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xingy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aixingyi

博文

对农村集中居住的看法

已有 3303 次阅读 2019-5-28 11:1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一个很根本的问题,是集中居住这一决策的动机。最为直接的动机,也许就是节约土地。节地原本不错,但视之为唯一或最主要的理由,就很容易将事情做过头。例如,现在多数集中居住实践,都是将农民集中在多层公寓之类的小区,少数是别墅式小区。由此造成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农民实现了城市居民式的居住,但却依然还是“农户”,又失去了农户的生活方式。

传统的农宅,从经济学的立场看,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生产与生活空间上的统一,以及对一切资源的极致利用。有点可惜的是,经过建国后好几轮的节约土地行动,现在已经很难看到传统的农宅了,那才是庭院经济的巅峰。后来即使较为集中了,单门独户的环境还是能够让村民们能够养几只鸡鸭,种那么一小块自留地,甚至还有一些室内的手工。房子是按照自己的心愿建造的,所以每户人家多少都有自己的特点。

这才是农村。我们心中的农村不是由户籍,而是由生活方式决定的。我觉得核心要素是两个,一是庭院经济,许多谈不上效率的经济活动和谐地共存于同一空间。请注意别用效率去衡量它,因为庭院经济除了是生产活动外,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二是个性化。每所农宅及其里面的经济活动都是独一无二的。哪怕是里面的那只大公鸡,也一定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养鸡场的鸡才会没有个性。

于是,可以理解集中居住究竟让我们这个社会失去什么:我们将失去农村,因为我们会失去农宅庭院生气勃勃的喧闹,失去如野草般顽强的个性。被上楼的农民还能叫“农民”?他们保留了农民的身份,却失去的农民的生活。

节约土地没错。但没有必要盯住农民屁股底下的那点地。我们也许更应盯住的,是规划和决策失误导致的土地浪费。例如空荡荡的临港新城和崇明陈家镇。

也许在集中居住上,我们可以看看日本的做法。日本也推动了大规模的并村,平均是十几个村合并为一个。但全过程是尊重农民意愿的,也让人们有一定的选择权。农宅建设用地虽然紧凑,但庭院的基本功能得到了保留。无论如何,新农村建设不应该成为消灭农村的代名词。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08898-1181618.html

上一篇:从果蔬涨价说起
下一篇:城里人的农村标准是乏味的
收藏 IP: 114.86.199.*| 热度|

9 史晓雷 王安良 李世晋 武夷山 韩玉芬 陈楷翰 张勇 王启云 chenhuans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02: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