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代就如一股洪流,推着社会不断发展。在这股洪流中,我们每一个人也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而焕发新生。
从宏观角度来说,城市在不断发展,数字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步赋能城市的发展,上海“一网统管”概念的提出,让这个超大城市治理有了城市治理的范式创新方案;从微观方面来说,无论是作为老师、学生、老板或工人,都需要脱离舒适圈、“象牙塔”,多看看社会变化与城市发展,体味时代发展与个人成长的关系。
当然,发展与进步光鲜的背后也有隐含的问题和痛点。作为一名研究生,我想有必要认识到个人与时代发展的辩证关系,将自己所学融入到城市发展当中……
时光飞逝,本学期已过去一大半了。上海,作为一个超大城市以及金融贸易中心,在超高速地“运行”着,而我似乎就处于这种高速运行的状态,一眨眼就度过了读研的十二分之一。
在这期间,我感受了这座城市的魅力。为了让读研的生活不那么枯燥,除了平日的课程学习、文献阅读以及学习实验方法外,我往往会积极参与到各种活动与实践当中。在上月,我前往一大会址、孙中山故居等地进行参观,近距离感受了那个年代的光辉历史,同时也感慨在城市发展当中,仍有这些遗迹供后人瞻仰,细细品味。
城市发展中的遗留还包括废弃的码头、人烟稀少的小岛、废弃的电厂、先辈的足迹、以及城市边缘的工业区……
今天,我与室友一同来到了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以及复兴岛参观学习。
一开始,听名字我会以为是一个商圈,而当我到达那里后,我体味到了城市发展的足迹。穿过贵阳路就到达国际时尚中心,旁边是一个工地、化工区,来来往往的大货车没有停过。了解后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纺织厂,而旁边正是曾经上海最高的建筑——杨树浦发电厂。
穿过定海路桥,来到了复兴岛。这边更是人烟稀少,河面一片祥和与温暖,谁能想到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呢。沿途,经过了巨型的重工业设备、造船厂、码头入口……
最后,在阵阵的工业声当中,我们参观了复兴岛公园。园内大量植物树木,绿意盎然,与老工业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呈现了上海百年来的城市发展脉络。
历史的遗留与城市的发展,如何平衡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这是作为环境学子所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城市的遗留不止这些,正如马老师曾分享的:废弃的老屋、碉堡、码头和堆叠的砖瓦……
保持终身学习的理念,才不致被城市发展的脚步所抛弃。走出“象牙塔”,看看历史遗迹与城市周边,是实践学习;作为研究生,保持阅读领域文献、课程学习与操作实验是专业学习;广闻博录,涉猎各个方面,是知识的扩充学习。
沉下心,干实事。让我感悟到这一点的是最近每天充实的踏实感与随之而来的成就感;再读马老师以往博文与报刊文章,时看时新,感悟良多。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仅需要学会与自己独处,还要把根落在实处。比如最近做了什么实验,有了什么较好的idea,学习如何撰写好科技论文,实验设计的要谋定而后动等细节问题,自我调节与时间管理……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博文的写作往往是有感而发,而不会去过多的考虑功利。尽管最近过于忙碌,但我认为时常写点东西会让内心有一个发泄点,同时保持思维的活跃性(也可称作“文感”)。昨日偶然得知学校的网文比赛报名刚结束不久,而我正好错过了时间节点,我感到惋惜,也体会到了信息差的重要性。
然而,我更感受到只要用心去做一件事,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结果,总有一天会有机遇来临。当下要做的就是日积月累,当机会(比如比赛、项目)来到时,才不致没有东西而错失机会。
总之,无论是老师、学生还是“社畜”,我们都需要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才能在时代洪流中立足。
城市在发展,人生在进步。找到自我定位,跟上时代发展,保持纯真而不失闻达,坚持终身学习,我想这应是我当前所追求的真理。
【本博文所有图片均为博主本人拍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 23: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