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建亭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iaojt 西安大兴医院脑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

博文

苗建亭:高血压治疗的误区,您知道吗?

已有 1507 次阅读 2021-5-6 16:47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西安大兴医院脑科医院苗建亭教授介绍说:高血压是我国第一大心血管疾病。服药治疗高血压是最常见,也是目前效果最确切的治疗方式。如果你刚刚患上高血压,或者刚刚开始服药,就必须知道以下几条服降压药的原则。"见好就收"对身体弊大于利。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很长。目前,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彻底根治高血压。临床中,常有患者服药后血压恢复正常,于是以为自己痊愈,停药。其实,降压实际是药物的结果,并非真正痊愈。停药后,此类患者血压往往会反弹得更高,甚至超过治疗前的水平,即出现所谓"反跳"现象。如果血压"反跳"太高,患者可能出现高血压脑病等严重并发症。所以,"见好就收"的服药心理不可取。

高血压患者要坚持长期服药才能缓解高血压带来的痛苦,但是生活中有部分人因为一些常见的原因而停止服药或不规则服药,这些常见的原因给自己的懒惰提供了借口,但是却延误了病情,导致血压忽高忽低。你是高血压患者吗?你懂得如何正确服药么?你知道高血压服药注意事项吗?

高血压患者忘记服药,怎么办?

1、偶尔漏服一次降压药一般不需要补服,在下一次该吃药的时候记得按正常剂量服用就行了。

2、绝对不能将两次药量合为一次服用,否则极易造成血压急速大幅下降,这种情况是相当危险的。

3、需要警惕是一些高血压患者,时间一长,便产生了麻痹思想。测量血压和去医院复诊的次数渐渐减少,服药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想起来就吃,忘了就算,反正"一点不舒服都没有"。

4、这样不规则用药,可能导致血压大幅度波动,其中的危害将远远超过单纯的血压升高。血压大幅波动,可引起血管内膜的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降压药该怎么吃,什么时候吃在最有效呢?

上午7-8点。这是我们的第一个血压高峰期到来之前的一个小时,这时候吃的效果比较好一些。

还有就是下午3到3点半,因为我们身体的第二个血压高峰值即将到来,这时候吃,也能期待很好的降压作用。

但是又很多的老年人在在上刚起床的时候血压就高,那就建议在晚上睡觉前也吃上点,但是不要吃多了,以免引起过重的身体负担。

还有就是,降压药最好是饭前半小时吃,因为降压药对胃基本上没有伤害,可以饭前吃。

还可以在每天吃饭的时间,进行三顿服用,但是效果不如两次的好。

在吃药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坚持吃,长时间的吃,固定时间的吃,才会起到相应的效果。

除此之外,一些老年、心衰、糖尿病患者,为了避免空腹服用引起低血压,服用这两类药时,可与食物同服,以延缓吸收,总的降压效果不受明显影响。

但是我们还需注意服药时间:根据具体情况,谨遵医嘱。

服药应知道:

1、终身要服药:高血压用药,应终身服用,用药期间要监测血压,以便随时改变用药量和药物品种。高血压患者要提高长期治疗的依从性,最好找一个了解您病情的医生,长期沟通咨询。患者应对高血压有一定了解,医患配合共同管理高血压。

2、不要难受了才吃药。有些患者把降压药当成止疼药、止咳药来使用,只在出现头晕、头痛症状时才吃药。实际上这种服药方式是不正确,不但不利于血压稳定,还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容易对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3、服药应科学规律,不要轻信保健品:高血压患者要坚持服药,不能间断,更不能私自停药或者更换药物。如果服用药物有效就应该坚持服用,如果间断或自行停药,会引起血压剧烈波动,可能会引发脑卒中、冠心病等不良事件发生。

4、饮食要清淡:素食方式可使高血压患者血压降低,高血压患者应多吃粗粮、杂粮、新鲜蔬菜和水果、豆制品、瘦肉、鱼、鸡等食物,少吃动物油脂和油腻食品,少吃糖、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品。

5、限制食盐量:控制钠盐 摄入量有利于降低和稳定血压,在饮食中应减少烹调用盐,每人每日以不超过6g为宜。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物。

6、戒烟戒酒:烟、酒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嗜好烟、酒的人更容易发生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变,而且烟、酒还能降低高血压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

7、饮食应节制: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吃饭以八分饱为宜。高血压患者在饮食中应适量吃一些能降低血压的食物,如:黑木耳、荸荠、芹菜、葫芦、绿豆、西瓜皮、莲子心等。

编写:薛晓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52663-1285306.html

上一篇:苗建亭:颈动脉狭窄—脑梗死的“定时炸弹”?
下一篇:苗建亭:如何预防脑出血?
收藏 IP: 113.200.15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4: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