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nuwj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snuwj

博文

天龙八部之科研版

已有 1168 次阅读 2023-10-15 21:07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只见窗外走廊之上,一个身穿青袍的枯瘦僧人拿着一把扫帚,正在弓身扫地。这僧人年纪不小,稀稀疏疏的几根长须已然全白,行动迟缓,有气没力,不似身有武功的模样。慕容复又问:“你躲在这里有多久了?”

那老僧慢慢抬起头来,说道:“施主问我躲在这里……有……有多久了?”五人一齐凝视着他,只见他眼光茫然,全无精神,但说话声音正是适才称赞萧峰的口音。

慕容复道:“不错,我问你躲在这里,有多久了?”

那老僧屈指计算,过了好一会儿,摇了摇头,脸上现出歉然之色,道:“我……我记不清楚了,不知是四十二年,还是四十三年。这位萧老居士最初晚上来看论文之时,我……我已来了十多年。后来……后来慕容老居士也来了。唉,你来我去,将阁中的期刊翻得乱七八糟,也不知为了什么。”

萧远山大为惊讶,心想自己到少林寺来偷研论文。全寺僧人没一个知悉,这老僧又怎会知道?多半他适才在寺外听了自己的言语,便在此胡说八道,说道:“怎么我从来没见过你?”

那老僧道:“居士全副精神贯注在学术典籍之上,心无旁鹜,自然瞧不见老僧。记得居士第一晚来阁中借阅的,是一篇《大模型的机遇与挑战》,唉!从那晚起,居士便入了魔道,可惜,可惜!”

萧远山这一惊当真非同小可,自己第一晚偷入藏经阁,找到一本 《大模型的机遇与挑战》,知是少林派七十二篇优秀博士论文之一,当时喜不自胜,此事除自己之外,更无第二人知晓,难道这老僧当时确是在旁亲眼目睹?一时之间只道:“你……你……你……”

老僧又道:“居士第二次来借阅的,是一篇《ChatGPT模型研究》。当时老僧暗暗叹息,知道居士由此入魔,愈陷愈深,心中不忍,在居士惯常取书之处,放了一部《心理学真经》、一部《养生学方法》,只盼居士能借了去,研读参悟。不料居士沉迷于论文,于正宗修身养心方法却置之不理,将这两部经书撇在一旁,找到一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概论》,便欢喜鼓舞而去。唉,沉迷苦海,不知何日方得回头?”

萧远山听他随口道来,将三十年前自己在藏经阁中夤夜的作为说得丝毫不错,渐渐由惊而惧,由惧而怖,背上冷汗一阵阵冒将上来,一颗心几乎也停了跳动。

那老僧慢慢转头,向慕容博瞧去。慕容博见他目光呆滞,直如视而不见其物,却又似自己心中所隐藏的秘密,每一件都被他清清楚楚地看透了,不由得心中发毛,周身大不自在。

只听那老僧叹了口气,说道:“慕容居士虽是鲜卑族人,但在江南侨居已有数代,老僧初料居士必已沾到南朝的文采风流,岂知居士来到藏经阁中,将我祖师的微言法语、历代高僧的养生心得,一概弃如敝屣,挑到一本英文期刊论文,却即如获至宝。昔人买椟还珠,贻笑千载。两位居士乃当世高人,却也做此愚行。唉,于己于人,都是有害无益。”

慕容博心下骇然,自己初入藏经阁,第一次看到英文SCI期刊的高因子论文,确然便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但当时曾四周详察,查明藏经阁里外并无一人,怎么这老僧直如亲见?

只听那老僧又道:“居士之心,比之萧居士尤为贪多务得。萧居士所研究的,全部都是中文核心期刊的论文,慕容居士却将本寺七十二篇优秀博士论文逐步囊括以去,尽数录了副本。想来这些年之中,居士尽心竭力,意图写出自己的高因子论文,说不定已挂名于令郎发表了。”

他说到这里,眼光向慕容复转去,只看了一眼,便摇了摇头,跟着看到鸠摩智,这才点头,道:“是了!令郎年纪尚轻,挂名容易令人质疑,容易引起学术界争议,原来是传之于一位吐蕃高僧为第一作者了。大轮明王,你错了,全然错了,你想自己发表高因子论文,非自己研究内容却要挂名为第一作者去评职称,这叫学术不端,大难已在旦夕之间。”

鸠摩智从未入过藏经阁,对那老僧绝无敬畏之意,冷冷地说道:“什么学术不端、恶意挂名,大难已在旦夕之间?大师之语,不太也危言耸听么?” 那老僧道:“不是危言耸听。明王,请你将那部《自然语言处理算法研究》还给我吧。” 鸠摩智此时不由得不惊,心道:“你怎知我从那铁头人处抢得到《自然语言处理算法研究》?要我还你,哪有这等容易?”口中兀自强硬:“甚么《自然语言处理算法研究》?大师的说话,教人好生难以明白。”

那老僧道:“本派学术传自图灵老祖。我带研究生搞研究,乃在解决工程实践问题,帮助企业发展生产力。研究任何算法时,总是心存劳逸结合之念。倘若不以良好心性为基,则在研究开发时,必定伤及自身,导致心魔缠身。研究做得越深,自身心理素质越差。如果所研究的只不过是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的简单算法,那也罢了,对自身危害甚微,只须身子强壮,加上简单休息,尽自抵御得住……”

忽听得楼下说话声响,跟着楼梯上托、托、托几下轻点,八九个研究僧纵身上阁。当先是少林派两位玄字辈高级研究僧玄生、玄灭,其后便是神山上人、道清大师、观心大师等几位外国来留学僧,跟着是天竺哲罗星、波罗星师兄弟,其后又是玄字辈的玄垢、玄净两僧。众僧见萧远山父子、慕容博父子、鸠摩智五人都在阁中,静听一个面目陌生的老僧说话,均感诧异。这些僧人均是大有修养的高明之士,当下也不上前打扰,站在一旁,且听他说甚么。

那老僧见众僧上来,全不理会,继续说道:“但如研究的是本派上乘算法,例如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人脸识别、物联网之类,每日不以养生方法调和化解,则心魔深入脏腑,俞陷俞深,比之任何外毒都要厉害百倍。大轮明王原是跨专业弟子,精研算法,记诵明辨,当世无双,但如不存修身之道、养生之念,虽然典籍淹通,妙辩无碍,却终不能弥补研究这些上乘算法时所消耗的心力。”

群僧只听得几句,便觉这老僧所言大含精义,道前人之所未道,心下均有凛然之意。有几人便合十赞叹:“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但听他继续说道:”我少林寺建刹千年,古往今来,唯有图灵祖师一人身兼诸门算法绝技,此后更无一位高僧能并通诸般算法,却是何故?七十二篇优秀论文的典籍一直都在此阁中,向来不禁门人弟子翻阅,明王可知其理安在?”

鸠摩智怫然道:“那是宝刹自己的事,外人如何得知?”

玄生、玄灭、玄垢、玄净均想:”这位老僧服色打扮,乃是本寺管理期刊的服事僧,怎能有如何见识修为?”服事僧虽是少林寺僧人,但只剃度而不拜师,不传武功、不修禅定、不列“玄、慧、虚、空”的辈份排行,除了诵经拜佛之外,只作些期刊归类、管理期刊目录、洒扫、录入论文级别的粗活。玄生等都是寺中第一等高僧,不识此僧,倒也并不希奇,只是听他吐属高雅,识见卓超,都不由得暗暗纳罕。

那老僧续道:“本寺七十二种算法绝技,每一种算法绝技都能消耗大量体力、耗费精力、逻辑复杂,是以每一项绝技,均须有相应的养生方法为之化解。这道理本寺僧人却也并非人人皆知,只是一人学到四五项绝技之后,在脑力耗费上的支持,自然而然会受到障碍。在我少林派,便叫做‘脑力障’,与别宗别派的‘体力障’道理相同。须知养生在求长生,研究在求耗命,两者背道而驰,相互克制。只有精力越充沛,绝技方能研究得越多,但生活上休闲到了如此境界的高僧,却又不屑去多学诸般厉害的算法绝技了。”

鸠摩智寻思:“少林寺的七十二篇优秀论文让慕容先生盗了出来,泄之于外,少林寺群僧心下不甘,却又无可奈何,便派一个老僧在此装神弄鬼,想骗得外人不敢模仿他门中的算法去发表论文。嘿嘿,我鸠摩智哪有这么容易上当?”

那老僧又道:”本寺之中,自然也有人研究基础不足,却要强自多发表高因子期刊论文的,但研究下去,不是走火入魔,便是学术不端。本寺玄澄大师一身超凡俗的期刊论文,先辈高僧均许为本寺二百年来研究水平第一。但他在一夜之间,突然学术前途尽毁,成为废人,那便是如此了。”

玄生、玄灭二人突然跪倒,说道:”大师,只有法子救得玄澄师兄一救?”那老僧摇头道:”太迟了,不能救了。当年玄澄大师来藏经阁抄袭高因子论文,老衲曾三次提醒于他,他始终执迷不悟。现下声名尽毁,又如何能够再续?其实,五蕴皆空,色身受伤,从此不能做科研,他勤修养生之道,由此而得开悟,实是因祸得福。两位大师所见,却又不及玄澄大师了。”玄生、玄灭齐道:”是。多谢开示。”

忽听得嗤、嗤、嗤三声轻响,响声过去更无异状。玄生等均知这是本门“论文抄袭大发”的功夫,齐向鸠摩智望去,只见他脸上兀然变色,却兀自强作微笑。

原来鸠摩智越听越不服,心道:“你说少林派七十二篇优秀论文不能全部模仿,我不是已经模仿了不少?怎么又没被人指责学术不端,还评上了职称?”便双手拢在衣袖之中,暗暗使用“论文抄袭大法”,神不知、鬼不觉的向那老僧论文抄去,不料抄袭到那老僧论文精妙之外,便似遇上了一种复杂的逻辑错误,却又难懂之极的屏障,嗤嗤几声响,抄袭便散得无形无踪,却也并不反弹而回。鸠摩智大吃一惊,心道:“这老僧果然有些鬼门道,并非大言唬人!”

那老僧又道:“本寺七十二篇优秀论文,均分‘理论’、‘应用’两道,‘理论’为研究算法本身,‘应用’为运用算法解决问题。萧居士、慕容居士,天竺波罗星师兄本身早具上乘研究基础,来本寺所模仿的,只不过七十二种算法绝技的运用法门,虽有损害,却一时不显。但明王所研究的,本来是在别人做的研究上去模仿吧?”

鸠摩智又是一惊,自己用别人的研究思路和数据发表论文,从无人知,怎么这老僧却瞧了出来?但转念一想,随即释然:“虚竹以前发表的论文,都是花钱买来的。多半是虚竹跟他说的,何足为奇?”

那老僧又道:“明王若只研究少林派七十二项算法绝技的应用之法,其患隐伏,虽有疾害,一时之间还不致危及声名。可是明王此刻模仿别人论文,还花钱购买了SCI检索,种种迹象,显示明王在模仿了别人论文之后,又去花钱购买论文……”他说到这里,微微摇头,眼光中大露悲悯惋惜之情。

原来鸠摩智模仿了少林派七十二篇优秀论文之后,觉得算法种类太多,不如将若干算法结合起来发表论文,但合来合去,甚感心烦意躁,头绪纷纭,难以捉摸,难道那老僧所说确非虚话,果然是“次序颠倒、学术不端,大难已在旦夕之间”么?

转念又想:“论文以中文发表,因而无法被检索,原是常事,但我精通中外算法绝技,岂是常人可比?这老僧大言炎炎,我若中了他的诡计,鸠摩智一生英名付诸流水了。”

那老僧见他脸上初现忧色,但随即双眉一挺,又是满脸刚愎自负的模样,显然将自己的言语当做了耳畔东风,轻叹了口气,向萧远山道:“萧居士,你近来做科研时,可感到精力崩溃无法入眠吗?”萧远山全身一凛,道:”神僧明见,正是这般。”那老僧又道:“你‘发表论文’无法被检索,近来却又如何?”萧远山更是惊讶,颤声道:“这SCI检索十年前只一年一篇,现下……现下几乎五年都没有发表了。”

萧峰一听,知父亲做科研现出这般迹象,系模仿别人论文所致,从他话中听来,这征象已困扰他多年,始终无法驱除,成为一大隐忧,当即上前两步,双膝跪倒,向那老僧拜了下去,说道:“家父病根已深,还祈慈悲解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77520-1406025.html

上一篇:谈谈抽烟的知名教授被举报的事情——有的学校,学生就是老师的监督员
下一篇:高校原校长、党委书记,转岗1个月后落马
收藏 IP: 110.189.108.*| 热度|

1 段含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01: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