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随萧师学哲学
叶 明
提要:萧焜焘老师是极富个性与哲学感的哲学家,为中国哲学界树立了一个很有影响、难以复制的教育典范。他的哲学传统,大致可以归纳三个方面:通过精读原典打下扎实的哲学基础,在与各种思潮正面交锋中做哲学思考,通过艰苦努力提升研究的哲学品味。
我一直是对哲学有很大的兴趣,但始终站在哲学的门外。20世纪80年代(1983-1988年)曾有机会跟随萧焜焘老师(1922.12.26-1999.3.1)学习哲学,这是一种不同寻常的人生体验。当时,萧老师已经年逾60岁,却是他一生哲学创造厚积薄发的主要时期。他的全部时间,差不多都投入到哲学研究上,兴致勃勃、全神贯注,苦思冥想,乐此不疲。可以说,萧老师的生活就是哲学,以哲学的方式生活;萧老师的哲学就是生活,将生活上升到哲学高度,真正做到了哲学与生活融为一体、水乳交融。真切的探索,真实的思想,是萧老师以哲学为职业的哲学家的存在方式,萧老师向人们提供真实的哲学。在哲学研究领域,萧老师是极富个性的哲学家,开辟出一个极具特色的新天地里,为中国哲学界提供了一个很有影响、难以复制的教育典范。比较遗憾的是,我才疏学浅,没有能力传承萧老师的道统,将他所开创的哲学传统发扬光大。
那么,什么是萧老师的哲学传统?以我跟随萧老师学习哲学的亲生体验来说,大致可以归纳如下三个方面:
1.通过精读原典打下扎实的哲学基础
1983年的春天,我通过研究生入学的笔试进入面试,第一次见到萧老师。其实,大学期间,曾多次听我们南航空气动力学专业78级学弟(他的父母是南京工学院马列教研室的老师,曾是萧老师的同事),他曾得到过萧老师的指点,热情介绍并竭力推崇萧老师,尤其赞许萧老师对黑格尔哲学的研究。萧老师带有十分浓重的湖南口音、但依然比较能听得懂的普通话问我,为什么来学哲学?有过学习哲学的经历吗?有哪些自己的体会?我告诉他,在插队期间,曾经受到匡亚明(1906.3.17日-1996.12.16, 东北人民大学常务书记兼校长、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的“私淑”指点;“无论你未来做什么,也无论你所处的环境如何,都要抓紧时间学一点哲学、数学、外语等工具性的知识,总会有用处的” ,他还给出了学哲学的具体路线:先读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从日常生活中认识哲学的基本概念,然后读由斯大林主持编著的政治理论书籍《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中由斯大林撰写的部分,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熟悉哲学的基本框架与主要观点,最后再读《反杜林论》,理解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遵循这个读书计划的路线,我利用农忙之余,比较认真的读完了前两部书。《反杜林论》还没有开始读,就被招工进入华东冶金地质勘探研究所做地球物理勘探工作。在前两部书上下的功夫,为接下来的参加文革后首次高考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由于物理化学的基础太差,所以,没有能考上梦寐以求的综合性大学物理系,被调剂到南京航空学院电子工程系计算机专业。现在来学哲学,不过是继续完成当年尚未完成的学习计划。萧老师当即指出,斯大林撰写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有很大差距,应该去读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原著,尤其是他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即黑格尔哲学。
入学后,第一门课就是萧老师带读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萧老师的第一部个人著作《从黑格尔、费尔巴哈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就是在他研读笔记与授课讲稿的基础上整理出版的,比较深入地阐发他对马克思哲学的精湛研究。在这本书里,萧老师举重若轻地阐明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出路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通过揭示黑格尔哲学合理内核、确立唯物主义的新形式、扬弃费尔巴哈的唯心成分等途径,深入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有许多独到见解。
萧老师的经典研读是引导学生尽可能直接地接触与深入经典,而不是用二手的概括取代经典。不可将对原著的研读被“关于”原著的概论所取代。《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不能变成仅仅是“关于”这部伟大著作的介绍,如它的背景、结构与问题线索、若干专题的剖析等等。这种是用非哲学的方式讨论哲学的问题,对于提升学生的哲学思辨能力收效甚微。萧老师引导我们,通过认真研读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体会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感和思辨色彩。阅读经典是哲学教学不可绕过的必经之途,也是哲学学习最重要的基本功训练。
我体会,萧老师凭借特定经典研读的经历,让我们掌握最基本的哲学思维方法,从而在更深层次上培育我们的哲学素养。我们是研读的主体,萧老师只是引导者与适时的提问者。我们逐行逐节地阅读,通过提问与讨论,使每一个学生检验了自己的自学能力、敏锐发现问题与正确提出问题的能力、重点的仔细分析与深层挖掘的思维能力,……这诸种能力,既是哲学素养的训练,又是作为主体的学生思辨能力培养,将成为攀登学术高峰的台阶与奠定学术功底的基础。我们说话、分析、研究时都会在无形中把经典“溶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不知不觉地有点哲学大家的风格与底蕴的影子。
但是这种最终目的指向并不应导致哲学教学与研究的脱离现实,恰恰相反,萧老师带读经典的同时,阐发自己的学习心得,实际上很贴近现实、贴近人、贴近当代人的现实存在。萧老师的哲学教育,走近现实生活,贴近现实问题,以批判的眼光对人们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感到困惑的问题发表创造性、启迪性的见解。萧老师对三尺讲台十分敬重,他学术水平高,备课又极为认真,课程内容烂熟于心,哲学思维浓郁,无论如何旁征博引,都不离课程主线。
为了读好《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本恩格斯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萧老师还出了几百道思考题,促进我们深入学习。此外,还以口试的方式,从这几百道思考题随机抽取几道题,进行面试,不仅需要我们立即回答,他还会继续追问。整个面试过程,一个学生通常需要一个小时。
期末面试时,我抽到了两题,一题是如何理解恩格斯“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一题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哲学复兴。前者是一个基本的哲学命题,我只能做了一个非哲学教条式地解释与说明,几乎不符合萧老师要求用哲学方式回答哲学问题的要求;后者是一个哲学史课题,完全没有回答出来,我根本没有哲学史的基础,完全不知如何梳理。后来听南京大学哲学系78级学生(西方哲学史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去《读书》做编辑)告诉我,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哲学复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并指责题目太偏、太艰深。
最后,以没通过课程考试告终,需假期后再考。在假期里,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反复读了几遍,并将几百道思考题做成卡片,自己随机抽取自己回答,几乎达到百问不倒的地步。再一次口试,抽到的题目是“如何理解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我通过萧老师从善的理念阐明实践的理论内容与逻辑结构,并在毛泽东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种伟大实践的基础上,从能动改变世界的视角,提出技术是实践的物质基础与主要形态。这个论述得到了萧老师高度赞赏与热情鼓励,成为后来硕士论文《论技术形态》的创意来源。
经典是人类对于以前思想成果的吸收与批判,也是对未来思想理论的建构。经典实际上站在今天、昨天、明天之间,既是对昨天的批评与吸收,也是对今天的鉴别与选择,更是对未来的设想与建构。经典作为人类的精神财富通过积累而发扬光大。所有的经典我们都必须站着读:看它怎么思考问题,如何批评前人观点,如何建构自己的思路,利用怎样的方法思考,提高我们的鉴别能力、思维能力。这就是我理解萧老师带读经典的意义所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0: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