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zj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Tzjg

博文

36 祝融

已有 1497 次阅读 2021-6-8 04:42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火星上的祝融绝对是万众瞩目的大明星,同事Jay昨天给我发来消息,“中国成功登录火星”,以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祝贺。中国成为第二个加入探索红色星球的国家,中国祝融号和美国毅力号从设计,登陆方式,动力来源都有不同,绝对是人类科技进步的体现。为了应对火星上的酷寒,毅力号是通过核电池提供电力以及保暖,祝融号有太阳能电池翼,与之配套一定得有化学电源储存额外电力以备夜里动力的需要。离子运动在低温下变得困难尤其是在固体电极内部的迁移需要克服能垒,根据阿伦尼乌斯定律,温度对能垒的指数型影响使得化学电源对温度非常敏感。祝融号的保暖采用的是纳米气溶胶涂层,不知道是哪家的神器,估计可以商品化与防寒服翘楚,加拿大的大鹅较量一番。

       说到祝融,想起非洲智人走出茹毛饮血的丛林时代,逐步走到今天的火星探险,火作为能量之源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对火的崇拜除了我们的祝融,希腊文明有勇敢坚毅为人类盗火而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东中亚一带有延续至今的拜火教。衣食住行,生活的每一天都是使用能量的一天,台前幕后都有火的影子。现代化的厨房,或用电或用液化气,高效清洁,我们早已经忘记了过去烧木头,柴草的种种不便,反倒是有些怀念过去的炊烟袅袅,也就应运而生一些商家的柴火火铁锅炖,让我们的感官体验儿时的记忆。可是你是否知道就是现在,地球上还有四十亿人只能使用柴火做饭,对于他们,连木炭都是奢侈品,更不要提煤炭,液化气。能够使用这些在全球气候框架协议之下已经被视为非清洁能源的化石能源,对这四十亿人来说不仅是厨房文明的进步,也可以因减少肺部吸入烟尘颗粒而提高生命质量。与之相对,处在发达社会的我们,少了柴米油盐的烦恼,年轻的一代包括我们都是不知道饥寒交迫是什么一种体验,我们把生活中的享受当成理所当然的权力。不过看似不公平的社会是公平的,发达社会有那四十亿只能用柴火做饭的人不能理解的压力,比每天拾柴做饭压力大得多,所以失眠,老年痴呆,暴力,自杀在发达社会的新闻里已经司空见惯。好在人类有智慧,知道地球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非洲的碳排放不仅仅是非洲的问题,所以应对气候变暖,只有发达国家全部采用了电动车也是不够的。

       仰望星空,火星上祝融的每一步都牵动着亿万地球人,尤其是中国人的心。祝融每一步小心翼翼的探索就像当年智人走出丛林,都是地球人文明进步的积累。遥远星球上的祝融让毅力号不在孤单,人类要走的更远更好就要众乐乐而非独乐乐。

2021-05-20于萨斯卡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78975-1290187.html

上一篇:37 纵身一跃的松鼠
下一篇:35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收藏 IP: 204.83.4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0: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