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分子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jps 为高分子科研成果提供发表的园地,传播最新学科前沿动态的平台,打开国内外高分子学术交流的窗口

博文

CJPS | 西安交通大学井新利教授课题组:用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室温自愈合性能和可回收的PDMS弹性体

已有 641 次阅读 2024-10-15 16:35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具有重量轻、高通用性和灵活性等优点,在小型能源系统中具有显著优势(如能量转换效率高、易于制造和成本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由于具有良好的疏水特性、柔韧性和热稳定性,以及摩擦带电能力强,是TENG广泛使用的负极材料之一。但是,PDMS的力学性能较差(断裂能小于100 J/m2),无法保证TENG长期承受机械变形下稳定运行,因此,如何制备出具有高韧性的PDMS摩擦层是TENG丞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同时,PDMS在长期承受工作负荷时容易受到损伤,造成TENG自发电性能的丧失,极大地缩短了其使用寿命。因此,为了满足TENG长期稳定运行的需求,对高强度、高韧性和良好自愈合能力的新型PDMS弹性体提出极其迫切的需求。

基于上述背景,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学院井新利教授课题组首先将动态二硫键和“可牺牲”氢键引入PDMS中,构建了一个双动态共价交联体系,该体系在室温下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可回收性和自愈合性能。其次,将PDMS-b弹性体薄膜和MXene结合,制备出具有优异电输出性能和自愈合性能的TENG。PDMS弹性体的合成路线如图1所示。

image.png

图1 PDMS弹性体的分子结构设计: (a) PDMS弹性的合成路线; (b) PDMS交联网络的示意图。

氢键和二硫键的动态可逆特性以及PDMS弹性体自身良好的柔韧性,赋予了PDMS高拉伸强度(1.91 MPa)、良好的延展性(340%)、高韧性(断裂功为5.07 MJ/m3)和优异的室温自愈合性能(室温/24 h,自愈合效率高达96%)。

image.png

图2 (a-b) PDMS-a和PDMS-b弹性体在室温下愈合不同时间的应力-应变曲线; (c) PDMS-c弹性体不同温度下愈合3 h后的应力-应变曲线; (d) PDMS-b弹性体的力学性能与其它具有室温自愈合性能的PDMS弹性体的拉伸强度比较; (e) 光学显微镜观察PDMS-b的室温自修复过程; (f) 照片展示PDMS-b自修复过程; (g) PDMS-b室温自修复过程示意图。

      得益于芳香族二硫键在室温下的动态交换特性,以及氢键的解离和缔合,PDMS-b弹性体在温和条件下即可实现多次固相回收和化学降解回收。经过三次“粉碎-模压”回收后的PDMS-b弹性体的化学结构和机械性能与原试样几乎没有区别。以无水THF作为溶剂,将PDMS-b弹性体在室温下浸泡24 h即可全部溶解,将其重新再固化后,回收PDMS-b弹性体的力学性能恢复率高达98%。

image.png

图3 (a) PDMS-b弹性体的固相回收过程; (b) PDMS-b弹性体经三次“粉碎-模压”回收后的FTIR谱; (c) PDMS-b经三次“粉碎-模压”回收后的应力-应变曲线; (d) PDMS-b的液相回收过程; (e) PDMS-b经三次液相回收后的FTIR谱; (f) PDMS-b经三次液相回收后的应力-应变曲线。

      将PDMS-b弹性体薄膜和MXene结合,制备出具有优异的电输出性能和自愈合性能的TENG。TENG的开路电压保持为13.5 V,并且在三次切割自愈合后开路电压为12.5 V,电输出性能恢复率可达90%。通过简易的溶剂法将PDMS-b弹性体和MXene薄膜进行分离回收,重新固化后组装形成新的TENG,经过三次回收后,TENG的自发电性能恢复近90%。

image.png

图4 (a) TENG的工作原理; (b) TENG的开路电压; (c) TENG的室温自愈合过程; (d) TENG 的液相回收过程; (e) 自愈合前后TENG的开路电压; (f) 液相回收前后TENG的开路电压。

image.png

该工作发表在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Dynamic Polymer Networks"专辑王淑娟副教授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井新利教授是该论文的通信联系人。

原文信息:

Room-temperature Self-healing and Recyclable PDMS Elastomers with Superi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for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Wang, S. J.; Wang, L.; Su, H. Z.; Wu, Z. C.; Zhang, Q. G.; Fan, W.; Jing X. L. 

Chinese J. Polym. Sci. 2024, 42, 1566–1577.

DOI: 10.1007/s10118-024-3178-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82600-1455422.html

上一篇:功能高分子学报| 荧光聚类肽的合成、自组装与聚集诱导发光效应
下一篇:研究论文: 蛋白质解折叠的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效率优化
收藏 IP: 116.226.179.*| 热度|

1 朱爱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