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闻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vhere

博文

科学哲学视角下的“科学理论的正确性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判断”

已有 717 次阅读 2023-11-17 00:5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在科学网首页看到博文科学理论的正确性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判断

个人研究领域:情报学理论与方法,对科学哲学略有了解,批判性陈述如下:


命题:科学理论的正确性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判断,相较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更严格,因为用“科学理论”和”实验“做了更严格的限定。


前言:命题本质是科学实在论

如果一个科学理论,经受住严格实验的检验,取得了辉煌的预测成功,那么,我们便不能使用“巧合”“奇迹”来否定这个科学理论的正确性,或者说,真理性。这样的命题实质上是:“非奇迹”的“真理实在论”的观点。


科学实在论的科学史反例

1.一个科学理论可能完全是错误的,但理论在经验上,依旧非常成功。

极端案例比如:许多科学理论的核心解释并无所指(不存在),却仍能够实现成功的预测,科学哲学家劳丹列举的例子包括:燃素理论、热质说和电磁以太。

2.一个低层次现象定律,通过可以获得经验的准确性。

托勒密的地心说模型的巅峰,就是精确预测日食和月食,至今依然使用依然可行,另一个例子,是我们的中学生依旧在学习牛顿力学,并非牛顿力学具有真理性,而是其中的数学结构与后继理论(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具有连续性,具有教学和使用便利。

科学史表明,成功的预测(实验或实践)并不能可靠地指示真理,我们把今天最好的理论当作“真”就是在否认这个历时教训。

实验只是建立科学理论的适当基础而已。


“真理实在论”的评判性观点

工具主义立场:理论只是帮助我们的工具,不过是“有用“或者“无用”,不要攀扯”真理“。

自然本体论态度:判断真理的标准本身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因果机制的真理主张:高层次理论最好有诸多低层次理论拱卫,这样的高层次理论,姑且可以称为"真"的

结构实在论:取得经验成果的理论,至多,看作理论中的”数学结构“取得了成功

建议科学家做一个”反科学实在论者“:科学史表明,在一个时期最受尊敬的理论,后来总是会遭到修改或抛弃(网上看到有人归纳,绝大数理论的”有效期“是20年左右)。我们把科学理论最好看作脚手架,一旦超过有效期,没有也行,我们要做好它们被修改或抛弃做好心理准备。(费曼大概有这样的陈述”所有的科学知识都是不确定的“)


为什么坚决反对“真理实在论”?

第一:科学实在论,意味着有”真理“,那么,在相较于自然科学不那么”科学“的社会科学领域,也倾向存在”真理“。

社会科学的”真理“往往成为”权威“合法性的来源:一些人声称把握了真理,并且根据真理行事。基于”真理“的宏大叙事,诸如”最终必定如何“的口号,往往将拉开总体秩序悲剧的序幕(总体秩序的悲剧,我以前的博文解释过)

第二:阻碍”创新“

人类有一种执拗,总是希望找到一个坚实可靠的认识基础,以便在此之上“安心”建立辉煌建筑,这是笛卡尔以来的基础主义观点。

我们似乎更有这样的倾向: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我们为了获得确定性,倾向把自己置于他人号令之中,“领导”“专家”“老资格”也偏好使用“真理”来压服而不是....等等,我们非常容易躺在“真理”之上,安逸的做一些移植和演绎的研究,这不仅滋生“权威”,人们批判性的思维和勇气,也日渐稀薄


其他建议:招募创新型人才时,可以考一考科学实在论的问题,比如:如何看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如果是反实在论者,一定是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具有潜在的创新可能性,因为,这个候选人不相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会批判的看待所有现存“真理”,这是颠覆性创新的前提


科学哲学反思科学,1980年以后,反实在论观点逐渐形成主题,建议研究生必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75429-1409941.html

上一篇:社会科学先驱们的伦理关怀
下一篇:S13总决赛T1夺冠有感
收藏 IP: 222.190.117.*| 热度|

2 王涛 农绍庄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2: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