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产妇对胎儿和新生儿提供的抗感染免疫保护(7)
Maternal immune protection against infectious diseases
前言:来自美国杜克(Duke)大学和康奈尔(Cornell)大学的研究人员于5月11日联合在专业杂志《Cell Host & Microbe》上发表综述论文:Maternal immune protection against infectious diseases(孕产妇对胎儿和新生儿提供的抗感染免疫保护),对提高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免疫力的相关方法和机制进行了系统而又深入浅出的介绍。以下分若干次介绍此文的主要内容。
摘要
1. 母体在产前的抗感染免疫的机制
1.1. 母体与胎儿界面的先天免疫防护
1.2. 母体抗体经胎盘转移的机制
1.3. 经胎盘转移的抗体对新生儿具有全球重要性病原体的作用
1.4. 妊娠期间能垂直转移的母体细胞
2.母体在产后的抗感染免疫的机制
2.1母乳抗体的被动转移
2.2 母乳中的淋巴细胞
2.3 B细胞和T细胞
2.4 母乳的其他成分
2.5 母乳传递的抗新生儿病原体抗体的作用
3. 通过接种疫苗加强母体对婴儿的保护
3.1.主动免疫策略
RSV(呼吸道合胞病毒)
CMV(巨细胞病毒)
HIV(艾滋病毒)
Influenza virus(流感病毒)
ZIKV(寨卡病毒)
SARS-CoV-2(新冠病毒)
粘膜疫苗接种以增强乳汁抗体
3.2.被动免疫策略
ZIKV(寨卡病毒)
CMV(巨细胞病毒)
SARS-CoV-2(新冠病毒)
4.1 婴儿通过口服获得单克隆抗体
4.2 婴儿通过系统途径获得单克隆抗体
4.3 婴儿通过母乳获得单克隆抗体
5. 结论
2. 母体在产后的抗感染免疫的机制
图2. 母体免疫经人乳的转移
(A) 母乳中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成分。
(B) 在乳腺中受体介导的抗体被动转移的机制。
(C) 母乳成分对婴儿肠道的免疫调节作用。
2.2 母乳中的淋巴细胞
对人乳免疫的研究不足的一个领域是细胞成分。人类母乳中大约含有102- 105个有活性的白细胞/mL,这一数值因哺乳阶段、母婴感染状况和个体差别而异。母乳中白细胞微嵌合现象(microchimerism)及其对新生儿免疫状态的影响已在动物模型中得到证实;然而,在人类母乳中白细胞的微嵌合现象尚未得到最终证实。最近的一份报告发现,母乳中白细胞微嵌合现象在3月齡时就会增加,并且与母乳喂养呈正相关,这表明人类的母乳衍生的母体微嵌合现象极有可能是存在的。
2.3 B细胞和T细胞
除了ASCs(抗体分泌细胞),母乳还富含记忆B细胞,这些细胞与循环系统中的记忆B细胞不同,它们表达粘膜黏附标志物,如a4b7、a4b1和CD44 。然而,母乳B细胞中的记忆B细胞富集机制以及乳腺是否维持着记忆B细胞的常驻池(resident pool )尚不清楚。在母乳有活性的白细胞中,5%- 10%是T细胞,它们也不同于血液中的T细胞。例如,母乳富含效应记忆细胞群,与母乳B细胞类似,高表达黏膜回归标记(homing markers)。CMV (巨细胞病毒)、EBV(EB病毒)、HIV(艾滋病毒)和流感病毒特异性T细胞在母乳中检测到的频率高于在外周血中,并在母亲或婴儿感染时检测到的频率增加。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作者在哺乳母亲接种SARS-CoV-2(新冠病毒) mRNA疫苗后的母乳中发现了spike(剌突蛋白)特异性T细胞。这些T细胞都一致地是效应记忆T细胞,它们表达黏膜回归标记物CCR9和CD103的水平与循环T细胞相比有增加。有趣的是,CCR9的表达与分娩以后经过的时间和第二次接种疫苗以后经过的时间有关,这进一步表明乳腺是一个黏膜部位,该部位的T细胞在受到刺激后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成熟。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S N Langelet al., Maternal immune protection against infectious diseases, Cell Host & Microbe, 30(5):P660-674, MAY 11, 2022,
DOI: https://doi.org/10.1016/j.chom.2022.04.007
相关博文:
孕产妇对胎儿和新生儿提供的抗感染免疫保护(1) 2022-05-28
孕产妇对胎儿和新生儿提供的抗感染免疫保护(2) 2022-05-29
孕产妇对胎儿和新生儿提供的抗感染免疫保护(3) 2022-06-02
孕产妇对胎儿和新生儿提供的抗感染免疫保护(4) 2022-06-04
孕产妇对胎儿和新生儿提供的抗感染免疫保护(5) 2022-06-06
孕产妇对胎儿和新生儿提供的抗感染免疫保护(6) 2022-06-08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13: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