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狂犬病毒能改变宿主动物或人的行为。
狂犬病毒诱发狂躁行为的分子机制。
狂犬病人会学狗叫和咬人吗?
狂犬病毒主要通过犬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相互之间的撕咬来传播。狂犬病毒会导致宿主行为的一系列改变,从而增加病毒传播给新宿主的机会。
人的狂犬病毒99%来源于疯狗。除了器官移植,实际上不存在狂犬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狂犬病毒可导致宿主大量的异常行为,典型的狂犬病会导致动物具有攻击性,更加好斗,容易相互撕咬和咬人。此外还常导致宿主发声改变,异食癖,性欲亢进,大量流口水(唾液),漫无目的地游走,动作不协调,进而瘫痪和抽搐。感染狂犬病毒会使夜行性动物开始在白天出没。这些改变都会增加了病毒传播到新宿主的机会。同时,恐水症(怕水)阻止宿主饮水。饮水会将携带病毒的唾液冲刷到胃部,使其无法通过叮咬感染,所以恐水症也是有利于狂犬病毒传播的。
总之,为最大限度地拓展向其他宿主传播的机会,狂犬病毒实际上可以改变宿主的思想,将其变成一台流着口水、碰到什么咬什么的愤怒的咬人机器。
从进化上来讲,能改变宿主行为的狂犬病毒有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所以能改变宿主行为是现存的所有狂犬病毒的一项共同特征。
美国阿拉斯加费尔班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Alaska Fairbanks,UAF)的研究人员发表在《NATURE(自然)》杂志子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见参考文献)上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狂犬病毒表面一种叫做糖蛋白( glycoprotein)的分子可以与大脑中的尼古丁乙酰胆碱( nicotinic acetylcholine)受体结合并抑制其功能,而这些受体在调节哺乳动物行为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干扰了大脑内部正常的信息交流,导致其宿主产生有利于病毒传播的疯狂行为。
当研究人员把狂犬病毒的一小段糖蛋白注入老鼠的大脑时,老鼠开始比对照组的老鼠跑动得更多。这种行为也可以在感染狂犬病的动物身上看到。这是第一个实验证据,表明了一种分子机制,可以诱导宿主发生有利于疾病传播的特定行为变化。
狂犬病人会学狗叫和咬人吗?
在网上经常流传一些短视频,声称展示的是狂犬病人会学狗叫和咬人。然而多年来在我看到过的此类视频中,最终没有一例可证明确实是狂犬病人在学狗叫或咬人。其中有些是精神病人在从精神病院逃出后抗拒管理人员的“抓捕”,有些不过是一些穷极无聊的社会闲散人员的恶作剧,当警察一出现就立即逃之夭夭。
狂犬病人受狂犬病毒的影响在行为上确实也会发生改变,多数改变与在动物中发生的改变相似:患者开始出现幻觉、谵妄、幻听等症状,同时对于光、声音、水、风等外界刺激的反应变得更加激烈,其中对水的反应最剧烈。因迷走神经核、舌咽神经核及舌下神经核受损,引起呼吸肌、吞咽肌痉挛而出现恐水、吞咽-呼吸困难等症状。尤其恐水是绝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的症状,该表现为确认罹患狂犬病与否的重要症状之一,因除狂犬病外尚未在其他疾病中出现。此恐水表现相当多元,举凡喝水、流水声、看见水或听到水字都可能导致咽喉肌严重痉挛,此时患者常常因喉部严重痉挛而窒息死亡。
由于脑部已受侵袭,加上咽喉疼痛肿胀而缺氧,脸部会出现扭曲表情并烦躁不安,会突然出现冲动的失控场面如发狂大吼(但从未见学狗叫)、发生自残等行为,此外还会因持续高烧而大量出汗导致脱水。大部分病患在此时期因高烧与神经破坏,随时可能死于中枢神经衰竭、呼吸衰竭、心脏衰竭或高血压、大型中风。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期病人变得暴躁,可能具有攻击性,但从未见有咬人的企图或实际行为。另外,中期的病情随时有可能急转直下,导致病人突然死亡或快速进入末期。
总之,狂犬病毒会导致狂犬病人行为的显著改变,但狂犬病人总体来讲神志始终还是清楚的,不会学狗叫和咬人。
参考文献:
Karsten Hueffer, Shailesh Khatri, Shane Rideout, Michael B. Harris, Roger L. Papke, Clare Stokes, Marvin K. Schulte. Rabies virus modifies host behaviour through a snake-toxin like region of its glycoprotein that inhibits neurotransmitter receptors in the CNS(狂犬病毒通过其糖蛋白中类似蛇毒素的区域来改变宿主的行为,该区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递质受体). Scientific Reports, 2017; 7 (1) DOI: 10.1038/s41598-017-12726-4,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7/10/171011091847.htm
相关博文:
狂犬病毒诱发狂躁行为的分子机制 2019-12-1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1210266.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17: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