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留学柏林大学的气象学家李宪之、刘衍淮、吕炯、赵九章学业与师承探讨

已有 4759 次阅读 2023-4-9 07:07 |个人分类:人物沧桑|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留学柏林大学的气象学家李宪之、刘衍淮、吕炯、赵九章学业与师承探讨

——师承信息缺失的吕炯先生,可能受海洋气象学者Albert Defant先生的影响较大

陈昌春

    本文对留学柏林大学的4位气象前辈李宪之、刘衍淮、吕炯、赵九章的师承进行一些探讨。

     李宪之、刘衍淮,本科层次的启蒙老师,是西北科学考察团的德国气象专家赫德(Waldemar Haude),李、刘二位在赫德支持下后均进入柏林大学攻读,并相继获得博士学位。吕炯先生留德的时间与李、刘二位相近,并与刘衍淮都是在德国求学4年半。不过,吕炯先生的学业,在不同文献中说法不一,有说留学于柏林大学,有说留学于柏林大学、汉堡大学,但均未提及吕炯先生是否获得学位。

一 李宪之

      据介绍(https://www.sohu.com/a/202038875_488622):“李宪之,字达三,1904926日出生于河北省赵县南解瞳村,自幼聪明过人,勤奋好学。据说,李宪之祖上是从山西洪洞县老鸹窝迁徙至此的。到父亲这辈时,家庭已走向破落和衰败。1917年他12岁考入赵县高等小学,当时河北遭受严重的水灾,作文考题就是“洪水之患”。15岁(1920年),正值河北大旱之年,考入保定直隶高等师范(毕业时改名为河北大学)附属中学。1924年从保定河北大学附属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入物理系。......1927年,中国学术界和瑞典人、德国人、丹麦人联合组成中国西北科学考察(查)团。中方团长是北京大学教务长徐炳昶教授,外国人的团长是瑞典人斯文·赫定博士,负责气象工作的是德国人赫德博士。考察团公开招生,要考物理、数学和英语。当时同学们看了都很兴奋,不少人报名参加考试。口试时主持考试的清华大学袁复礼教授(他是中国参加西北科学考察团的两位教授之一)用英语问李宪之为什么要到西北去考察?为什么要参加西北科学考察团?李用英语回答说:大西北非常神秘,资源很丰富,为了开发西北的资源,我愿意去参加考察。经过考试,李宪之和北大的另外三位同学刘衍准、马叶谦、崔鹤峰被正式录取。在考察团出发之前,文化教育界和地质调查所等单位都举办了送别宴会,北大也举行了送别会,代校长余文灿在会上对这些年轻的考察团成员备加鼓励,说中国青年应该有所作为,让外国人看看中国人的能力和智慧。”

注:截图出自《近现代柏林中国学人考》一书。

二 刘衍淮

       由上面截图可以看到,刘衍淮先生1934年完成了博士学业。他在《我服膺气象学五十五年(1927-1982)》中提到了留学经历。求学期间还到炮兵气象单位实习。他在回忆中提到的 K. Knoch(Karl Knoch)是一位气候学教授。

三 吕炯

 

           上幅截图出自《近现代柏林中国学人考》一书。不知为什么,吕炯先生仅有一年的柏林大学学籍注册。有材料称续读于“汉堡大学”(注:如下图)。转学的原因是什么?杜卫华老师的博文《廖尚果(黎青主)毕业于柏林大学还是汉堡大学?》(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13148-1355873.html)尝试指出一个原因:“柏林大学毕业较难,而其他新建大学或者小城市大学博士毕业较为容易。”据介绍,吕炯先生共在德国留学4年半。

      

注:上幅截图出自《著名气象学家吕炯 》(吕笠渔)一文。

        《著名气象学家吕炯 》中提到的“还进修学习国内前所未有的炮兵弹道学”,或许表示与刘衍淮先生求学期间到炮兵气象单位实习类似的含义。

四 赵九章

注:上两幅截图出自《赵九章 》(中国当代著名科学家丛书)。

五   简要评述 

       据维基百科等网页,Heinrich von Ficker (1881–1957) 教授,其父亲historian Julius von Ficker (1826–1902)是历史学家。 Albert Defant除了在柏林大学获得教授职位外,还是柏林海洋科学研究所所长。            

         吕炯先生留学于柏林大学,他的师承中,很可能包括费克、柯诺克及德芬特。吕炯先生关注与研究海洋气象,可能受德芬特教授的影响较大。不过,目前缺少确切线索。吕炯先生可能属于不攻读学位的选课生。下面截图中,地理学“Sha hsueh chuen”是沙学浚先生。气象学“Sung Shio Nang"可能只是修读过一学期课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0729-1383493.html

上一篇:鲁迅先生是如何进入北大任教的?
下一篇:留学柏林大学的生物学家辛树帜、郝景盛、董爽秋、吴印禅学业与师承回顾
收藏 IP: 120.242.54.*| 热度|

2 张晓良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6: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