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分子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jps 为高分子科研成果提供发表的园地,传播最新学科前沿动态的平台,打开国内外高分子学术交流的窗口

博文

功能高分子学报| 荧光聚类肽的合成、自组装与聚集诱导发光效应

已有 728 次阅读 2024-10-15 16:30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导读

       华东理工大学林绍梁教授、陶鑫峰副教授采用1-(4-氨基苯)-1,2,2-三苯基乙烯(TPE-NH2)引发N-丁基甘氨酸-N-硫代羧酸酐(NBG-NTA)和N-乙基甘氨酸-N-硫代羧酸酐(NEG-NTA)开环聚合,制备了四苯基乙烯(TPE)基团封端的聚(N-丁基甘氨酸)-b-聚(N-乙基甘氨酸)(TPE-PNBG-b-PNEG)。TPE-PNBG-b-PNEG具有显著的AIE效应,根据初始含水量和亲水链段质量分数(wPNEG)的不同,TPE-PNBG-b-PNEG在水溶液中分别组装得到了球形胶束以及纺锤状、松针状和蠕虫状聚集体,并发出强烈的蓝色荧光,最大发射波长为485 nm。随着wPNEG的减小,TPE-PNBG-b-PNEG的堆积参数增大,疏水链段的堆积变得更为紧密,AIE效应增强,其荧光强度和荧光量子产率都随之增强。敬请关注!

荧光聚类肽的合成、自组装与聚集诱导发光效应

朱伶蓉, 赵崇浩, 姜彩霞, 陶鑫峰, 林绍梁

image.png

引用本文:

朱伶蓉, 赵崇浩, 姜彩霞, 陶鑫峰, 林绍梁. 荧光聚类肽的合成、自组装与聚集诱导发光效应[J]. 功能高分子学报,2024,37(5):1-9.  doi: 10.14133/j.cnki.1008-9357.20240410002ZHU Lingrong, ZHAO Chonghao, JIANG Caixia, TAO Xinfeng, LIN Shaoliang. Synthesis, Self-Assembly and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of Fluorescent Polypeptoids[J].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doi: 10.14133/j.cnki.1008-9357.20240410002

      聚类肽是一类仿聚氨基酸结构的新型生物高分子,主链为聚甘氨酸,侧链取代基位于酰胺氮原子上。聚类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侧链可修饰性,在药物控释、基因载体、生物分离膜、抗菌剂和表面防污等领域得到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在聚类肽中引入荧光、液晶、刺激响应性等功能基团,以及引入糖基、多肽、蛋白质、药物分子等生物活性基团能极大地拓展聚类肽的性能并提高其应用价值,使其在智能仿生、纳米组装和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荧光聚类肽在细胞/组织成像、药物运送和分布等方面受到了研究者的青睐。不同于传统染料分子的聚集诱导淬灭(ACQ)现象,具有AIE效应的聚类肽组装体有望在生物成像、治疗诊断等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       目前,在荧光聚类肽的合成中,通常是将荧光基团通过后修饰方法引入到聚类肽的侧链中,步骤较为复杂繁琐。利用含氨基的荧光分子引发N-羧酸酐(NCA)或者N-硫代羧酸酐(NTA)开环聚合是制备荧光聚类肽的另一种有效方法。具有荧光的芳香胺来源丰富、易于获取,是制备功能化聚类肽的理想引发剂。芳香胺的亲核性较弱,其引发NCA聚合的引发速率小于链增长速率,存在聚合可控性差、产物分子量分布较宽等问题。如果芳香胺用于引发链增长速率不高的NTA单体,可以避免引发速率小于链增长速率的问题,因此芳香胺有望引发NTA实现可控聚合。        华东理工大学林绍梁教授、陶鑫峰副教授以1-(4-氨基苯)-1,2,2-三苯基乙烯(TPE-NH2)为引发剂,引发N-丁基甘氨酸-N-硫代羧酸酐(NBG-NTA)和N-乙基甘氨酸-N-硫代羧酸酐(NEG-NTA)开环聚合,制备了TPE基团封端的聚(N-丁基甘氨酸)-b-聚(N-乙基甘氨酸)(TPE-PNBG-b-PNEG)。image.png

他们通过调节单体与引发剂的投料比,合成了3种不同嵌段比例的TPE-PNBG-b-PNEG,其亲水链段PNEG质量分数(wPNEG)分别为70%、45%和33%。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荧光光谱(FL)研究了TPE-PNBG-b-PNEG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和AIE特性。3种不同嵌段比例的TPE-PNBG-b-PNEG都具有显著的AIE效应,根据初始含水量(体积分数)和wPNEG的不同,TPE-PNBG-b-PNEG在水溶液中分别组装得到了球形胶束以及纺锤状、松针状和蠕虫状聚集体,并可发出强烈的蓝色荧光,最大发射波长为485 nm。随着wPNEG的降低,TPE-PNBG-b-PNEG的堆积参数增大,疏水链段的堆积变得更为紧密,AIE效应增强,其荧光强度和荧光量子产率都随之增强。

image.pn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82600-1455420.html

上一篇:研究论文:基于超支化梳形多臂共聚物的石墨烯多功能薄膜制备研究
下一篇:CJPS | 西安交通大学井新利教授课题组:用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室温自愈合性能和可回收的PDMS弹性体
收藏 IP: 116.226.17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7 11: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