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帮助“恐狂症”患者从对狂犬病的盲目恐惧中解放出来,本博主曾提出一个简单实用的判断标准:只要在发病前全程接种完了疫苗,产生了抗体,体内(包括CNS内)就不可能再有狂犬病毒“潜伏”,就不会再发病。(见去年9月8日《南方周末 》:《谁该打狂犬病疫苗?——“狂犬病恐惧症”与疫苗滥用》)
这个标准也可简述为:狂犬病毒与抗体在体内不可能共存。
这个标准与WHO正式文件中的下述说法是一致的:到目前为止,在中和抗体浓度达到或高于0.5 IU/mL的个体中,从未报告过狂犬病病例。健康个体在完成了WHO推荐的免疫接种程序后,抗体滴度高于这个最低值的实际上达到了100%。
上述标准适用于恐狂症患者,他们当然不是真正的狂犬病患者。而狂犬病患者如果已经发病,则上述标准当然不适用。
网友zhangziheng 2012-3-12 提出的问题可引出上述标准不适用的发病后的两种具体情况:
严教授:国际上一些研究报告显示,在一些狂犬病患者去世后进行医学尸检,曾有些患者的大脑和脊髓处没有狂犬病毒,反而有抗体出现;还有一些注射过疫苗的发病去世患者,体内同时存在病毒和抗体;不知道这种情况是真实的吗?为何病毒和抗体可以同时存在于体内?谢谢。
博主回复 (2012-3-12):你说的情况是存在的。但仅会出现在发病后,出现在发病后的以下两种具体情况下:
1. 未接种疫苗,在发病后临近死亡时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狂犬病毒与其他许多病毒不同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狂犬病毒是高度嗜神经组织的,自然感染的狂犬病毒在进入体内后,并不进入血液系统,只是在肌肉和外周神经细胞中非常缓慢地复制,并逆向沿轴突向背根神经节缓慢移动。在进入CNS之前,狂犬病毒不会“惊动”免疫系统,基本上不诱导免疫应答,从而能避免自身被识别和清除。但在进入CNS后,病毒复制会爆炸性增加,引发脑炎症状。到发病的后期,血脑屏障被破坏,大量病毒进入血液系统,可快速激发免疫系统产生抗体。
在大部分人类狂犬病病例中,直到发病后的若干天,才可能检测到抗体。CNS内的抗体水平与在CNS内病毒产量的峰值有关。不同病人抗体滴度差别很大,有的低至接近于0,有的可能高达1000 IU/ml以上。不过此时抗体虽然可部分地进入CNS,但因受血脑屏障的限制,作用迟缓,造成体内病毒与抗体共存的状态。如果有足够的时间,最终抗体可彻底清除全身所有的病毒。但由于此时大脑功能已不可逆地受损,死亡仍不可避免。通常在病毒被清除完之前,病人已经死亡。
2. 在暴露后接种疫苗太晚的情况下,在发病后可能出现这种状况。
病毒在疫苗诱导抗体产生之前已提前进入CNS,并开始大量繁殖(表现为已经发病)。由于抗体产生的时间较晚,此时抗体受血脑屏障的部分限制,无法在很短时间内快速彻底清除CNS中的病毒,结果也会出现病毒和抗体共存的情况。虽然病毒最终可能被清除,但大脑损伤无法避免,所以其结局也必然是死亡。
只要在发病(大脑受损)前打完了疫苗,或测到了抗体,就不可能出现上述病毒抗原与抗体共存的情况。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5: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