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轮车上的博导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jx45 狂犬病、流感、结核病和人类遗传学科普园地。 提供根治 “狂犬病恐惧症” 的灵丹妙药。 奉献在中国彻底消除狂犬病的锦囊妙计。

博文

狂犬病毒的结构、分类、病理学和流行病学(据WHO丛书)

已有 14440 次阅读 2011-6-10 10:40 |个人分类:狂犬病防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流行病学, office, style, 病理学

20112月,WHO最新发布了《疫苗接种的免疫学基础丛书,第17分册:狂犬病(The Immunological Basis for Immunization SeriesModule 17: Rabies)》,现将其中的《第1章:狂犬病毒和狂犬病》全文翻译如下:

1.1  病毒结构

狂犬病毒是一种具有包膜的弹状病毒,内含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基因组。其单个基因组编码五种结构蛋白:RNA多聚酶(L)、核蛋白(N)、磷蛋白(P)、基质蛋白(M)和表面糖蛋白(G)。G蛋白可诱导产生狂犬病毒中和抗体(RVNA),RVNA是抗狂犬病毒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的主要效应因子。已有报道指出,由NPL和负链基因组RNA构成的核糖核蛋白复合体在建立免疫记忆和持久免疫方面起重要作用。

1.2  分类

狂犬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样病毒属(Lyssavirus genus)。到2009年,经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审定,共有11种病毒归属于狂犬样病毒属(http://www.ictvonline.org)。这11种病毒包括:狂犬病毒(RABV)、Lagos蝙蝠病毒(LBV)、Mokola病毒(MOKV)、Duvenhage病毒(DUVV)、欧洲蝙蝠狂犬病毒1型(EBLV-1)、欧洲蝙蝠狂犬病毒2型(EBLV-2)、澳大利亚蝙蝠狂犬病毒(ABLV)、Aravan病毒(ARAV)、Khujand病毒(KHUV)、Irkut病毒(IRKV)和西高加索蝙蝠病毒(WCBV)。此外,2010年报导了又一种尚待进一步分类的新病毒——Shimoni蝙蝠病毒。

除了狂犬病毒,属于狂犬样病毒所有其他已知基因型的病毒,都已证实(如ABLVDUVVEBLVMOKV)或预期(如ARAVKHUVIRKVWCBVHIBV)可使人患致命的狂犬病样脑炎。

根据基因构成、血清学交叉反应和对动物致病性的不同,狂犬样病毒的七种基因型(即RABVLBVMOKVDUVVEBLV-1EBLV-2 ABLV)可划分为2个遗传谱系:RABVDUVVEBLV-1EBLV-2ABLV属于遗传谱系ILBVMOKV属于遗传谱系II。在接种当前经审批注册的狂犬病疫苗后,所诱导的针对遗传谱系II病毒的免疫水平取决于这种病毒与RABV相比较在遗传上差异的程度。对现有狂犬病疫苗或免疫球蛋白所能提供的针对新发现的狂犬样病毒的保护水平,目前尚未进行完整的评估,其所提供的保护作用可能降低甚至完全无效。

1.3  病理学

人狂犬病是迄今报告过的病死率最高的疾病。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在被狂犬病毒感染后,均可导致严重的进行性脑炎,这种疾病总是不可避免地导致宿主死亡。暴露后,病毒通常通过患狂犬病动物的带毒唾液进入咬伤伤口,或经粘膜接触感染。高度嗜神经的狂犬病毒在肌肉组织中复制,并进入周围神经,由周围神经系统进入脊髓,最终上行进入大脑。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传播后,病毒从CNS沿着神经按“离心”方向回传到包括唾液腺在内的各种器官,在唾液腺被排放到唾液中,再经由咬伤伤口或被带毒唾液污染的粘膜而传播到下一个受害者。

1.4  流行病学

狂犬病存在于除南极洲之外的所有大陆,据不完全(显然是低估的)统计,每年至少有55000人死于狂犬病。大多数病死案例发生在非洲和亚洲。虽然所有哺乳动物在不同程度都对狂犬病易感,但该病的主要储存宿主都属于食肉目和翼手目(例如狗、狐狸、豺、狼、貉、臭鼬、浣熊、猫鼬和蝙蝠)。在全球范围内,人狂犬病死亡病例有超过98%是因暴露于已感染狂犬病的狗。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暴露于狗的事件发生,数以万计的人由于未进行暴露后处理而死亡。人类狂犬病病例,特别是麻痹型狂犬病病例(可能占具有狂犬病临床表现的病例总数的30%),经常被误诊为疟疾或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等其他脑炎疾病,从而可能使人们低估狂犬病对全球的真正危害。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 狂犬病检测中心 季雅琦译 严家新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453577.html

上一篇:医生手记: 治愈狂犬病
下一篇:狂犬病的免疫学(译自 WHO最新发布丛书)
收藏 IP: 219.140.17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3: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