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与环境健康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anguodong2022 分享碳中和政策走向、市场动态及科技进展的信息和智慧,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博文

碳中和目标对农业的经济影响分析 - 以新西兰畜牧业为例

已有 4729 次阅读 2022-2-8 06:44 |个人分类:第一时区|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新西兰地处南半球,人口508万,国土面积26.8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很低。农业以畜牧业为主(2021年有肉牛402万头,奶牛628万头,羊2597万只),奶制品和肉类以出口为主,其中奶制品出口占全球可贸易量(不是产量)的35%,羊肉出口占全球可贸易量的约35%,中国是其第一大出口市场。去年,出口到中国的农产品贸易额为167亿新西兰元(约人民币750亿)。

  由于牛羊数量较多,新西兰温室气体排放中农业的贡献率很大,占48%,比率高据全球之首。农业排放中,主要是甲烷(约占71%)。新西兰牛羊的饲料是牧草(黑麦草、三叶草)及玉米青饲料。据研究,牛羊吃1公斤饲料(干物质)平均产生21-22克甲烷。一头奶牛一年产生约98公斤甲烷, 一头肉牛一年产生约61公斤甲烷,一只羊一年产生约13公斤甲烷。由于甲烷的百年暖化潜力为二氧化碳的28倍,一头奶牛一年产生的甲烷相当于一辆丰田皇冠汽车行驶16000公里排放的二氧化碳。

  在2021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前,新西兰已经承诺到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要比2005年减少41%。由于新西兰电力系统以水电、地热及风能为主,减排的潜力不大,工业规模也有限,所以要实现减排目标,交通运输和农业必须要重点减排。全国碳排放交易系统是以市场化手段促进减排的重要手段。新西兰近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为每年80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2021年实际拍卖的排放量为2600万吨,收入归政府所有,用于减排项目及研发支出。

  目前可帮助农业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实用技术并不多,因此,农业减排说易行难。2019年新西兰政府和农业部门有约定,2025年开始要求农业减排。是否将农业纳入碳排放交易系统成为政府即将面临的难题。农场主协会已经提出,愿意每年向政府支付1.37亿新西兰元的专项收费,用于农业温室气体减排的技术研发,来换取农业不纳入碳排放交易系统。

  从经济上分析,如果政府决定农业纳入碳排放交易系统,并分配农业实际排放量的80%作为免费配额,20%进入碳排放交易系统。那么,一头奶牛一年产生2.74吨二氧化碳当量。以目前碳价$78/吨,20%排放需要从碳排放交易系统购买碳汇来计算,将增加成本$42。一头奶牛的年产奶约为360公斤奶粉,以恒天然付给农场主的价格为$9/公斤计算,一年的毛收入为$3240。增加碳汇成本$42看似不高,但与养一头奶牛一年的利润一般不足$500相比,这是一项巨大的开支,而且随着碳价的提高,这一开支会逐年增加。如果农业纳入碳排放交易系统,农场主可能要考虑畜牧业以外的土地利用方式,如将坡地养羊改为森林,或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但可能会影响出口竞争力,加大新西兰的贸易逆差。

  新西兰政府会如何处理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难题呢?一方面,新西兰在2019年就完成了碳中和的国内立法(Climate Change Response (Zero Carbon) Amendment Act 2019),它授权政府采取行动推进碳中和目标。另一方面,政府何时将农业排放纳入碳排放交易系统也需要考虑科技、经济等综合因素。政府将在今年上半年做出决定。增加专项收费以推迟农业排放进入碳排放交易系统,或将农业排放的免费配度设定在一个较高的起点(逐年降低)的可能性比较大。

  新西兰在气候变化研究、立法、碳交易、宣传教育等方面都是先行者。它在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研发及管理方面的经验可以参考借鉴。中国减少种植业(如水田)和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工作任重道远,尤其需要将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不能满足于在实验室或试验田里不惜代价得到减排数据,然后乐观地告诉政府和民众,减排目标能够实现。

 

(作者为广东省环境健康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肇庆学院特聘教授、肇庆学院碳中和技术研发中心主任,邮箱:yuanguodong@zqu.edu.cn)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07150-1324389.html

上一篇:碳汇的金融属性(附全文)
下一篇:碳中和进程受矿产资源和环境的制约
收藏 IP: 118.92.177.*| 热度|

3 王安良 罗春元 孙学钊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05: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