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提高期刊出版的透明度,我们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大胆分享更多详细指标。
Hindawi很高兴为大家带来全新的期刊报告(Journal Reports)。这些报告是我们与DataSalon合作开发的,旨在展示Hindawi一系列期刊指标。通过这些指标,您将了解我们为我们的期刊提供的不同出版服务。我们将以更加详细的数据,帮助研究人员、合作伙伴和科研基金资助方进一步了解我们的工作流程(从投稿到同行评审到最终发表等环节),从而揭开我们期刊的神秘面纱。我们还将进一步介绍那些关注度相对较低的服务,包括我们如何帮助提高出版流程的公平性,如何帮助提高已发表论文的可获取性和可发现性。
这是我们的首期期刊报告,您可以通过Hindawi.com从每本期刊主页的期刊指标下"See full report" (查看完整报告)链接公开获取。新期刊报告的第一阶段提供有关接收率和编辑决定时间的更深入见解,包括同行评审的中位时间和每篇文章的评审中位次数。除了引用量和文章阅读量等传统指标外,这些报告还提供了作者、编辑和评审人的地理分布情况。
最后一部分包括有关元数据开放性(如公开提供给CrossRef的摘要和引用)、内容的机器可读性,以及持久标识符(如ORCID)的使用等指标信息。此外,这部分还将展示摘要和引用的开放程度。
Hindawi支持开放引用倡议(I4OC),同时也是开放摘要倡议(I4OA)的发起组织之一。我们的元数据具有机器可读性和对外开放的特点,因此,我们发表的论文在可发现性上要优于那些未开放此类信息的出版商。支持开放获取的平台和架构也是开放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分享这些信息,Hindawi希望帮助研究人员在选择发表文章的期刊时做出更明智的决定,而不是依赖于有限且常常有问题的指标,例如期刊影响因子或者期刊是否被纳入某数据库(这些数据库不成比例地由西方国家掌控)。我们希望为实践开放科学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必要服务。虽然这些服务的重要性正与日俱增,但其受重视程度仍未及传统指标,如机器可读性;此外,我们还将展示参考文献和摘要的开放性;以及我们如何使用统一的识别工具来确保不同研究成果可以保持数字化关联。在科学和出版的可信赖性真正遇到问题的当下,我们希望通过开放性提高其可信赖性。
在《旧金山科研评估宣言》(DORA)的支持下,我们的期刊报告将助力我们以开放科学的方式进行期刊出版。DORA已发布十年,为负责任的科研评估设定了一条重要原则——不应以何处发表论文来评价研究人员。DORA目前已发展成一家国际组织,致力于引导和积极宣传“需要改进学术研究成果评价方式”的理念,并为这些改进措施提供资源。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与之类似的倡议,如国际研究管理学会网络(INORMS)和欧委会的科研评估体系变革(Towards a reform of the research assessment system)倡议。我们希望,我们的新报告能为这场变革推波助澜。 此外,在我们制作期刊报告的伊始,Hindawi还以成员身份,参与了S联盟(cOAlition S)组织的价格和服务透明度试点项目。根据项目要求,我们需要就我们工作流程中的不同方面公布相关数据(如“初审决定”时间或每篇已发表论文的同行评审报告数量),并披露我们的定价方案结构。目前,这一框架已成为S联盟期刊比较服务(Journal Comparison Service)(面向图书管理员)和期刊检查工具(Journal Checker Tool)(面向研究人员)的一部分。那么,为什么不将这些数据提供给每一个人呢? 这即是我们目前正在开展的工作,因为Hindawi致力于采用基于证据的出版方式,这也是开放科学的根本宗旨所在。然而,将这些数据收集到一处并让我们的内外部报告保持相互协调,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因此,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Hindawi首席期刊发展官Mathias Astell表示: Mathias Astell “ 这些报告标志着提高期刊表现和构成透明度的重要一步,帮助研究人员、机构、资金提供方和出版合作伙伴更清楚地了解期刊所提供的价值。我们相信,清晰地呈现与我们期刊(相关的研究人员)的地理分布将有助于开始修正学术出版中的历史遗留地理偏见。我们还认为,公开分享对作者体验有实际影响的指标,对于摆脱传统评估期刊的问题方式至关重要。这是我们新报告的第一次迭代,计划中的未来阶段将进一步提高透明度和开放性。 ” Hindawi的宗旨是,通过逐步分解和分享我们不同的服务数据,我们旨在打开学术出版的“黑箱”,并让其接受独立审查。提高我们工作流程的透明度与合作度,还能促进出版领域的创新,并为拥抱开放科学的研究人员、科研基金资助方和机构提供进一步支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9 11: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