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河源头宜分为“水文地理源头”与“历史文化源头”——江河源头应提倡“两源观”
——“水文地理源头”,主要依赖科学手段确定
——“历史文化源头”,需要综合多方意见认定
陈昌春
本文的核心观点是:讨论江河源头问题,宜区分“水文地理源头”与“历史文化源头”。
长期以来,河流源头之追溯及崇拜,已经成为流域与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由于旅游与文化事业的发展,河流源头所在的地方,将源点及介绍视为引以为荣的亮点。在源头文化日渐受到重视的今日,争抢源头的名份,成为部分地方及网络的热议话题。目前,不少河流所在地对于源头及正源的纷争中,往往只想到“单一源头”,“为冠军而战”。
我认为,区分水文地理源头与历史文化源头,是中国“源头文化”及“源头崇拜”走出怪圈与纷争的必由之路。一个河流,用自然地理学、水文地理学、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理论与新技术结合,确定其水文地理意义上的源头,属于科学进步的必然。传统文化与历史中对于源头的认识,在现代科学层面,需要接受当代技术的检验,并应当追求定量化、精细化。自然科学与历史文化是不同的范畴。自然地理学、水文地理学基础上的河流源头,未必是历史上曾经认同的经典源头。在这种情况下,按照自然科学与传统文化将河源源头区分为“水文地理源头”与“历史文化源头”就很有必要。
在江河源头追溯中,“河源唯远”或“河源唯长”是最重要的原则。与“河源唯远”或“河源唯长”的绝对性相比,"河源求远"思想可能更为久远。水文地理源头确定方法中,除了“河源唯远”原则,还有“长度、流量兼顾”原则、“长度、海拔兼顾”原则等。可分为“唯远源头”、“长量兼顾源头”、“长海兼顾源头”、“长多兼顾源头”等。水文地理源头,由于地质地貌背景、气象气候变化、水文情势改变等,会发生位置的改变,可谓动态的源头。一句话,“水文地理源头”,主要依赖科学手段确定。
“历史文化源头”,需要综合多方意见认定。一旦认定,就宜相对固定与稳定。历史文化源头,也可细分为“历史源头”与“文化源头”。“历史源头”与“文化源头”,在历史长河中也会有同有异。比如,据《关于松花江江源认定历史演变的探讨》一文介绍,松花江在历史上先是视北源嫩江为正源(隋唐及其以前,主要标记是“嫩江”与“松花江干流”都被称为“难水”或“难河”),元明清时期才逐渐转变为以长白山发源的南源为正源(主要标记是“第二松花江”与“松花江干流”都被称为“混同江”或“宋瓦江”)。
关于水文地理源头与历史文化源头之确定或认定,如果两者高度重合,那就是皆大欢喜了。一定程度上,水文地理源头与历史文化源头,有时可以用“公历与农历”“公制与市制”进行类比。“今天是几年几月几号”,一般人想到的是公历。然而,这不妨碍中秋节、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弘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19: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