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蝙蝠的种类繁多(有1,100多种),生物学和生态特性非常复杂,多数都生活在远离人居的荒郊野外,所以迄今人类对其认识还相当有限。近十余年来,由于有越来越多的可能感染人类的病毒相继在蝙蝠中发现,蝙蝠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自从1936年首次在蝙蝠中发现狂犬病毒以来,迄今已在蝙蝠中发现了14种不同基因型的狂犬病毒,并初步明确感染陆生哺乳动物和人类的狂犬病毒都起源于蝙蝠。但迄今相关研究仍非常肤浅,存在许多未解之谜。
以下列举关于蝙蝠狂犬病的几个代表性的未解之谜。在随后的系列博文中,将对这些未解之谜逐个进行较详细的介绍。
1. 为什么东半球(包括中国)所有蝙蝠中发现的狂犬病毒都不属于基因1型?
在全球的陆生哺乳动物(包括人)中,基因1型狂犬病毒是分布最广的狂犬病毒,但在蝙蝠中的情况却截然不同。
国际上一般认为蝙蝠狂犬病毒在西半球(又称新大陆,New world)全部都是基因1型的,西半球迄今在所有动物中都未发现基因1型以外的狂犬病相关病毒。而东半球(又称旧大陆,Old world,另包括澳洲)的蝙蝠中发现的狂犬病毒都不属于基因1型,而是基因1型以外的狂犬病相关病毒。
今年出版的A. C. Jackson教授主编的大型专著Rabies (第3版)仍是这样认为的。
2. 蝙蝠能否“健康带毒”(可传播狂犬病,但自身不发病-死亡)?
在部分健康的蝙蝠体内可检测到狂犬病毒的抗体,提示蝙蝠可能感染狂犬病毒而不发病(此类蝙蝠也不传播狂犬病)。而在陆生哺乳动物中极少发现这种情况。
但在自然界中狂犬病毒也可使蝙蝠发病-死亡。特别是在实验条件下,实验感染的蝙蝠中不存在 “健康带毒”的状况。在实验条件下将病毒接种到蝙蝠体内,蝙蝠要么有抵抗力,不发病,也不会传播狂犬病;要么发病-死亡,在发病后及发病前短时间内具有传播能力。
蝙蝠狂犬病毒的毒力与蝙蝠宿主的抵抗力的关系如何?目前在学术界仍存在很多争议。
3. 狂犬病毒在蝙蝠中是如何传播的?是通过互相叮咬还是通过“气溶胶”?
蝙蝠的群体结构与狂犬病毒传播途径的关系如何?
不同种类蝙蝠的食性不同(有食虫、食果、杂食或吸血的),生态特性不同(如穴居或树棲,群居或独居,迁飞或定居),不同种类蝙蝠中的狂犬病毒可能有不同的传播途径,但目前对具体是如何传播的所知甚少。对传播途径的各种推测往往缺乏相关实验证据的支持,例如在实验中蝙蝠通过鼻内接种很难感染成功,说明通过“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不大,至少必须满足非常特殊的条件。
4. 蝙蝠狂犬病毒的毒力与其在蝙蝠群体中的传播能力如何维持平衡?
从进化适应的角度分析,在陆生哺乳动物中,狂犬病毒接近100%的死亡率是与其非常脆弱的传播能力相关联的,结果是狂犬病在这些动物中的发病率通常非常低,狂犬病毒在某个局部环境中自然消亡的现象经常发生。目前全球陆生哺乳动物中的狂犬病毒毒株只有数百年的历史,所有更早的毒株早已绝灭殆尽。而蝙蝠中的狂犬病毒估计已持续存在了数千年,推测蝙蝠狂犬病毒对蝙蝠应该只有中等程度的毒力,同时相应地具备中等程度的传播能力。
5. 为什么大多数种类的蝙蝠都不感染狂犬病毒?
不同种类的蝙蝠对狂犬病毒的敏感性差别很大。在1,100多种蝙蝠中,已发现有狂犬病毒的种类只占极少数。
不同种类的蝙蝠可能共同棲息在同一山洞或树林中,为什么其中有的蝙蝠种群中有狂犬病而其他的种群从来不会受到感染?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7: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