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闻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vhere

博文

为博士论文风险评估结果做辩护(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已有 469 次阅读 2024-12-4 15:0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我的博士论文《面向方法论知识的方法结构分析理论研究》已经历学院预评审、预答辩、外审、公开答辩。外审阶段,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的三名匿名专家分别给出了88、71、82分;公开答辩阶段,来自中山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财经大学、深圳大学的五位专家,五票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在学校上会前,学院进行了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审查风险评估,指出学位论文质量存在的风险点:

1.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更偏重实务和技术应用,但这篇论文主要聚焦在方法论哲学层面的探讨,如“新实用主义哲学”、“创新思维”等,无法有效关联管理科学领域的实际应用,会显得研究内容偏离专业方向。

2. 涉及哲学、方法论的内容引用较多,过多引用他人思想而创新不足,可能在查重或审查时引起相似性问题,可能具有重复研究的风险。

3. 论文可能缺乏明确应用场景,具有与管理决策实践结合不紧密的风险,影响论文在该领域的接受度。

4. 论文较多的关注于各类词汇的哲学文学解释,对于技术研究,对比试验等方法关注过少。高度抽象化的内容可能在管科领域不容易被接受。

5. 论文的理论概念描述过多,数据分析与预测结果分析较少。

       当时还看到这些风险点,我头皮发麻,当天就通宵写申诉材料。随后缓了缓情绪,决定在下一轮学院风险评估提交辩护。博士答辩,答辩本身就是defence,辩护之意,有来有回的学术辩护,也很正常。这次辩护的核心问题是:哲学和思辨,它们究竟如何作用于科学知识增长?辩护的真正对手是:哲学无用论

---------------------

       因为我接受过科学哲学训练,研究兴趣是“方法”一般性问题,自己所属专业(图情)也研究“学术评价问题”,所以整个辩护会比较深刻一点。

       注:我的博士论文等材料,早已上网共享,以往博客中有链接下载。

---------------------

理论上,每篇研究论文都记录了一套具有确定性的“方法使用行为”。从开源、广袤的论文数据中搜集方法使用行为的经验资料,能为相关管理决策实践提供依据。然而,方法使用行为经由作者语言表述,而语言存在含混歧义、能指所指不分等语言学问题,同时,不同学科领域在方法范畴、术语使用等问题上也存有分歧,这不免导致经验观察上的相对主义,自然,就谈不上进一步科学利用。人们尚缺少一种能够克服相对主义的知识组织方法,来刻画论文中的方法使用行为。

论文将认识论哲学主线上的语言转向(Linguistic Turn)、意向性(Intentionality)、价值规范(Value Norms)相应理论内容引入方法使用行为的研究,提出并建构方法结构分析理论:用“方法结构”来知识表征方法使用行为的逻辑构造,使之成为具有认识客观性的经验材料,并为其建立语言与思维和世界之间的联系。论文利用“方法结构”经验资料,发现和解决了知识管理、创新管理、科研管理中三个具体问题,检验了新理论解决管理决策实践问题时的有用性。

   综上论文简介,上轮评估提出风险点1、2、3、4、5,不符合论文实际情况,或者,与事实相符合但不适用于本论文的评价,逐条辩护(Defence),请参考附加页面。

1.1 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更偏重实务和技术应用”观点辩护

短语“实务和技术应用”可理解为,运用科学方法和技术解决现实中的管理决策实践问题,进一步抽象,可表述为:使用科学方法积累学科知识,进而促进学科理论的精致发展。

这种观点是对库恩科学发展模式的不完全概括。科学哲学历史主义学派认为:科学共同体成员以共同范式为基础,按照既定规则和标准从事科学实践,构成了学科的“常规科学和解谜(Normal Science as Puzzle-solving)”阶段,这个阶段工作占据学科绝大数比例的工作量。该观点没有统括另一项占比小、但分量更重,“科学革命(Scientific Revolutions)”性质的工作--新科学理论(方法)的创造工作。论文提出、建构、检验方法结构分析理论,为相应管理决策实践提供了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发明了新理论(方法),同样属于学科科学知识增长的范畴。

由于论文探究方法使用行为,解决其中一项管理决策实践问题,是科研管理中的论文创新性评价问题。这里补充对这种评价观点的进一步认识:

这种观念源于中国社会科学的实证主义倾向(P147,指论文147页,以下同),其主张积累式的知识增长模式、偏好科学方法等(P148)。

将“偏重”作为论文创新性评价依据,是以事实规范取代了价值规范(P25)。“事实规范”指将有权威来源的、历史流传久的、出现频率高的、实用效果好的看作“应当的”(P97),这是方法研究“两个教条”引发规范主义导致的结果(P56)。哲学上讲,“事实规范”缺乏规范性来源。

论文在管理启示中指出,实证主义主导的两种创新模式,忽视科学革命,会诱发学术内卷(P165)。论文第三个实证,提出了一种方法使用行为的价值规范理论,用于学术论文创新性评价问题(P135),为方法研究引入了价值规范(P47),可缓解学术内卷现象。

1.2 为“这篇论文主要聚焦在方法论哲学层面的探讨”观点辩护

出于四个原因,论文需要聚焦在方法论哲学层面的探讨。

(1)研究对象特殊性

方法使用行为,是科学知识的生产行为,也是人类认识世界、应付世界的行为手段。我们不可能剥离关于人类认识能力和中间桥梁的讨论、孤零零地探究方法使用行为(P177)。

人类认识能力,指西方哲学主线中关于认识本身的知识、对认识的认识、对认识规律的认识,王路教授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属于认识论、知识论哲学的内容(P52),例如术语“实证主义、经验主义、科学实在论、主客二分”,它们指示了一种人类认识能力、也构成相应科学方法的哲学基底。

中间桥梁,指科学哲学相关理论。完备的科学理论需要具有连接研究对象及其可公共观察经验现象的通道,这个通道就是方法(P12),没有方法的理论一般称为“假说”。科学哲学探究“科学理论”一般性问题,论文探究“方法”,自然不能避而不谈科学哲学有关理论。

(2)发明理论的需要

不同于方法改进(P149)、方法移植(P149)两种创新模式,发明一种前所未有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关键在于完成研究对象的本体论转换,即:摆脱传统思维束缚,以新眼光看待事物、重塑看待事物的观念,才会带来新的世界图景、形成破坏性的科学革命(P166),本体论转换包括两项工作--反思旧观念、重建新观念。

看待“方法使用行为”的世界观发生格式塔转换,需要一种世界观理论作为反思方法和重建依据。论文提出方法研究观念存在的两个教条(P23),需实现方法观念和研究形态双重转变(P32)。论文利用新实用主义哲学反思了传统方法研究观念的局限性(P56)并在此基础上重建了方法研究观念(P58)。

(3)思辨研究需要

科学理论的原始创新,仰仗思辨研究,依赖思辨方法。按照研究生教材《管理研究方法论(第三版)》的观点,这是科学研究、科学方法无法替代的内容。思辨方法不是“主观臆想”,需有严格哲学依据,思辨研究需借助哲学力量(P160)。

(4)进步性要求

根据科学哲学科学理论进步性的观点,任何发明理论需要检验其进步性,其中一项评价内容是:能否较于前驱理论(竞争理论),是否能否产生更多经验、导致新事实的发现(P45)。论文为说明这种观察的嵌套性、理论相互支持性等,需要在新理论框架中说明以往的旧理论。因此,论文提出方法结构分析理论,需要说明其如何兼容相关的旧方法论理论。

1.3 为“新实用主义哲学,无法有效关联管理科学领域的实际应用”观点辩护

观点不正确。

(1)任何科学理论(方法),都有其哲学预设。

谓预设(presupposition)就是把毫无疑问地认为是真的东西作为某个结论的前提,它是一种确定无疑的信念。任何科学理论(方法)都预设了某种语境特征的规定,它是科学合法和必须的组成部分,预设往往是哲学上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形而上学命题,也称作世界观。

简言之:无法直观感受,不代表无法关联。反之,任何科学理论都有其哲学预设,哲学预设在抽象层次上发挥作用,它们提供整体性的哲学和理论导向。

(2)世界观的改变,需要依据世界观层次的哲学理论

原始创造最重要工作是完成研究对象观念上的格式塔转换,对应于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第十章的“世界观的改变”。就像哥白尼、拉瓦锡的工作,他们并非改变了世界,而是推动人们改变关于这个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种类的视界。论文发明方法结构分析理论,需要推动改变看待“方法”的世界观,这里需要一种世界观哲学理论来支撑,论文选用的是新实用主义哲学。

(3)新实用主义哲学是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的“直系后代”

中国学术界熟悉“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如果相信两方法论哲学在最高层次上影响管工,并与管工实际应用紧密联系,那么,新实用主义同样能够,因为新实用主义哲学是两者的直系后代。

认识论哲学主线上,逻辑实证主义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新实用主义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哲学史中,新实用主义哲学家们终结了逻辑实证主义。以下依据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分析哲学教程》简述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第一代实证主义来自孔德的实证哲学、第二实证主义来自马赫的彻底的经验主义、第三代实证主义,也叫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也是第一场分析哲学运动;分析哲学以“逻辑的方法”研究语言问题以及相关哲学问题,这些问题逐成为语言哲学基本问题;以分析哲学方法分析知识现象,并逐步专门化,形成了科学哲学。实用主义与分析哲学交流中,逐步形成了新实用主义。简言之:新实用主义哲学是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的后继形态(P71脚注)。

论文指出:基于哲学本性,借后继者反思其前驱,即以新实用主义哲学反思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具有先在合理性(P161)。

(4)“哲学无用论”观点长期存在,有其合理性

首先,论文通过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为我国方法研究“重实践轻理论”现象,提供了一种解释:中国学者“追求有实用”是有中国哲学依据的(P26),同时,诸多原因导致“哲学无用论”长期存于中国学术界(P178)。

其次,哲学主线上的认识论内容,在学术创造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指出:学术领域,全然的创新不存在(P89)。哲学主线上认识论内容,不仅在创造活动中发挥知识信念的作用(P86),也为创造提供参照系、叙事立场和研究发力方向(P42),也可以拆解为思辨的具体方法(P180)。

第三,哲学主线上的认识论内容,确实不容易看清楚与实际的联系。论文指出:哲学主线上认识论内容,是关于人类先验认识问题的研究,与具体经验没有关系。这种脱离经验的一般性关注,可以投射并作用在广袤的经验层面。因此,哲学思想中的碎片,经由领域专家之手,加以领域化、经验化、具体化,就可以发展为科学理论。

最后,论文第二个实证,检验了方法结构分析理论的解释研究用法。借助实例解释上述论点(P129)。论文知识的维度上,合理解释了为什么ChatGPT没有创造在中国,正是由于缺乏赋予研究者“可以这么试试”的底气和“这么试试没错”的力量的哲学内容,论文从三个视角提供了相应管理决策实践意义上的建言献策。

1.4 为“创新思维,无法有效关联管理科学领域的实际应用”观点辩护

观点不符合论文实际情况。

(1)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研究,联系紧密

创新管理研究,指在管理学科范畴内探讨各维度对创新的共同作用。论文探究“方法使用行为”,是关于科学知识的生产行为,与创新思维紧密联系。

科学哲学将科学方法看作一种蕴含发现逻辑的东西,科学史则表明创新与方法有着紧密联系,然而,人们忽略了方法研究和创新管理的交叉地位:已发生的原始创新,从方法知识角度来讲究竟“何以可能”,通俗来说,从知识维度去解释创新主体为何这样而不那样行事,又或,为何西方创新主体可以设想如此行事(P24),中西创新主体之间究竟存在哪些知识上的差距?

“何以可能”与管理决策密切联系,通过探究“何以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传统继承康德哲学。“何以可能”讨论事物现象的存在与认识,“何以可能”讨论相应实践,前者逻辑在先(P28脚注)。管工语境中,只有弄清楚创新事物“何以可能”,才能逻辑推出“何以可为”,即管理科学意义上的政策建议。

(2)“创新思维”议题容易打上玄谈标签,有科学史原因

“创新思维”一般在学科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相关管理话题的论文中泛泛提及。容易被打上玄谈标签,有其科学史原因。

“创新思维”最早引起中国学术界关注,重要源头是钱学森先生提出思维科学的见解,钱学森曾试图破解人类“创造”的奥秘、发现“创造”的规律(P40脚注)。更深的历史背景是爱因斯坦将“创造性思维”推上了学术舞台,激发世界学者探究创造性思维的热情,例如直接启发了波普尔开启了其证伪主义(P178脚注)。但是“创新思维”的两条旧的研究路径都不尽如人意。

其一是科学主义的,钱学森思维科学由实证主义方法论主导研究,人们以主客二分、身心分离方式探究思维问题;其二是心理学的,人们用“直觉、灵感”来搪塞难以言明的创新发生学原理,这类研究倾向使用心理学解释方法,又或,依托科学史案例含混诠释顿悟在创新中发挥的作用(P24)。两条研究路径都在试图为“创新”寻找一个本质,所形成的结论很难加以借鉴或模仿、不能执导人们究竟如何解决问题,缺乏工具意义。无限度地讨论就是在水中捞月,这也导致钱学森思维科学正逐渐淡出学术界视野(P179),“创新思维”议题容易打上玄谈标签。

从哲学上讲,两条研究路径预设了“创造有本质”,这种本质主义想法自身存在问题:通过把握本质批量制造出来的“原始创新”,便不是原始创新(P58)。按照叔本华和海德格尔的观点,存在和存在者,是两种不同层面的东西,我们把握的是摆在面前的实体(存在者),而不是“存在”。“存在”不是凝固下来的对象,是隐而不显的,是主体自身的(P58脚注)。

(3)论文具体做法

首先,在建构理论阶段。论文为方法研究引入分析哲学的意向性,用来克服有关本质主义和心理学解释(P46)。分析哲学视域中,只要澄清“方法使用的语言”就能达到对“方法使用的思想”的理解,而意向性就是联通思维于存在的桥梁:论文中的方法结构现象于创新主体的思维,两者在意向性上具有逻辑同构关系,借到逻辑同构关系就能显现创新思维中的隐形知识。

其次,在理论建构阶段。论文提出创新思维可知论,以方法结构打通“存在与思维”(P81),包括:方法划界假说、知识信念假说、隐形知识信念显示方法。

在检验理论阶段,论文以大语言模型ChatGPT为例,通过其方法结构表达式解析“何以可能”背后发挥引导作用的知识信念内容及其历史生成(P120)。并从多角度推出“何以可为”的新知识:就案例,分别从竞争情报、科研管理和服务、高校教育三个不同视角提供管理科学意义上的政策建议。

2.1 为“涉及哲学、方法论的内容引用较多,过多引用他人思想而创新不足”观点辩护

    观点不正确。

(1)科学研究无时无刻不再使用或模仿哲学的语言、哲学的谈话方式,只是研究者处在“无意识”当中。出于专业素养,作者将其显现出来

我们并没有关注到哲学对科学深刻又直接的作用,有两个原因:其一,如前文追求实用的传统,使得一种哲学观念发展到应用层面,看得见、摸得着、有实用、成熟定型,才引起广大中国研究者们的兴趣和扎堆介入(P178)。其二是“无意识”,弗洛伊德发现了“无意识”,荣格关注到了“集体无意识”,拉康则提出了“象征系统”。拉康把语言看作交流的特洛伊木马,免费提供给我们使用,一旦接受,我们就被殖民化了,一旦主体持续服从以语言为代表的象征系统,就会导致无意识的产生。简言之:我们在科学活动中一直在使用或模仿哲学的语言,但就像被困在范式里的研究者,“他们不知道,但他们正在做”的状态。“无意识”包括两个层面。

微观层面的“无意识”。作为术语的“概念”、“形式”、“范畴”,到“经验事实”、“感觉材料”、“感官经验”、再到“实证”、“证伪”、“逻辑”等等,无一不来自哲学,它们共同构成了科学研究中谈论和认识世界的元语言。此外,论文使用到的八种概念分析方法,亚里士多德的“分析”、弗雷格的“分析”、早期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分析”等等(P43),研究者使用它们主要源于对其他研究者的摹仿,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无时无刻在使用或者模仿哲学的语言、哲学的谈话方式。

宏观层面的“无意识”。哲学与科学相互推动。两者联系最紧密交互处是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科学哲学专门探讨科学本质、科学知识的结构和发展等一般性问题,具体体现为科学认识活动的基本规定,比如科学理论应当具有怎样的结构、科学理论的进步标准等等,这些基本规定来自科学哲学。这些基本规定自身建立在科学的基础,指示着科学应当如何具体展开。当它们一经建立并被接受,就会促使科学思想地进一步发展。由于它们以观念的形式出现,而观念更替相对缓慢,研究者同样在“无意识”中遵循着这些认识活动的基本规定。

论文探究“方法使用行为”,专业素养促使作者能够克服这种无意识,将它们规范的显现出来。

(2)哲学和科学属于两个不同范畴,与创新性评价问题无关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方法)都有其哲学预设,但学术界从未将他们的发明功劳归功于相应哲学家身上,或者提出“由于引用哲学思想,而认定创新不足”的评价。这是由于哲学和科学属于不同范畴。

科学研究是经验的,是关于经验认识的研究。与之对应的哲学形而上学研究。哲学形而上学研究是关于人类先验认识问题的研究,与具体经验没有关系,是脱离经验的一般性关注,而不同社会分工的领域专家负责将哲学思想加以具体化、经验话,形成科学的理论与方法(P180)。

由于两个范畴的天差地别,没有专业训练,人们很难将两个范畴联系起来。由此,学术界普遍存在“哲学无用论”观点,同样,而哲学家团体也认为“哲学不能烤面包”。

3)论文一个意图旨在更新观念,说明哲学内容在科学创造中作用

在由“两大变局、原始创新能力薄弱、卡脖子”等大词描绘的时代背景中,论文发明方法结构分析理论,一个意图就是为了让人们看清哲学在科学创造中的重要作用。

论文提出的未来工作中,包括了:恢复形而上学的学术地位(P177)、复兴钱学森思维科学(P178)、充实学术创造有关理论(P180)。因此,强化了引用行为,力图让读者清楚所有来自哲学的依据。

2.2 为“可能在查重或审查时引起相似性问题,可能具有重复研究的风险”辩护。

    观点不符合论文实际。

    (1)学校毕业论文系统已安排查重,约4%。

(2)论文综述部分指出:放眼整个中国社会科学领域,方法元问题研究不足(P20)、本体论转向范畴的研究都很少见(P21),一个原因是我国社会科学主导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实证哲学(P19)。

3 为“论文可能缺乏明确应用场景,具有与管理决策实践结合不紧密的风险,影响论文在该领域的接受度”观点辩护

观点不符合论文实际。

首先,“方法使用行为”是独特的生产行为,任何形式研究都兼具方法论价值和管理学意义。学术界内部,人们在主观的、不精准的“方法使用行为”经验材料基础上,提出学科发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建言献策,是历史悠久的学术传统。论文为提出研究问题,梳理了学术界这类方法研究(P5)。

其次,论文第三章建构方法结构分析理论,随后在第四、五、六章,分别使用方法结构分析理论去发现和解决知识管理、创新管理、科研管理中的三个具体问题。三个实证,除了展示创新点、证明理论进步性,同时旨在指导人们如何利用其解决实际问题。三个问题有明确应用场景,与管理决策实践联系紧密,如下:

(1)第四章:知识管理问题

论文提出方法结构分析理论的一个创新点是,为方法研究引入语言转向,以主体间性摆脱相对主义(P46),直接结果是:提供了一种“方法使用行为”的知识表征方法,使学术论文中的“方法使用行为”成为可共度的经验材料,相应认识活动便具有了客观性。

第四章中,论文选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我国图书情报领域中的方法结构现象为研究对象,从4082篇研究论文中解析它们的方法结构现象,并从四个不同视角分别提出管工意义上的建言献策。

(2)第五章:创新管理问题

提出方法结构分析理论的一个创新点是,为方法研究引入意向性,克服本质主义―心理学解释(P47),直接结果是:可利用方法结构现象、创新主体思维在意向性上的逻辑同构关系,显现创新思维中的隐形知识。当把握具体创新事物“何以可能”,就可以逻辑推导“何以可为”,即管理科学意义上的建言献策,为创新管理研究拓展了一条解释学路径。

第五章中,论文以大语言模型ChatGPT的方法结构为研究对象。首先,在知识维度回应“何以可能”:西方研究者如何可能想象此事物,他们比中国研究者究竟多出了哪些知识?论文为激活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从三个不同视角推论“何以可为”,即管理科学意义上的建言献策。

(3)第六章:科研管理问题

提出方法结构分析理论的一个创新点是,为方法研究引入价值规范,走出单一的事实规范研究(P47)。第六章中,论文选择社会科学研究论文创新性评价方法为研究对象,发明基于方法结构的证伪主义创新性评价方法。

学术创新性评价问题是学术界长期关心的科研管理难题,评价方法与“破五唯”等学术顽疾有关,显然与管理实践结合紧密,这里不再赘言。

4 为“论文较多的关注于各类词汇的哲学文学解释,对于技术研究,对比试验等方法关注过少。高度抽象化的内容可能在管科领域不容易被接受。”观点辩护

无论在科学哲学,还是管科内部,统一观点是:发明和创造理论依靠的不是科学方法,而是思辨方法。论文提出、建构、检验方法结构分析理论,主要使用思辨方法,而使用思辨方法的关键在于:说清楚如何思辨。

简言之:第一句话,符合实际但不适用本论文的评价;第二句话,属主观推论。两句话都与论文创新性无关。辩护如下:

(1)两句陈述均与论文创新性无关

     如果我们承认论文质量评估中的“质量”两字围绕学术创新性,那么,理性的头脑都会赞同:现象与推论,都与学术质量没有任何充要关系。富有科学史知识的头脑,会浮现出大量的科学史事实来证伪这种联系。

(2)管科观点:发明和创造科学理论,需使用思辨方法

按照研究生教材《管理研究方法论(第三版)》原话。第33页:尽管管理研究方法论着重于讨论科学方法在管理领域中的应用,但思辨研究的结果无疑应属于管理研究的成果。德鲁克的“有效管理者”等一系列管理著作、马斯洛关于人的不同层次需求的理论,西蒙的有限理性论和经济组织内部决策过程的论述等…可以说这些大都不是科学研究型的著作,没有甚至不可能用观测数据来证实它们所提出的观点,主要是靠著者个人洞察力和思辨研究取得的成果。

(3)科学哲学视角:发明和创造科学理论,需使用思辨方法

首先,科学知识的增长,是一种非积累性的增长模式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将“渐变”看作是对摇摇欲坠老范式的尽力拯救或者徘徊发展,“突变”则看作新的出路,两者的循环往复的更替构成科学发展的一个个环节。波普尔在《科学发现的逻辑》中将科学进步描述为一种间断、跳跃和突变的过程。劳丹在《进步及其问题》中虽然指出科学革命不必定导致科学进步,但赞同科学进步仍然体现为非积累性的进步。

简言之,科学发展经历漫长的常规科学阶段:人们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在范式驱动下铺开研究活动。常规科学被看作是一个追求理论迫近和完善的缓慢过程,而科学革命本质上,就是在汇总反常现象基础上,完成新旧观念的转换。距离我们最近的科学史案例是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探索蛋白质方式的观念发生更替,旧范式价值就发生急剧贬值。

其次,科学革命的标志,是完成观念的新旧转换,依赖的不是科学方法

根据真理符合论观点,遵照使用范式约定的科学方法展开研究,必然导致两种学术创新模式:其一,移植研究,指在已验证的“方法结构―适用范围”内解决问题,创新点在于变化研究对象和问题。其二,特设性修改,指通过线性堆砌现成方法、增加研究论文方法结构的整体复杂度来实现创新。

在社会科学领域,移植研究利用了社会科学的对象和论题具有无限丰富性特征,而特设性修改是一个无穷的增殖链条,这样的创新可以永远持续下去,但这种模式会增加方法结构针对性,进而减弱普适性。两种创新模式分别对应“不断复制”和“精细化”现象,这种内部不断复制和精细化的现象,就是学术领域中的“内卷”。

第三,使用范式约定的科学方法,并不能导致原始创新

方法是人类应付世界的行为手段,它是经过思维的东西,一切原初的、深刻的认识和真正的智慧都被创造者省略掉,创造者保留下来的仅是一组精炼后的、优化的可执行程序。研究者使用成熟方法,就意味着戴上了方法发明人定制的眼镜(脚镣),使用规定好的范畴、概念、思维模式来应付世界。科学方法是一个生育程序,只要将对象塞入到恰当的模具中,就能程序化出产相应的新知识,然而,只能产生出略有才华的作品、对创造者的模仿和一切旨在为现时需要和当下事物服务的东西,这些东西与创造没有关系。

科学方法存在目的,就是在未来某天“否定自身”:科学方法通过大规模知识生产积累反常现象,当反常不可调和,就等待范式革命来否定自身。

第四,新旧观念转换,依靠的是前科学方法,即思辨方法

“前”指逻辑在先,而非其他负面意味。原始创新的发生看作不同范畴、层次和类型的经验和智慧要素在人脑中碰撞和反应后的结果,是一个解构和重组的过程,这个创造过程采用的是非线性思维,非线性思维是一种相互连接的,非平面、立体化、无中心、无边缘的网状结构。论文主要采用思辨方法,实践过程是就是一个实例,说明创造活动的非线性特征。

最后,“思辨”不是主观臆想。“辩”需要理据,思辨素材必须是哲学形而上学的内容

思辨方法、思辨素材,它们类比:不同类型武器、匹配任务的不同类型弹药。

科学研究是经验的,是关于经验认识的研究,与之对应的形而上学研究。形而上学研究是关于人类先验认识问题的研究,与具体经验没有关系。这种脱离经验的一般性关注,可以投射并作用在广袤的经验层面。形而上学的一般性,能够在创造活动中发挥知识信念功能、引领经验层面多样性的繁荣发展。

哲学家研究认识问题过程中使用到的方式方法(碎片)、理论成果(整体)都可以转化为思辨(维)方法。不同社会分工的专家推动其进一步转化:哲学家发展出相应哲学理论、领域专家发展出经验理论与方法。

(4)使用思辨方法,需要说清楚如何思辨。

《管理研究方法论(第三版)》第10页,思辨方法的特征是无法清晰表达思考的过程和步骤。这些特点带来思辨结果的歧义性和不可检验性。第31页:管理科学方法和思辨方法之间存在着转化关系。任何现象一旦能说清楚,用语言和文字表达出来就属于科学方法之列,目前智能用直觉判断和思辨法研究的问题,研究成功并解释清楚后可能就成为以逻辑思维表达的科学研究内容。因此,论文需要对相应哲学内容进行详细解释。

(5)“论文较多的关注于各类词汇的哲学文学解释”是思辨方法导致的

思辨方法,不是主观臆想,需要有明确的思维方法和依据。

3.1.11)章节为例(P73)。这一小节哲学论证“方法术语命名活动不可控”,构成“方法术语无法真正统一规定”的命题集合的一部分,后者又构成方法结构分析理论的基本立场:方法结构语言观。

这一小节,具体思辨方法是穷举归纳法,穷举归纳法在逻辑上担保必然性。具体思辨依据包括: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命名理论The Historical and Casual Theory of Naming)、普特南的语言劳动分工假说(Division of Linguistic Labor)和因果指称理论(Putnam's Causal Theory of Reference)、塞尔的说话意图理论(Speaker’s Intention)。上述分析哲学理论联合起来,说明“方法术语命名活动不可控”。论证过程中,需要提及它们的上游的两个范畴术语:语言内在论(Language Internalism)和语义外在论(Language Externalism)、它们的思想前驱弗雷格和罗素开创的摹状词理论(Theory of Description)、并以“元分析”命名情况的科学史案例,举例说明方法术语命名活动不可控。

综上,“论文较多的关注于各类词汇的哲学文学解释”是思辨方法导致的。

(6)为说清楚表达思考的过程和步骤,论文进行的宏观层面工作

研究思路有关章节,论文根据创造四阶段模型,说明“方法结构”构思的四阶段思路(P31);研究方法有关章节,论文明确指出研究主要使用思辨方法,对思辨方法表现形式、详情、思辨方法存在的隐患进行了说明(P42);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章节,论文分别对“形而上学”等诸词进行概念界定(P52)。

5 为“论文的理论概念描述过多,数据分析与预测结果分析较少”观点辩护

观点属实,但不适用于本论文的评价。

(1)科学哲学要求:发明理论学说,需提供典型范例使人们相信其用处

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The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Scientific Theories)是科学哲学中心议题。科学哲学认为,对于任何新理论学说而言,至关重要的进步性要求是:最大程度上展现创新理论的特质,增进人们对创新理论的信心。论文在研究内容章节指出“设计实例检验理论的进步性”(P39)。

(2)管工专业包括三种研究类型

按照研究生教材《管理研究方法论(第三版)》原话。第34页,管理领域的问题错综复杂,然而任何一个复杂的管理问题都可以从不同观察角度和不同层次去研究,求得新的发现。探索新知识的视角和层次不同,研究方法便各具特色,这意味着管理研究可以归结成不同的类型。第37页,按研究问题的客观性分类,可分为描述型、解释型和推测型、规范型。

(3)论文发明新理论,旨在最大程度为人们建立关于创新理论的信心

检验方法结构分析理论的指导方法论是:马赫的思维经济原则(Principle of Economy Thinking)。思维经济原则引导论文作者以最小工作量,为人们建立关于创新理论的最大信心。论文在研究思路章节提出理论检验的规划(P37)。为系统展示理论用法的丰富性,论文三个实例,分别对应管工专业三种研究类型。

(4)论文三个实例的对应关系

论文第四章对应描述型研究。这类研究收集数据以检验有关研究对象状态的假设,它回应who,what,where和how much之类的问题,旨在将现象和事件描述和识别清楚。第四章有充分理由(P101)选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在我国图书情报领域中的方法结构现象为研究对象,论文从4082篇论文中收集方法结构的经验资料,在数据基础上从四个视角提供相应新知识(P110)。第四章包括量化分析,同时,利用到了深度神经网络等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论文第五章对应解释型和推测型研究。前者回答why的问题,在描述清楚现象和事件以后深入探索现象和事件之间的关联,后者判断今后或者其他情境下会出现怎样的后果或状况。第五章有充分理论(P121)选择大语言模型ChatGPT的方法结构为研究对象。论文分为两个研究阶段,第一阶段,刻画ChatGPT方法结构抽象表达式,同时,收集违反常识直觉的困惑,形成待解释问题组,随后,运用知识考古学方法,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中,解析“何以可能”背后发挥引导作用的知识信念内容及其历史生成。第二阶段,为激活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从科研管理、人才培养不同视角推论“何以可为”新知识。

论文第六章对应规范型研究。这类研究回答“应该怎样”或“应然”的问题。论文有充分理由(P135)选择社会科学研究论文创新性评价方法为研究对象,论证方法使用行为的价值规范理论,发明基于方法结构的证伪主义创新性评价方法研究。

(5)“数据分析与预测结果分析较少”是研究目的导致的

论文旨在发明方法结构分析理论,第三章使用思辨方法提出并构建理论。论文第四、五、六章旨在检验方法结构分析理论,分别对应管工三种研究类型。总体研究目的导致形成该观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75429-1462916.html

上一篇:方法视角的书评:《库恩砸来的烟灰缸:范式革命的反思》
下一篇:哲学对科学创造的孕育作用:以互联网为例
收藏 IP: 49.93.153.*|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0: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