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已发表在CPL Express Letters栏目
Received 10 February 2020;
online 22 February 2020
Asymptotical Locking Tomography of High-Dimensional Entanglement
Ling-Jun Kong(孔令军), Rui Liu(刘瑞), Wen-Rong Qi(齐文荣), Zhou-Xiang Wang(王周祥), Shuang-Yin Huang(黄双印), Chenghou Tu(涂成厚), Yongnan Li(李勇男), Hui-Tian Wang(王慧田)
文章亮点
文章提出了一种非常实用的高效量子态层析方法—渐近锁定层析(ALT)。该方法只需<2d2的测量,即可获得双光子d维纠缠态的密度矩阵。基于实验上制备的双光子自旋-轨道角动量4维超纠缠态,文章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高维量子态层析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高效手段,有望成为高维量子态表征的标准方法之一。
高维纠缠的渐近锁定层析
研究背景
量子纠缠是量子信息处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种资源,一直以来都是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光子的偏振纠缠调控手段已相对成熟并应用于量子密集编码、量子密钥分发、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交换等多种量子协议中。但是,因受其维度的限制,基于偏振Bell态的量子协议中,单粒子编码的信息量限制在2比特以内。高维纠缠是打破这一限制的重要途径,且相对于二维纠缠具有更强的鲁棒性。然而,若要利用高维纠缠态,先决条件之一就是能对其进行定量标定,可通过量子态层析实现。虽然目前已报道了几种量子态层析方法,诸如传统的量子态层析、无偏量子态层析和对称信息量子态层析等,但是这些方法随着纠缠维度的提高,所需的测量急剧增加(~d4),实用性大大降低,极大地妨碍了高维纠缠优势的发挥,限制了更广泛和深入的应用。因此,找到一种高效且实用的量子态层析方法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内容简介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王慧田教授和南开大学物理学院李勇男教授合作,提出了一种类反馈测量策略,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渐近锁定量子态层析方法,只需<2d2的测量便可获得双光子d维纠缠态的密度矩阵。
在渐近锁定量子态层析中,对于一个未知的两粒子纯态,首先选择该量子态Hilbert空间中的一组正交完备基作为第一组测量基矢。例如,对于偏振纠缠态,可以选择水平偏振和竖直偏振{|H〉, |V〉} (或{|H〉+|V〉, |H〉-|V〉})为第一组基矢;对于轨道角动量纠缠态,选择拉盖尔-高斯模式{|m〉}为第一组基矢;对于自旋-轨道角动量超纠缠态,选择{|Hm〉,|Vm〉}为第一组基矢。基于两体符合计数测量结果,获得待测量子态在第一组基矢下的概率幅系数矩阵N'。为了进一步获得待测量子态在第一组基矢下的相位信息,需要选择第二组测量基矢,该步骤是渐近锁定层析的关键。一个合适的第二组基矢由第一组基矢、概率幅系数矩阵N'以及文章所提出的判定标准这三方面共同决定。将第二组测量基矢得到的概率幅系数矩阵记为N''。最后,基于N'、N''、第二组基矢和第一组基矢之间的变换矩阵,建立非线性方程组;解此非线性方程组即可锁定待测量子态的相位信息,从而得到密度矩阵。值得一提的是,文章提出了一种类反馈测量策略,将第一组基矢的测量结果作为反馈信息制定判定标准。文章以双光子4维自旋-轨道角动量超纠缠态为例,验证了渐近锁定层析的高效性和可行性。图1为实验装置示意图;图2为实验结果。
图1. 实验装置示意图。(a) 超纠缠源的生成;(b) 第一、二组基矢的投影测量实验方案。
图2. 实验制备的两个4维自旋-轨道角动量超纠缠态的重构密度矩阵。
研究意义及重要性
文章所提出的渐近锁定量子态层析方法是目前高维纠缠态最有效、最实用的测量方法。此方法不仅适用于双粒子高维纯态,还可用于多粒子高维纯态以及一些特殊的混合态,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因此,该工作有望推动高维量子纠缠更加深入和广泛的应用。
原文链接
HTML
研究快讯集锦
离子控制石墨烯和聚合物基底上的咖啡环效应
拓扑超导体(Li,Fe)OHFeSe磁通中心马约拉纳零能模的量子化电导
点此浏览所有Express Letters
CPL Express Letters栏目简介
为了保证重要研究成果的首发权和显示度,CPL于2012年6月开设了Express Letters栏目。此栏目目前已发表国内外著名物理学家的优秀论文73篇,平均发表周期约一周。截至2019年底,平均每篇被引用约15次,已经在国内物理学界建立起良好口碑与声望,来稿数量不断增加。
CPL高被引论文数量统计
JCR统计数据表明,CPL发表的高被引论文数量在中国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迄今为止,
有1篇引用超过1000次,
有2篇引用超过500次,
有8篇引用超过200次,
有26篇引用超过100次,
有108篇引用超过50次。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1: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