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inghu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ninghuang

博文

引用参考文献的若干“潜规则”

已有 2613 次阅读 2024-4-12 08:31 |个人分类:观点与讨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学术界关于引用参考文献并没有明确的规则(除了对参考文献格式的规定)。但是,根据笔者的经验,引用参考文献还是有一些“潜规则”的。这里的“潜规则”是指找不到明文规定,但是大多数学者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遵守的规则。下面列举引用参考文献的若干“潜规则”。

1)必须引用新近发表的论文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即使你认为某个新近发表的论文对你的研究没有什么意义也要引用。引用新近发表的论文是向编辑和审稿人表明你熟悉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多年前,笔者曾经有意没有引用一篇新近发表的论文(因为不同意该论文的观点)。收到的审稿意见其中一条就是要求笔者必须引用该论文。

2)必须引用潜在审稿人的论文

有的期刊要求作者提供潜在审稿人,这时你必须引用你提供的潜在审稿人的论文,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试想如果你作为审稿人,没有看到自己的论文被引用会是什么感觉?其实无论期刊是否要求作者提供潜在审稿人,大概率是你的论文会送给某位业内大咖审阅。因此,你必须引用业内大咖的论文,即使他/她们的论文与你的研究关系不是太大(总会有一点关系吧),或者你不同意他/她们的观点。在引用参考文献方面基本上是单向引用模式:即大咖可以不引用你的论文(即使是你的最新论文或者具有突破性的论文,除非你属于大咖的圈子),但是你必须引用大咖的论文。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大咖们大多对他/她人的研究成果不感兴趣【1】。笔者就遇到过这种情况,科学网上一些博主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大咖们往往通过不引用你的论文忽略你的研究成果(即“不承认他人工作”【2】)。所以创新论文发表难,而创新成果推广更难【3】。

3)优先引用所投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这一点也是不言而喻的。试想如果你作为期刊编辑,没有看到自己担任编辑的期刊发表的论文被引用会是什么感觉?另外,如果你投稿的期刊没有发表过你认为可以引用的论文,那么你的论文是否适合这个期刊就是一个问号。反过来说:这个期刊是否适合你的论文就是一个问号。

4)尽量减少自引数量

在多数情况下,自引是必要的,它显示你研究工作的连续性。但是过多的自引会引起编辑和审稿人的注意甚至反感。如果你的成果较多(比如超过10篇),通常的做法是只引用其中最重要的几篇(比如5篇)。一般来说,自引数量控制在总参考文献数量的20%以内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有一个例外,如果你是在写一篇综述论文,自引数量可以不受限制。这时候较多的自引显示你在这个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也即你有资格写综述论文,即使你还没有被公认为是业内大咖。

5)引用参考文献的数量要适当

单篇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数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据说当年爱因斯坦关于电动力学的一篇论文没有引用任何参考文献,这在现在是不可能的。单篇论文引用参考文献的数量根据各个领域或学科而不同。在笔者所在的测量学领域, 期刊研究论文引用参考文献的数量一般在20至40篇,综述论文引用参考文献的数量可能达到100篇以上。另外,笔者的印象是:硕士学位论文引用参考文献的数量应该在50至100篇,博士学位论文引用参考文献的数量应该在100至200篇。引用参考文献的数量过多或者过少都不好。如果参考文献的数量过少,给编辑和审稿人的印象是你没有全面了解与该课题相关的研究。如果参考文献的数量过多,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必要,还会有“滥引”的嫌疑。

以上这些“潜规则”的存在有一定的不合理性(和合理性)。但是,除非你的学术修为达到“无矩境界”才可以无视这些“潜规则”。

参考文献

1黄河宁  2022 大牌学者对别人的研究工作不感兴趣吗?科学网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27112-1359528.html

2刘跃2024一个鼓吹创新、蔑视继承的时代是标新立异、不承认他人工作的时代,科学网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89443-1424455.html

3黄河宁  2020 为什么创新论文发表难,而创新成果推广更难?科学网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27112-125760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27112-1429282.html

上一篇:贝叶斯定理的一个悖论
下一篇:“概率分布尾重的新度量”论文预印本上线
收藏 IP: 104.63.253.*| 热度|

21 张学文 刘进平 檀成龙 朱晓刚 孙颉 尤明庆 刘跃 宁利中 王安良 张忆文 汤敏骞 周忠浩 孙南屏 杨正瓴 代恒伟 郑永军 胡泽春 武夷山 王成玉 李毅伟 谢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6: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