内容,更新工程人才知识体系。将产业和技术的最新发展、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更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成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课程和教材资源,打通“最后一学里”。推动教师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学科研究新进展、实践发展新经验,积极探索综合性课程、问题导向课程、交叉学科研讨课程,提高课程兴趣度、学业挑战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把握新工科人才的核心素养,强化工科学生的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法治意识和生态意识,培养设计思维、工程思维、批判性思维和数字化思维,提升创新创业、跨学科交叉融合、自主终身学习、沟通协商能力和工程领导力。

4.问学生志趣变方法,创新工程教育方式与手段。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加大学生选择空间,方便学生跨专业跨校学习,增强师生互动,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工程教育模式。推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设和推广应用在线开放课程,充分利用虚拟仿真等技术创新工程实践教学方式。完善新工科人才“创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广泛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努力实现50%以上工科专业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参与一项创新创业赛事活动,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和专业化创客空间,推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5.问学校主体推改革,探索新工科自主发展、自我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办学自主权和基层首创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改变“争帽子、分资源”的被动状态,只争朝夕,撸起袖子加油干。利用好“新工科”这块试验田,推进高校综合改革,建立符合工程教育特点的人事考核评聘制度和内部激励机制,探索高校教师与行业人才双向交流的机制。工科优势高校、综合性高校、地方高校要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凝聚校内外共识,主动作为、开拓创新,开展多样化探索。

6.问内外资源创条件,打造工程教育开放融合新生态。优化校内协同育人组织模式,通过建立跨学科交融的新型机构、产业化学院等方式,突破体制机制瓶颈,为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新工科人才提供组织保障。汇聚行业部门、科研院所、企业优势资源,完善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建设教育、培训、研发一体的共享型协同育人实践平台。推广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到2020年,争取每年由企业资助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达到3万项,参与师生超过10万人。

7.问国际前沿立标准,增强工程教育国际竞争力。立足国际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前沿,研判发达国家工程教育新趋势、新策略,以面向未来和领跑世界为目标追求,提出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深化工程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既培养一批认同中国文化、熟悉中国标准的工科留学生,又鼓励具备条件的高校“走出去”,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工程科技人才、工程管理人才和工程教育师资。完善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将中国理念、中国标准转化为国际理念、国际标准,扩大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实现从“跟跑并跑”到“并跑领跑”。

新工科建设是一个长期探索和实践的过程,我们将立足当前、面向未来,因时而动、返本开新,以动态的、发展的思维深入探索,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扎实推进。我们将以天大的魄力、天下的情怀砥砺前行,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责任担当,增强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自信,汇聚起建设工程教育强国的磅礴力量。


[1]王庆环. 从不同轨道实现弯道超车——高校建设“新工科”的初步探索[N].光明日报. 2017-04-0305.

[2]张大良.新工科建设的六个问题导向[N].光明日报. 2017-04-181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436-1050787.html

上一篇:高校“法定权力”与“放管服”后的权力
下一篇:高校自主招生:变化与愿景
收藏 IP: 123.15.50.*| 热度|

6 李春杰 罗汉江 王安良 武夷山 刘全慧 王林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5: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