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路勘测生活:难忘那些岁月2017.11.09人民铁道报
1981年,卓宝熙在为阳平关至安康铁道线做现场调查。
1996年,卓宝熙(左二)与同事在南昆铁路八渡站做调查时合影。
秦岭顶上过夜
在勘测西康线时,我们对秦岭地区越岭地段进行了遥感地质调查,组织了一个7人小分队。由于秦岭顶部没有居民点,我们带了两顶三角帆布帐篷、一口锅(烧开水喝)。每人带了4天的干粮(馒头、面包)和几块咸菜疙瘩。去时正值春夏之交,但住在帆布帐篷内还是很冷的。不巧的是,我们到秦岭顶部的那天晚上就开始下小雨,第二天又整整下一天,真把我们憋坏了,两个帐篷一个睡3个人、一个睡4个人。我们只能直直地躺着或坐着,别提有多难受了。而且,我们到岭顶搭完帐篷后,看到天气不妙,赶紧拾干柴,因此,本来就不宽敞的帐篷还塞满了干柴。在帐篷内无法烧开水,因为那样太危险了,而且也没有烧开水的地方,仅有的空间都被干柴占据了。这样,我们只能在帐篷门口,打着雨伞烧开水。有了开水,馒头、面包才能吃下去。好在第三天,晴空万里,我们抓紧时间,用两天时间完成了勘测任务。
坐着聊天过夜
我们在勘测时,经常会路过一些小村庄。有时甚至没有睡觉的地方,我们只得坐着聊天过夜。聊困了,我们就坐着打瞌睡,点点头也就天亮了。
有一次,我们乘单位的解放牌汽车前往勘测现场,一路下着倾盆大雨,快到内乡(河南省)时,公路上横躺着一辆载米的大卡车,四轮朝天,可能是雨天路滑(土质公路),司机急刹车所致。
天还下着大雨,车走不了,司机只好说:“大家下车找住的地方吧!”我们派出两名同志先到四周找住的地方。在我们左前方100米左右有个村庄,只有十几户人家,可是我们有20多名同志,他们根本无法提供住处。有两个稍大一些的家庭,可提供小厅堂让大家坐着休息,也只能如此了。
于是,大家扛着自己的行李,冒着小雨,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小村庄走去,到了较大的两户人家,每家住十几个人。每个人都成了落汤鸡,行李也湿了。大家把行李放在地上,人就坐在行李上。晚上,大家都不能聊天,怕影响老乡睡觉,就这样面面相觑地坐着,有的趴在桌子上睡,有的坐在行李上打盹。我们就这样度过了难忘的一夜。
睡鸡窝和牛圈
通常,我们在勘测队进行草测、初测、定测时,工作、生活比较规律。这时,队伍往往比较庞大,各专业人员按照作业流程,有条不紊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大家住的是帐篷,睡自己的行军床,吃自己厨房做的饭菜。但在踏勘阶段,人员也就10余人,流动性大,一两天就要搬一次家,大家只带铺盖卷,不带行军床,晚上一般都住在老百姓家、村镇的办公室以及学校等处。多数情况下,大家会睡在木地板上、学生的课桌或门板上,有时也睡在鸡窝或牛圈改造的柴房或仓库里。当地村民把一些干稻草铺在地上,就成了床,即使这样,我们睡得也很香。
本文图片由卓宝熙提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9: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