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存同求异”与“和而不同”——成语换位思考的乐趣及同异之争

已有 17545 次阅读 2013-8-4 07:57 |个人分类:语言文化杂谈|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成语, 求同存异, 换位思考

   我对汉语成语有一种一见如故的亲近。文化荒漠上度过的小学时代,难得的、仅有的几本半学习、半消遣读物之中印象最深的就是迷你型的小开本《汉语成语小词典》。不过,既存消遣心理,难免走马观花、不求甚解。后来讲到毛岸英与弟弟在困难时期只有一本学生字典作为学习读物,不禁莞尔一叹。

   在公开场合,比如,很多广告喜欢移花接木、辣手催花般折腾、扭曲真成语,招摇过市、声嘶力竭地卖弄、推销伪成语,确实不很合适,可能会对中小学生与一般公众造成一定的语言污染。

   在个人或者小众范围内认真地、求是地、辩证地对成语进行换位思考,于已于人或许是有益的。毕竟,成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

   有说,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但事实上,表面上的差异常常难掩实质上的相同。独出机杼的发现并非唾手可得,往往事后方知拾人牙慧。“存同求异”尽管对我是一个新组合,但放之网络,相信“早有蜻蜓立上头”。

   不过,再发现也是一种乐趣,尽管搜检之下发现已是“街谈巷议”。

   本文立意是谈成语换位思考之乐,信笔之下,对同异之争也做了一些点评。

附1:转载一篇短文

                                                                    求异存同

                                                                2012年2月2日 09:50

                                                        选稿:天潼  来源:东方网  作者:江曾培

                                         http://pinglun.eastday.com/p/20120202/u1a6339932.html

      读季羡林的《朗润琐言》,内中不少论述富有独到见解,甚至与一些学者的看法“高度不一致”,常有辨驳诘难之词。季先生主张学术上要“求异存同”。

      在“同”与“异”的关系上,人们习惯讲的是“求同存异”,应当说,在处理国与国乃至人与人的关系上,作这样的强调是对的。只有“求同存异”,才有互相合作与信赖的基础。如果反过来,“求异存同”,专“求”不一致的地方,那么,就会把关系搞得很紧张,在国际间有害于和平,在人际间不利于和谐。不过,在学术研究上,倒是要反过来,像季先生所说,“求异存同”。因为,学术研究贵在出新,不宜陈陈相因,只是踏着前人的脚印走路,或按着别人的腔调吆喝,而是要有所发现,有所前进。这就要有“异”于前人和“异”于他人之处。否则,不过是雷同重复,谈不上有什么意义。自然,“求异”并非完全排斥“同”,“异”也含有共同的知识和认识,遵循共同的原则和规律,不过,“异“却是它的独特价值所在。因而对学术研究来说,是要在“异”中存“同”,而不是以“同”化“异”。

      “求异存同”的治学之道,历来为学界有识之士所信奉。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在其《明儒学案》中说:“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也。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处,正宜着眼理会,所谓一本而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这里强调“一本而万殊”,不要“倚门傍户、依样葫芦”,不要“以水济水”,而要重视“一偏之见,相反之论”,“着眼理会其不同处”,正是强调学术研究应当是“求异存同”。现代学者胡适、章士钊等针对喜“同”恶“异”的现象,认为“同固欣然,异也可喜”,要人做到“好同而不禁异”。学术研究要在“求异”中创新,在“求异”中发展。

      至于文艺创作则更应“求异”。因为,文艺创作是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精神劳动,如果雷同重复,就会失去任何价值,是故“脱窠臼,创新意”,成为文艺创作的首要品质。清代的李笠翁在《闲情偶寄》中说:“东施之貎,未必丑于西施,止为效颦于人,遂蒙千古之诮。”齐白石更告诫后人:“学我者活,似我者死。”巴尔扎克关于“第一个形容女人像花的是聪明人,第二个形容女人像花的是傻子”的话,也是说明文艺创作不能“嚼别人嚼过的馍”,要“求异”求新。“双百方针”是发展文化艺术的根本方针,要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关键是有要众多不同色彩的“花”在“放”,有众多不同的声音的“家”在“鸣”,倘若千“花”一色,百“家”一声,只有“同”,没有“异”,也就不见什么“双百方针”了。

      实际上,“求异存同”所体现有创新创造精神,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张扬。时下不少企业的产品生产,都喜欢用一个口号,叫做“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这里的“有”“优”“强”,就是以“异”求发展,以“异”求提高。如此“求异”求变,正是当前时代创新精神的体现。

      要做到“求异存同”。而不是“求同存异”,需要解放思想,突破常规思维。莫泊桑说过:“应该时时刻刻躲避那些走熟的路,去另寻一条新的路。”他强调这是“制造新生命的唯一法门”。人们熟知的司马光砸缸和曹冲称象的故事,就是求异思维闪光的产物。在学术研究和文艺创作中,要像季羡林先生所主张的那样“求异存同”,发展“求异”思维,把努力的重点落在“求异”上。

附2:忍不住狗尾续貂一番

                                                   《朗润琐言》读后感《求异存同》的读后感

      我认为,在一定层面上、在学术研究中、特别是在自然科学研究中,“求异存同”欠缺“存同求异”拥有的“登堂入室”般递进与爽快。我想,季先生彼时心里更赞赏“求异存同”,但为避免锋芒过露、公开发表时已略改风味。考证一下季先生“求异存同”说的言说年代可能也别有一番风味。特殊年代往往用特殊语言,曲笔并不等于直读。直读不见得求得真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以小子之腹,度大师之心?

     此外,我也要指出,《求异存同》中无的放矢式假设“在‘同’与‘异’的关系上,人们习惯讲的是‘求同存异’”难免“以偏盖全”之议、“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社会”已是不绝于耳。并且,“人们习惯讲的是‘求同存异’”不等于“人们习惯想的是...”、“人们习惯讲的是...”也不等于“传媒习惯讲的是...”。从知识获取途径来看,“同”是“异”的基础,短文中也指出多位人士提倡“好同而不禁异”。

     传统观点“求同存异”中的“存”往往并不是“存”的本义,而是变了味的“保存”,实乃“搁置”、“敬而远之”、“存而不论”的代名词。我眼中的“存同求异”之“同”是还“存”之本真之意:存而论之、珍藏之、赏玩之。

     “存”在古代与现代汉语中还有“思念”或“心里怀着”之义。比如,《诗经·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还有路人皆知的“心存侥幸”。由此可见,念念不忘之“存”与“束之高阁”之“存”间的貌合神离、形同陌路。“温存体贴”之“存”与“名存实亡”之“存”可谓冰火两重天。

      在哲学层面,“存同求异”与“和而不同”的内在含义是相通的。


附3:一篇强调历史研究中仍要坚持“求同存异”的学术论文。

    品评:无暇细读该文,只是对第一段产生一个疑问:“学术乃天下之公器”这种古朴的语言是谁、在什么年代提出的?”另外,“更多地开始”也不是“更多的开始”。




附4:一篇推崇创新标兵陈寅恪“每字务求正解”求同精神(当然还有求异精神)的论文。

   品评:我的理解是,“同”是积累,“异”是发挥。陈寅恪先生主张的“了解之同情”也是立足于“同”、解之以“义(异)”。陈寅恪先生与孔仲尼“先生”(“先”生)等执着追求今日之“异”的终极目标似乎是回归昔日之真、之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0729-713933.html

上一篇:科学网的评论、回复、留言如果能够增加“修改”功能就更好了
下一篇:平稳的国产熵气象学与跃升的美产熵水文学
收藏 IP: 58.240.140.*| 热度|

2 吕喆 蔡庆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7 20: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