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节阐述西方哲学如何建立起“知识信念Ⅲ”
前言,请参考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75429-1395087.html
知识信念Ⅲ:“单词”可以转换为一种基于统计逻辑的情景化表示形式(词向量)
古希腊时期的日常语言缺少规范,认识活动和论辩活动中“诡辩”时常发生。亚里士多德通过“十个范畴”开始了人类最早的语言规范活动。他引出人类认识的主要对象――“主范畴”实体,而“其他范畴”则是依赖实体的属性。同时,提出了科学研究根本原则:研究事物就是认识事物本质。
在认识过程中,近代哲学先驱培根意识到搅乱人们心智的不仅有语言问题,甚至人类理智本身都是存疑的。他总结“四假相说”揭示认识活动产生谬误的根源。其中“市场假象”“剧场假象”明确地指向外部环境因素――当身处市场或剧场时,情境因素不免左右认识主体对实在的理解。
中世纪经院哲学阶段,形而上学讨论必然涉及到宗教问题,当时的人们就认为“实在”可以进一步区分为“物质实在”和“精神实在”,“上帝”等精神实在并非有形,显然不能被人们直接经验到。洛克写作《人类理解论》为人类知识划界并开创经验主义,指出“名义的本质”是围绕事物各种具有可察觉性质的抽象观念,“名义的本质”是“物质的实在”之间的分界线,或者说,有外部经验才谈得上有本质。
“存在就是被感知”,尽管提出者巴克莱主教的初衷是为宗教辩护,但他的唯心主义认识论命题非常符合一般人常识:倘若一个“实在”完全无法被感知被经验到,那么这个“实在”是不存在的,或者,我们感知到围绕“某实在”的各种经验决定了“某实在”究竟是什么,就像日常生活中的“我说你猜”游戏。
分析哲学在19世纪末走进人们视野,分析哲学思想前驱弗雷格提出了分析哲学第一基本原则:语境原则,这条整体主义原则断言了人们不能孤立地去探求某个特定词语的意义,语词意义只有在上下文中才能成立。随后的分析哲学家不断发展语境原则,罗素认为“被定义的对象只是语境本身”、维特根斯坦的摹状词理论指出“用特征描述的方式来描述个体”、摩尔和斯特劳森认为“概念的分析,需要考察这个概念的相互关联,即在概念网络中加以理解”,总的来说,“对任何概念的分析,就是确认它在某个经验网络中的精准位置”是分析哲学家们共同信念。
通过上述西方哲学史的材料,我们可以一步一步考察出:认识本质→外部情境影响认识→有外部经验才有本质→外部经验决定本质→外部经验共同指向的坐标就是“本质”,那么,“单词”理所当然可以转换为一种情境化表示形式,经过数学降维处理后(数学变换总体来说,是保真的,虽然降维要失一些真),就是“词向量”。
---------
到这里,其实我挺难受的。
要知道,中国哲学主题是“人生问题的解决”,方法论是“关系”,而西方哲学是“知识问题的解决”....
按照我“先有知识信念,再有知识,最后有颠覆性创新”的构想,我认为....我们的文明非常非常困难出现....
(目前正在撰写,这是我毕业论文的第二个实证)
(本文有约稿,已经答应献给我的硕士培养单位,上海科技情报所《竞争情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